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3

闪闪的钻石糖
首页 > 英语培训 > 义教新课标培训笔记英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罗C梅西梅

已采纳
多次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它为纲,开展教学实践。如今入手这本《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外研版教材的编排。结合实际教学示例,更加权威解读教材,向教材更深、更广处挖掘,使我对如何使用教材,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整本书由绪论和十章正文内容组成。在绪论部分,我了解了我国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的六个时期,英语课程标准的内涵,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价值与作用,小学英语教材研究的基本框架。从整体上统领全书。         第一章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小学英语课程对国家与社会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它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交往,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我国的素养。小学英语课程对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它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业发展;它还具有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的个人价值。小学英语课程对个人的价值应让小学生了解并知道。让学生知道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包括与小学英语课程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当然也包括能力与素养体系,各个纬度均指向学生的发展,相关内容具有合理、科学的学习过程。         第二章小学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内涵,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英语课程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基本内涵以及小学阶段的具体要求。语言能力主要是指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包括语言学习。小学英语课程的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我将深挖所教教材中的文化意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渗透。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批判性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创新性。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力内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学习英语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会自主学习。         第三章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基于课程目标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首先学习并了解小学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更应该针对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章小学英语教材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小学英语教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分析,以及我国的小学英语主要教材分析。通过本章学习,我了解到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编写体系以及新标准英语全面贯彻《义教课标(2011)》的要求,坚持“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的多元编写大纲,以落实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确保教材的先进性。以及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更加突出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编写理念。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更应该注意保持英语知识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注意各个版本间的异同,取长补短。         本书自第五章至第八章从小学英语教材语言能力发展、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发展活动分析做具体阐述。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九章小学英语教材特色内容与活动分析,这章提到的歌曲和歌谣、游戏、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的活跃课堂,抓学生注意的有效手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         最后一章基于小学英语教材的课堂教学与创新,通过阅读我觉得自己平时在教材整合方面还存在欠缺,应从现在着手尝试多研究教材,进行教材整合教学活动,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自然拼读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自己通过课堂教学已进行适当渗透。至于绘本阅读这块是我还没有研究和尝试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教材学习基础上结合一起小学软件平台,尝试给学生推荐一些和教材相关的绘本故事,以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义教新课标培训笔记英语

124 评论(12)

泸州老叫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这里的小学学校大部分是半日制的,白天两节课,下午是老师带着学生出去玩,放风筝踢足球等等,周六是体育课,周日放假。学生上学方式,我了解的有三种,一种是大部队进学校,听说是家里最远的孩子出发,然后一路把所有孩子带齐,他们一路喊着口号步伐整齐跟随带队老师前行,有的是家长开摩托带学生上学,有的是自己开摩托或者自行车,没错,他们年龄都很小,就自己开摩托,看着都危险。我被安排到的学校还算是在镇中心的一所小学,和另一个朋友教五年级的中文教学。说是学校,其实是一个小庭院式的建筑,一到六年级,刚好一个年级一个班。学校围墙很矮,坐在教室就可以看见马路外面奔腾的车流。学校的教学设备相对简陋,除了办公室有一台电脑和打印机,就没有多余的电子设备。教室里面用的不是黑板,是白板,但是由于使用了很多年,很多字迹已经“绣”在上面,难以擦除。没有三尺讲台,一进去就看见4排座位,跟中国教室差不多,一个班大概40来人,低年级的学生稍微少点,大概6-8个人围城一个方桌,绕着桌子四周坐着。学生基本都穿着整齐的校服,黑色的运动鞋,而且不同的日子,校服的颜色不一样。因为我们给他们上的是中文课,被安排在第二节课,也就是9点半,所以每次过去就是课间时间,课间他们会在小小的庭院里跳舞,男女分开,各由一位老师带着,男生跳完女生跳。第一次看他们跳舞充满好奇,拿着相机拍,他们好像也特别喜欢拍照,会给我们摆各种Pose。跳完舞,他们还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会吃东西,有的跑出校门买零食,有的直接吃“手抓饭”(饭是包子锡纸里的,几个人坐在一起,没有勺子,都是用手直接抓面抓饭吃),有的吃小零食。这里的孩子很热情,一进来他们就跟你say hello,毫无羞涩感。倒是我们第一次过去,有点小紧张。虽然是教五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个子几乎都矮矮小小的,在国内的话也就三年级的学生的感觉。一看到孩子心里就有莫名的喜欢,顺手去摸他们的头,朋友告诉我这里是不可以摸孩子的。上中文课比上英文课吃力,首先,孩子们的英文比我们想象的差。五年级的学生,全班英语最好的孩子也只会讲一些简单的词汇,比如:beautiful,English,one,two,three等基础词汇,还有一些动物的名称。看过他们的英语书,但是他们的书都蛮新的,极少有做笔记的痕迹。中文课是没有教材的,每一个课室配备一名当地的助教,助教大部分是印尼当地大学生,也不会中文,助教帮忙我们翻译,也就是我们上中文课,首先要把内容翻译成英文给助教,助教当场翻译成印度尼西亚语。这确实给我们增加了不少压力,一节课2个小时,在翻译上已经费了不少时间,每天晚上备课写教案也要把教案翻译成英文。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教的是几个简单的动物:猫,马,兔子,鱼,鸟等中文,首先教中文,然后英语,教读几次,再进行各种小游戏,类似你画我猜,让学生上来比赛。他们举手非常积极,一个一个喊着“Miss,Miss,please”超级喜欢上来表演,有时会发现他们举手归举手,有时候他们是不会回答问题,就是喜欢举手。我们还会让孩子起来画画,他们画的画真的很好看,画动物,放在我们这边可能是简笔画,但是他们真的一笔一划,把动物画得很逼真。我们还教了一首《学猫叫》,初衷是觉得这首歌比较活泼可爱,好学一点。他们学得蛮快的,就是整个调全唱成了《小星星》。后面几天我们教的是中文的数字,和基本问候语。可以说每天都是变换花样变换游戏度过两个小时,教中文数字的时候,也让他们教我们印尼语,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后来,我们教他们中文的“我爱你”,这三个字是他们学的最认真的,懵懂的年纪不太懂爱,有时候男生会和女生做个鬼脸然后说个“我爱你",然后全班又起哄,或者下课时有几个女孩子来到我们跟前,羞涩地说出有些蹩脚的“我爱你”,那时心里是暖暖的。每天的课堂气氛都是非常活跃,两个小时的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游戏和互动上,他们会提出玩击鼓传花,输的上来表演节目。表演节目的孩子一开始会有些害羞,比如唱歌,不太敢开口,但是其他同学会在下面帮忙一起唱,很多孩子都会几首歌曲和几个舞蹈,大部分是学校教的。有个孩子因为上来没有唱好一首歌,一直跟我道歉,说sorry,挺揪心的,跟她说了很多次“dont worry,Its okay”,好像她很担心我们不原谅她。除此,还和他们玩抢板凳,情景对话等小游戏,传悄悄话,幸运抽奖等小游戏,跟中国传统课堂还是有区别的。上课前,也有跟我们一样的问候语,全班会起立,老师跟学生一起说:OM SWASTYASTU然后开始上课,上课的纪律有时好有时差,语言不通是个原因,偶尔会出现断片不知道讲什么的小尴尬,因为上课速度永远比备课预想的快,而且上课他们期间他们会出去上厕所,出去倒水等等,助教老师也都会同意,如果是下课时间,教室里几乎就没什么人了,更不会有孩子留在课室写作业看书。下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也会互相问候,然后学生会一个一个上来,拿你的手放在他们额头上,然后会说thank you,有的还会要你抱抱他们,要kiss他们。除此之外,他们非常喜欢签名,感觉自己去的不是当老师,而是当明星。孩子们会撕一张纸,要你的签名,还要你签在他手上,一个不够,有时候还会签两个。离开的最后一天上课,我们给班里42个孩子写了信,中文的,他们是看不懂的,送上了一些祝福。有些孩子也送我们一些小礼物,小花,小信等等,还有的孩子送了亲自包的椰子糕,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把我们教的《学猫叫》的歌词拼音工工整整抄了一遍送给我们,其实那首歌我们没有教完,她却整整齐齐一字不漏写完了,很感动。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其实每次离开,都挺不舍,因为他们会一直问:”When will you come back.”,以前都说“tomorrow”,他们会挺开心,直到最后一天,那句“maybe forever”却不敢说出口,看过他们纯真的笑脸,也见过他们失落的眼神。每次离开他们会陪伴着到校门口直到你上车,每次来学校他们老远就给你挥挥手。他们非常喜欢拍照,录视频,拿着我的手机都能找出抖音,要我录他们,虽然他们不怎么会用英语表达,但会各种比划。那一双双明净的大眼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好奇。短短的几天,其实带给他们的很少,对他们来讲可能就是像上了几天的兴趣班学了几个中文单词,而对于将来踏上讲台上课的我,可能确是一道独特的回忆。给他们录了很多视频,如果可以给文章配上音乐,我想我会选择《春风十里》。“飞机飞过,车水马龙的城市” “千里之外,不离开” “把所有的春天都揉进了一个清晨” “把所有停不下的言语,变成秘密” “关上了门” …… 但望你们未来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起码,能有比现在更好。 然后能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愿你们永远聪明可爱。

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