•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4

阿波罗三下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读写课的培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月光下的芙蓉

已采纳
一、让学生会“听” 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平时常用的有Good morn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我觉得称呼小学生boys and girls 更亲切,而在下课时用Goodbye ,boys and girls.这句作为结束语。Let’s begin .表示让我们开始吧。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翻开并打开第几页,同时教师将双手摊开。Close your books ,please .要求学生把书合上,教师同时将双手合并。 Look at the blackboard .要求看黑板。Very good. Exercellent . wonderful . great这类表示赞美的话语要经常使用,Keep trying .继续努力。我觉得这句话很管用,适合各种层次的学生。 其实,平时老师一直用英语讲,学生听多了,自然就会知道了,也会习惯的。学习英语的第一步要学会听。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常常缺乏自控能力。我在教学中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边我在范读,让学生仔细听,但那边有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读起来,这样的话这些学生不仅没有听清正确的发音,同时还影响了其他学生听的效果。所以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 二、让学生敢“说” 小学生年龄较小,学生心理和怕羞感少,所以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而对于我们农村的小学生来讲,我们没有学习英语对话的环境,那么教师就要好好把握课堂。课堂是学生锻炼说最好的环境,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为学生创造说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如果学生在讲英语的时候出现某些语言错误,教师暂不打断,待讲完后,再指出并纠正,这样不会挫伤其讲英语的积极性。我觉得这个细节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肯定。从而让他们慢慢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习惯。 三、 让学生乐“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切用口与耳才好"(《叶圣陶语文论集》)。叶先生所说的"用口与耳",指的就是在语言的学习及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朗读。朗读用之于小学英语教学,同样可以营造和活跃学习气氛,再现英语的作为语言的活的本质,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弥补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的不足。 首先教师要带读。小学生英语听说的基础,是要熟练地掌握课本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和句子。而学生对这些东西的掌握是光靠课堂上听几遍录音或者看几遍录像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反复带读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带读的好处很多,它可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因为它可以不受有无电源,有无电化教学设备等的影响,可以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让学生读,比如开火车读,就是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读,也可采用一个比一个读的响或一个比一个读的轻,这样学生朗读起来始终兴趣盎然。我比较喜欢随机朗读,即老师随意指出黑板上的单词,故做神秘状,学生看教鞭朗读,速度由慢到快,我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很快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争着第一个朗读出来,我觉得这样课堂气氛可以马上掉动起来。 四、让学生认真“写” 我们不要过底的估价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他们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俗话说“嘴动千遍不如烂笔头一遍”,建议大家从三年级起注重“写”的习惯的培养。在三年级起始阶段,老师要不怕麻烦,坚持每节课板书示范。无论字母,单词还是句子,都要要求学生能跟着教师一步步书写。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要有耐心的手把手地教,只有在教师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生才能够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从而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总之,只有让学生会“听”、敢“说”、乐“读”、认真“写”,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只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才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英语。

小学英语读写课的培训

291 评论(8)

蛋蛋徐要发疯

儿童学习外语,一定要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儿童要有大量听的机会,应以多种形式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接收有声英语信息,再逐渐要求他们会说。整个小学阶段侧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1.首先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英语听说认读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因为语言学习需要一种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英语的氛围,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后让学生尽量用英语交流问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2.多渠道培养学生单词认读能力。单词的认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它是阅读的能力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单词认读方面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在语境中认读,注意音、义、形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词汇教学中,首先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出所学的单词,而后呈现单词图片,让学生在音和义之间建立联系后,出现单词卡片,并在黑板上规范的板书。在板书时,教师每写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便告诉学生其发音。如教学fast时,我们边书写字母f,a,s,t,边说音素[f], [ a: ], [s],[t],并鼓励学生试拼,而不是让学生读出字母名称音。我个人认为字母相当于我们汉字的基本笔画,学习字母只是为了会书写单词,在学习单词时就不要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读,否则会影响孩子记忆单词的方法。2)开展有效活动,加强单词的认读。在单词呈现完,学生能读出单词了之后,我们则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胜,好胜心强的特点,创设各种各样的单词与图片的配对教学活动,来加强音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把图片和单词卡片分开,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将单词图片贴到黑板上,把单词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帮助单词宝宝回家;还可以将单词图片做成简易报箱的样子,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把单词卡片投到相应的图片报箱里。这样,通过多种活动,刺激了学生的耳、眼、口、脑等各种感官,加强了英语单词的“形、声、义”三者的联系,使学生达到“耳聪目明”。3)拓展认读英语单词的空间。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制作了一些双语标牌,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置一小块英语角,将最近所学的单词写在英语角,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认读墙上或黑板上的英语。还可以办英语墙报,或者将单词卡片贴在教室里等等。3.有序训练阅读能力。有人认为阅读能力是高年级的事情。这是大家把阅读的定义给狭义化了。程晓堂教授在他的讲座里说一幅图一句话都能称为故事,按照他的意思,我们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课都是一个故事。他把故事教学分为三部分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在pre-reading 阶段,处理一些必要的能够影响理解的词汇和句型,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看图让学生预测,或者从故事的题目去预测,还可以事先把故事中的某些重点词汇挑出来根据重点词汇去预测。预测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构建故事,如果预测正确的话,学生可以很高兴很自豪地投入故事的学习,如果预测错误,他们会抱着好奇的心态投入故事的学习,自己以前的教学就有些偏差,脱离故事教学的目标,过分注重孤零零的词汇和句型,脱离词汇和句型的真实语境。在while-reading环节,程教授建议只听不看,或只看不听。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只让学生能够说出故事中的人物,有几个人说话?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表面上看这些是非常幼稚的,但实际上是我们听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第二次听的时候,我们再可以逐渐引导学生理解课课文,这样让学生有步骤地去实现听的目的。在教学新标准英语第五册第四模块时,是这样处理的:在pre-reading阶段,我拿起自己的一本书,This is my book. It’s my book. It’s mine. 并将It’s my book. 与It’s mine.多重复几遍,写在黑板上,两个句子间划上等号,将my book,mine 用红笔写。而后拿起学生的书,对他说It’s your book. It’s yours. 多说几遍,也写在黑板上,划上等号。同样的方法,将It’s his book. It’s his. It’s her book. It’s hers. 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学生对mine, yours, his, hers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让学生听录音。第一遍只是问学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story? 第二遍问:Whose T-shirt is it? 而后再引导学生解决课文里的生词,argue, matter,并进一步理解mine, yours, his, hers。在post-reading阶段,除了学生能用语言表达出所学知识外,专家认为可以以手抄报的形式画出来,或者开展别的活动展示出来。如上面这一课,可以开展失物招领活动。小学生马虎,将东西丢了也不知道找,于是每个班级的讲桌上便有一大堆学生丢失的铅笔、尺子、橡皮,我得利用此次机会,问Whose pencil is it? 让学生认领.It’s mine.也可以引导学生说It’s hers/his.如果班级的讲桌上没有学生丢失的东西,那么,教师可以课前搜集一些学生的学习用品,或者是学生小时候穿过的衣服,让学生猜是谁的。在学习了第五册第十模

13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