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1

我心起飞扬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机构的校长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ana鬼鬼

已采纳
俞敏洪,江苏省江阴市人,一九六二年,属虎,身高一米七七。 俞敏洪现任新东方学校校长、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其人博闻强志,娴于辞令,幽默儒雅。他精通英语,尤工词汇,一本"红宝书"在业内有口皆碑,并主编了多套实用教学光盘,成为中外颇负盛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教育专业的杰出贡献,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高瞻远瞩,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仍然开拓进取,在2000年,与中国IT巨头联想集团强强联手,挺进互联网,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各路精英,纷至麾下,俨然是一代帅才。 然,"岁寒知松柏", 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他依然面带微笑,十分谦虚,他的人格魅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在新东方在线的网络课堂里,俞校长将多年来殚精竭虑的教学体会与经验充分展现给大家,融合了他奋斗的精神与乐观的人生观,希望广大有志青年可以从中得到帮助,让自己的人生"终将辉煌"! 俞敏洪: 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职。 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国外考试培训部、国内考试培训部、基础英语一部(听说)、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实用英语部、高自考培训部、少儿英语部、小语种培训部、电脑培训部等;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学生阅览室、学生信箱服务、出国咨询处、公证处、订票处等等。新东方目前分别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在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中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俞敏洪很早就起床。最近上班,他得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这几天又到了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俞敏洪将车停在北四环路旁的一幢普通白色四层小楼旁。这是“新东方”的总部,也是被媒体称为京城最“热”的地方——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 俞敏洪成功的秘诀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直到有一天,我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然后就继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贫困但不失快乐地过我的农村生活。等到长大以后,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我都没考上,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继续拚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英语培训机构的校长

140 评论(11)

lalack1987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新东方的未来和发展 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同学。 今天这个 “挑战企业家”是第一次。他们跟我商量说让我来做,我就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一个是 “自我表扬”。我非常的难堪,因为新东方在我心目中一直什么都不是。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它就是一个英语的培训机构,既不像学校,也不像企业。新东方从一个小小的培训班到现在号称“新东方教育集团”,在这个过程中间,我又把自己弄得特别的“四不象”。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像一个老师,后来又号称是校长,后来有人把我叫做教育商人,现在有人把我定为“企业家”,或者是“教育企业家”。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新东方的公关宣传部和 “挑战企业家”的组委会给我出了一个很大的题目,叫做《新东方发展的战略和核心竞争力》。上面说“每一个企业潜在中间,都有核心竞争力。如果它没有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话,它确实是做不下去。”新东方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也做不到今天。但是,如果明确的总结,又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做任何事情基本是走一步,看一步。不习惯想得太远。对细节问题,我非常的关注和入迷。对大的战略想法,则有一个逐渐进入角色的过程。 新东方可以说是从零做起来的。从零做起的企业,刚开始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个人赚一些钱。这样的企业一般不太容易去想未来的战略或者说冷静的思考核心竞争力这样的问题。 我把新东方做到现在这个状态,做到现在这么大确实比较后悔。因为它违反了我自己性格上的一些东西,我现在 60%以上的时间,做了我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我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对新东方有信心。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他永远要给底下的员工这样的信心,就是我们一定能取得成功。我发现比较厉害的企业家,他们在企业最低谷的时候,依然拼命的对他们的股民、对他们的员工宣扬着自己未来一定能取得胜利的信念,而这些人到最后常常取得了胜利。现在我们也面临这么样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永远要在新东方说我们能够取得胜利。 英语里是这样定义战略的:从国家角度来说就是拥有一个国家的全部力量,运用尽可能的手段,科学的技术和艺术,来执行已经被大家统一了意见的计划。它包含三个含义。首先,要有大家一致同意的一个计划。一个企业,今天你想搞歌厅,明天我想办培训班,后天我想办厨师学校,这个学校基本上就完了。第二个要用所有的力量。有了一个计划,但没有力量是不行的。但只有力量也不行,就像公牛冲进了瓷器店,把那里搅和的一塌糊涂。这就需要有第三个,它必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才行。任何一个机构只要围绕这三点去做事情,大概就能够做成功。 新东方在中国教育类集团或者是教育类公司中,第一个做成了某种意义上可扩张的模式。当初新东方采取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步骤,就是没有采取连锁经营的模式。如果我们办连锁经营,把牌子卖给别人,就死活不管的话,大概一年也就挣几个亿,这是挣钱的办法。新东方没有这么做,新东方投资的每一家机构都是直营的,而且全是股份。现在所有新东方的员工的股份都在新东方总集团里面确认,下面的分支机构没有和任何股份分开,因为我觉得在中国任何股份的分开,都会形成利益上的冲突,利益的冲突就会形成离心力,到最后就变成了七零八落的状态。中国很多的外籍连锁机构到最后都没有做成事情,原因就是连锁经营的管理权没有在最核心的管理人手中。 去年,美国的一家投资基金调查了大概 100多家能够在中国排上号的教育机构,最后只确认了新东方一家是可以投资的。因为新东方已经建立了一个可以扩张的模式。 我再稍微讲一下新东方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体阶段。我自己干,后来我老婆加盟我了。当时的目的非常的简单:把新东方变成全中国唯一的托福和 GRE培训单位。当时新东方的危机是老师较劲的现象,比如徐阿姨的逻辑和数学我是不能教的,他想既然就他一个人能教,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回报。解决的方法是,我把我能讲的课背完,老师走了我就自己讲课;我讲不了的课就多花钱配备两到三名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话,我就有另外一个老师替代。 第二个阶段是合伙人阶段。 95年我陷入了一个困境,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干事情没劲,想要有一帮人一起干。当时是没有任何资源系统的,我唯一可以投入的就是我大学的几位朋友。95年年底我到了加拿大,后来又去了美国,到了很多同学的家里。他们听了我的故事以后,相信这个故事,就回来了。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我们一起干,最好能够把利益和权利分清楚,我觉得朋友之间最好没有利益关系,也不要有上下级的关系。后来我学会一个简单的方法,这样就形成了几个格局,每个人分成了一块。我给他们的要求是交完了国家的税收付完了成本以后,剩下的钱就都是你们的。结果一年下来,有的人能赚几十万,有的只能赚一、两万。但是都同样的高兴。因为这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没有努力到那个点呢就少拿点,大家也高兴,努力到那个点上,多拿一点,也心安理得。就是这样一种状态,非常的原始,但是却没有利益冲突。 到 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出问题了。新东方怎么继续发展?比如说新东方想进入图书出版业,想搞电脑培训,像这样的新产业出现的时候,到底交给谁去做?为此新东方做了两个工作:第一个工作是先把部分产业股份化。紧接着大家发现每一个股份都不一样,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所以大家讨论说把它们放到一起,这就形成了新东方真正全面的结构改造。首先是结构调整,把利益放到一起,把饭放到一个锅里面再重新分配。这一阶段从2000年年底开始,一直到2003年年底,是新东方发展历程中间最痛苦的阶段,很多次都差一点崩溃掉。但是,就是在这么一个阶段,新东方把握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发展方向。新东方坚持以英语短期培训为主,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国内考试、国外考试、基础教育、远程教育、图书出版等多个点。围绕教育,新东方自己本身有了很多的支撑点。一个点下降的时候,另外一个点会上升。这个布局最后形成了新东方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东方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到 2003年的时候新东方基本结构改造完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东方在2004年的1月做了一个决定,把新东方推入了第四个阶段。这就是新东方在保留自己所有核心项目的同时,争取拿到国际资本,从而进入海外上市的通道。2004年12月24号,按照国外的日历我们是最后一天拿到了钱。 新东方未来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就是通过新东方自己的努力,在不违反新东方长远发展计划,不违反新东方整个价值体系的要求之下,来创造新东方更加完善的,更好为学生服务,也更加为自己赚钱的教育体系。 我觉得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新东方的发展。第一句叫做: “成为中国优秀的英语培训机构”,第二句是“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单位”,第三句是 “成为中国企业化运作教育的示范单位”。新东方现在已经是一个企业化运作教育的示范单位了,是不是成功我们还不敢说。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这么两点:第一个,新东方是一个体现价值观和信仰的企业。新东方是一个理想集团,不是一个利益集团。我们想得到很多利益,但是我们以理想为引导来得到利益,不是以利益本身来引导。第二个是新东方积累了这么一批比较深刻的理解我刚才说的价值观,并确实能够体现这样价值观的人。新东方是一个“人”的企业,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含量。新东方的英语教学技巧所有的学校都可以模仿,但是为什么新东方到现在为止依然还能够做的不错?因为新东方的文化内涵和新东方的氛围大部分机构没法模仿。 现在新东方的威胁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是没有把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制度化。这种制度化不是指财务工作的制度化,不是指人力资源工作的制度化也不是指市场营销的制度化,指的是文化的制度化,而文化的制度化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比较难做的事。因为,它跟人密切相关,而要摆脱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更加难的事,这个需要一段时间。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是一个做事情非常随性随缘的人,没有太多的目标性。但现在的新东方确实不能随性随缘的去做了,必须要把新东方好好的做下去。我也深刻的知道新东方应该做得好,而不是做得更坏。 谢谢大家。

220 评论(11)

馋猫也优雅

我不认识还

14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