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4

jarvinia奈奈
首页 > 英语培训 > 农业部援外英语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州饭饭

已采纳
1952年在华中农学院成立之时设立了外语教研室。1979年学校为加强基础课建设,将外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等合并成立基础课部。1983年2月由国家农业部、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国家气象总局利用世界银行农业教育科研项目贷款建立了华中农业大学外语培训中心,并于1983年5月23日正式开学,主要承担国家农业、林业、水利三部门出国人员英语培训任务,迄今共培养农林系统出国人员1500余名。1993年7月为适应外语教学的需要由学校原基础课部公共外语教研室和外语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外语系,同年开始招收二年制涉外英语专业专科生,1995年招收涉外英语专业三年制专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四年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8年2月在原外语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外国语学院。二、学院概况外国语学院现设英语系、商务英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英语教学部和外语培训中心、语言教学实验中心等教学及教学辅助机构,设有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教师87人,管理及教辅人员15人。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8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3.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0人,在读博士4人。从1993年开办英语专业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670名英语专业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543名。学院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从1993年的25人增加到2008年的198人,目前在校生总数达到760人。学院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四级一次通过率连续稳定在80%以上,专业八级一次通过率稳定在72%以上。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逐年上升,2008年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92.1%,创历年最高水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年度就业率在96%以上。近五年有42名学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研究生。近三年,外语专业学生有89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与英语相关的比赛奖励。其中,李梦圆获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赛区)大学组一等奖等六项省级以上奖励;谢烨华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二等奖等4项省级以上奖励;熊芳华等4人获得第十二、十三、十四届湖北省翻译大赛一等奖。学院一贯高度重视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我院英语专业学生在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和亚洲猪病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的接待和翻译工作中受到傅廷栋院士和陈焕春院士的高度评价。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王凤竹凭借其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丰富的农业环境知识,被当选为新一届联合国环境署青年顾问(TUNZA Youth Advisor),也是中国唯一一位当选的代表。近三年,先后从丹麦奥尔堡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引进优秀硕士毕业生17名;引进院长、兼职教授1名;聘用兼职教授6名,外籍教师12名。有9名教师在职攻读并获得国内外硕士学位,1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读博士有4人。近三年共派出8名英语专业专任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修或攻读学位。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和工作超过半年的教师有16名,4名教师在国(境)外知名高校留学并获硕士学位。建立院级科研机构,学校专门为外语学科设立科研启动基金20万元,鼓励并支持骨干教师开展教学与学术研究。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以陈佑林教授、袁谦副教授为带头人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学科研团队;以赵平副教授为带头人的国际商务教学科研团队;以邓小红副教授为带头人的英美文学教学科研团队;以曾文华副教授为带头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团队等4支团队。近三年教师获各级各类教学与科研奖项35项,其中省级奖励3项。方红获得湖北省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并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共7部,发表学术论文总计130余篇,主持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总计30余项。现有校级精品课程 “英美文学导论”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7门。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日益活跃,学院先后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丁大学等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关系。每年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聘请2-3名外籍教师来学院任教。先后有18名教师到美国、英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做访问学者、进修和培训。多次邀请国(境)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先后邀请了刘润清、何其莘、任晓晋、孔宪辉、Edward Myers、秦秀白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做学术报告;聘请了聂珍钊、任晓晋、王达金、张维友、李庆生、张庆宗等6位学者为兼职教授,重点进行青年教师培养、科学研究指导和学术讲座。学院建有校级外语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总面积1800㎡,语言实验室面积1098㎡;中心拥有8套网络语言室,9套语音室,共1016个座位;录音棚1间,英语电台1座,仪器设备650台件,总价值达613.5万元。实验教学中心建有“雅信达”和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英语学习资源平台;英语电台每天定期播放有关国内外新闻、校园生活、英语学习等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英语专业学科图书资源丰富。目前,图书馆拥有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图书3万余册,馆内设外语专业图书阅览室。供学生阅读的相关国内期刊有58种,每年订阅供英语教师查阅的国外出版的学术期刊10多种,近三年购置与外语学科相关的国外原版图书572种。

农业部援外英语培训

201 评论(10)

神之雪1314

如果就办学水平、专业实力而言,华南农业大学的实力最强的专业毫无疑问就是农科类专业,其中又以农学、兽医、植物保护这三个专业实力最强。曾经在华南农业大学工作过的中科院院士之中,一半以上是属于植物保护专业之中的“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 而农科类专业的周边专业之中,则以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这两个专业水平最高。这两个专业分别是华南农业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的龙头专业,集中了这两个学院的大部分高级教研人员和科研力量。除了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之外,属于农科类周边专业的专业还有生态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等,都是华农水平较高的专业。 但从近10年的高考招生经验之中可以知道,凡是华农的优秀本科专业,在招生时都是绝对的大冷门专业。而一些与农业无关的专业,如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大类专业”、英语专业、法学专业等,虽然本身不是华农的强项,但却异常热门,每年的招生都相当火爆,录取分数线更加是高得惊人。这个也是华农的非农专业自2000年以来快速扩招的原因之一。 至于从就业角度而言,华农本科毕业生之中就业较好、待遇较高的仍然是传统的文理科专业,如: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至于经常被学校与媒体吹嘘的农科类专业,反而有点言过其实。电视台经常报道的华农某农科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回家乡务农创业,用学到的高新农业知识发展家乡农业,其实只是万中无一的特例,根本不具普遍性,而是正府与媒体联手吹嘘的产物。华农真正就业好的本科专业,始终是金融、会计、计算机等这些社会上的那些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 就像华农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来说在大四下学期毕业之前,多数都可以在广州市本地的大企业之中,找到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转正后的工资,在扣除医保社保公积金之后,一般都有3500左右,对于一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来说,算是不错的了。

284 评论(12)

blackiron.sh

不是,隶属华中农大的二级学院

337 评论(15)

shuijing217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国有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于2002年由创建于1942年的广西农业学校升格成立。学院位于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占地面积65公顷,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拥有教学用计算机750台,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座位6500多个,图书42万册。 学院面向全国20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高职生7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2000多人。在职教职工428人,其中专任教师25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博士学位教师67人,副高以上职称47人。  学院现设置10个系(部),开设专业(含专业方向)29个,形成了以农类专业为主,工、商、经、管、文等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畜牧兽医、种子生产与经营、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食品加工技术等5个专业被认定为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生物技术(应用园艺方向)实训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建设实训基地;《果树栽培》课程被确定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现设有15个专业实验室,93个子实验室;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1个、校外实训基地78个。其中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的校内实训基地——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八桂田园),具备了“现代农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推广;农业科普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观光旅游农业”等五大功能,是广西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学质量监控取得新的突破,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在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良好等级,是“十一五”期间首批“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制度,近几年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均在95%以上。2004-2007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22%、97.91%、95.02%、96.47%,均高于全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学院把科研工作当作兴校之本,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尤其在玉米、水稻育种方面成绩显著。2002-2007年共获得科研立项59 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8项;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或成果获奖)11项,地厅级成果2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下达成果转化“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南校15号’区域试验与示范”基金项目,通过了广西科技厅的成果鉴定,获得了广西作物新品种证书,成果达到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选育的“冠金”西瓜新品种填补了广西及华南地区抗病、耐湿中小果型特色西瓜品种的空白。教师发表各种学术论文180篇,出版教材、著作58部。 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可喜成果。与东南亚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科技与教育交流网络”,与越南、菲律宾、泰国等6所大学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研项目开发和双边贸易;在老挝建立了“中国果蔬新品种试种基地”;在缅甸建立了杂交玉米试种基地;参与了中国援助印度尼西亚农业教育项目建设。此外,学院还承担了国家商务部下达的发展中国家援外人才培训任务。 2002年以来,学院被确认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广西扶贫培训基地、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全区农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外语系成立于2004年10月,现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精诚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共有教师23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3人(含在读);现开设专业有应用越南语专业(04级称为商贸越南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及泰国语专业,在校生670人。本系先后从越南河内师范大学和越南海防大学、新西兰聘请了外教担任越南语口语及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聘请了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越南语专业曾瑞莲教授(广西目前唯一的越南语教授)担任客座教授。2006-2007年下学期派了两位英语教师前往加拿大进修,现已学成回国。 本系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由于学院加强了与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越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及培训方面业务关系,承担了国家农业部“农业科技教育走出去”战略项目,学院在越南河内还设有办事处,因此,依托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外语系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院于2005年分别与越南外国语大学、越南国家大学附属外国语大学、越南海防大学和越南荣市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本系越南语专业学生可被安排到上述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留学深造;在2007年通过对菲律宾、泰国知名院校的考察后,与菲律宾的爱瑞莱诺(Arrelano)大学及泰国的格勒(Krirk)大学签订了留学协议,商务英语及泰国语专业的学生都可到这两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留学深造。此外,校内有先进的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语音实验室三间共168个座位,为学生进行口语和听力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是从你这给的这2个学校来比,我说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好,因为它距离广西民族大学只有一座桥只隔,广西民族大学学小语中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地位不用我说了吧?他又比较好的地理优势,在每周3晚上在广西民族大学东门进去直走200米,会在那里开东南亚小语种的外语角,农院的学生经常到这边来交流,再说,农院的老师是跟民大的一个档次的.越南语和泰语就看你喜欢什么了,各有各的优势,泰国消费比较贵,假如你要留学的话必须注意这点,英语是世界通用语,你看哦,小语种跟通用语的区别怎么样啦....

31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