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6

敏芳在上海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行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玉皇小帝

已采纳
1、 高职导游英语教学特性   高职导游英语教学的内容盘绕着两条主线展开。其一,是以日常旅游行程中为游客提供效劳为主线的交际对话;其二,是以特定景点为题材的景点解说。涵盖的内容范围较广,主题包括历史天文、宗教艺术、文化民俗、古典园林、旅游景点建筑等,同时也包括了与旅游相关的一些热点话题,以及客源地的根本状况。这局部内容专业词汇量大,专业名词多,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难度。   2 、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剖析   普通来说,高职导游专业学生主要来源有普高和职高两个途径。他们的英语根底普遍较差。就导游英语这门课来言,其内容复杂多变、记忆难度大,而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的英语现状又不容悲观,这构成了一对亟待处理的矛盾。依据以往的教学经历,这些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较少,听力程度低下,语音不规范,还怯于启齿表达;到了大二开设导游英语专业课时,常常跟不上教学节拍。经过强化锻炼,第一局部效劳型的日常英语会话,还能勉强对付,但是关于更深层次沟通交流及英语导游解说,基本无法胜任。因而,燃眉之急就是寻觅一种能卓有成效既能进步学生英语口语才能,又能激起学生兴味的教学办法。   3、 任务引领教学在导游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引领型教学是指依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停止课程设置,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工作任务需求依据工作岗位的实践状况停止选取或设计,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实践运用才能。而高职导游英语教学设计能够盘绕“涉外导游”这个岗位所触及的各项工作任务展开,从当选取典型教学任务。任务的设计直接指向英语运用技艺,特别是英语听说技艺;适用针对性强,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而突破了理论与实践别离的场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这一课程理念与导游英语课程目的不约而同。   二、 高职导游英语课程任务引领形式设计   1、 高职导游英语任务引领课程的设计理念   任务设计是施行任务型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任务的施行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环节, 是学生获取学问和技艺的关键性步骤。假如没有恰当的任务设计和合理的任务施行,就不可能到达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课程任务时,留意遵照如下准绳:   (1)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在停止高职导游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时, 要针对导游专业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性, 展开导游行业需求调查,在剖析行业需求根底上,对学生提出学问、 才能、素质的请求, 肯定明白、详细的英语教学目的, 然后依据教学目的设计才能和素质锻炼的任务。依据导游岗位同时分离学生的实践状况,转化成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为他们设计如下任务: 接机—沿途解说-入住酒店—用餐效劳等。同时,与旅游社协作,共同建立教学基地,展开理论教学,共同讨论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办法,促进课程的建立。   (2)互动性和协作性。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施行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学生以工作组为单位,停止协作学习的言语交流方式。经过相互交流, 运用所学的言语学问, 表达本人的真实思想, 激活各种内在要素, 促进言语交际才能的进步和团队协作认识的加强。   (3)兴趣性和真实性。设计导游工作需求应对的真实的任务,比方率领客人购物或是处置客人投诉,同时需求加强课堂教学的兴趣性, 激起学生的参与兴味和积极性,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仿真模仿的情境中学会言语的应用。   (4)主体性和差别性。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别,为学生发明自我开展的时机。依据项目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教学活动的布置、评价的方式都遵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准绳,面向全体导游专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为他们提供多种课堂学习任务和课外理论学习任务,供他们选择,停止个性化的学习。   2、高职导游英语任务引领教学的主要环节   高职导游英语课程的任务教学采用课堂任务情形教学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实地教学相分离的方式。   (1)课程情形教学   课堂情境教学强调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引领,走项目课程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本课题小组依托课程规范,按四个步骤施行情形任务教学。   第一步骤为任务的设计及导入。比方在做第一个项目“I want to be a guide”中,我们将项目细分为三个任务:、“What is a guide’s routine work?”、“What qualities should a good tour guide have?”和“An interview to be a guide”。任务的设计遵照按部就班的准绳,首先让学生理解导游需求完成哪些常规工作,接着是当名合格的导游需求具备的素质,最后是完成一个面试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浸透职业素质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预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并确保完成,是施行任务教学根底和保证。学生接到第一个任务是“关于导游日常工作是什么?”。他们能够经过上网等多种信息渠道,事前去理解导游工作岗位的相关英语表达及专业词汇。在课堂上,经过简单的热身讨论“What kind of work do you like?”和“If there is a position in a well-known travel agent, do you like to get it? Why or why not?”两个问题,采用头脑风暴的办法鼓舞他们启齿把本人想法说出来,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   第二个步骤为听力强化锻炼。教员首先对新单词及专业词汇停止解说,让学生有一定的学问储藏。然后分慢速和正常语速来让学生来了解内容,并分句停止复述。在这个重复强化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常用句型,并能流利表达。这个步骤能为接下去任务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三个步骤为创设情形会话。教员给出一些导游工作情形,学生以工作组的方式停止对话的编写和演示。然后经过小组讨论、句型拓展等方式,完成模仿真实工作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进步英语运用的综合技艺。在整个过程中,教员在一旁停止引导,鼓舞他们有一些发明性的思想。   第四个步骤为解说。这一局部是导游英语才能的提升阶段。教员能够辅佐学生把导游英语解说中的长句、难句改成短句、简单句,以小组方式,借助幻灯片,分内容向全班同窗做汇报演讲。   第五个步骤为成果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多元性和鼓励性。在肯定学生成果的同时,及时指出学生读音、语法及句型方面的一些问题,协助他们树立说英语的自信,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   第六个步骤为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融入详细的导游效劳语境中,请求学生用在课堂上学到的学问和技艺来处理导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考虑、进步学生的行动才能。   (2)校内外实训基地实地教学   理论教学包括校内导游模仿实训和游览社体验式学习。以我校导游专业学生为例,实训课基于某个工作内容,先让学生模仿整个解说效劳流程;理论课程中有一局部布置在当地景点为外宾提供义务导游效劳。体验式学习则在最后一学年,布置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相关的游览社停止一定时段的顶岗实习工作,构成职业技艺。 本文来自:

英语培训行程

177 评论(11)

粉红猪大大

一我回到这个城市,想要杀掉的第一个人,就是熊野。 总结诸多电影小说,杀人的方法,无非以下几种: 1.选择相应场合,使用匕首、钝器或枪械将其杀害; 2.通过支付较高的佣金,雇佣专业人士伺机除掉; 3.布置巧合或圈套,使其人误入陷阱造成意外事件; 单就体型上来说,熊野本人虽并十分热爱运动,但多年来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还是造就了他健硕强壮的身型,而且每年定期一月的野外露营也使得本人的反应极为机敏灵活,完全没有四十岁以上之人的笨拙迟钝。而我不仅在性别上就已先天占了弱势,不足一米六的娇小体型,加上因为常年吃药而偏于敏感孱弱的体质,别说是正面搏击,即使是偷袭的成功几率也几乎为零。很明显,第一个选择的可操作性几乎为零。 至于第二个选择,买凶杀人,记得年少时曾看过一个类似名称的电影,讲得就是一个落魄的摄影导演和过气杀手合作,为各类富人名流专业杀人而赚得盆满钵满的故事。几年以前比较火的一部港剧《人间喜剧》,更是以近乎荒诞的语言形式,直接戳破了大众长久以来的杀手幻梦。这类特殊的职业人群,究竟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具体可行的联络方式,鉴于个人浅薄的社会阅历,只能将其划为一个不可触碰的雷区。 无疑,排除以上两种,剩下的,也就成了我唯一能够选择,并至少保证成功几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选项。我叫付尧,女,1992年生,身高158cm,体重46kg。性格双重,既有着水象星座的敏感脆弱,又兼具天蝎女生的腹黑冷血,多年以来混迹人群的人缘不好不坏,社会表现也徘徊在有为青年以下,可以说是无功无过,无毒无害。3个月以前,刚刚在某大学中文系顺利毕业,人说,毕业即失业,于我同样如此。 只是,连我自己也想不到的是,毕业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以制造意外的方式,来杀死一个名叫熊野的中年男人。 二 杀人计划的第二步自然是——制定跟踪计划。 哲学中一个人尽皆知的命题就是:偶然之中蕴含着必然。所以,通过掌握被杀者的日常作息,进而寻找其中的漏洞伺机下手,杀手才更有可能完美脱身。 只可惜,我并不是一个只会陶醉于侦探推理小说的高分低能者。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虽然断案如神,却也只能将谜团的关键逐个摸索排查,并次次身体力行,利用自己敏捷的身手虎口犯险。而身处那个时代的犯罪者,受制于当时落后的发展水平,往往也只能在作案时,有意或无意的,留下各类物质形式的蛛丝马迹。 我要做的,却恰恰是,充分利用当今高新科技产物下的泛滥信息,来为自己的跟踪掩藏痕迹。 巧的是,我自己有两位近人,一位在国内某知名网络公司上班,另一位,则恰好是机场的服务管理人员。 因此,只是略施小计,我就利用熊野的基本信息,轻而易举的获取了他近半年以来的出行日程,并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获得以下精确数据: 姓名:熊野 性别:男性 年龄:42岁 国籍:美国 职业:英语培训师 日常行程:周一至周五正常坐班时间为8点-18点,周末偶有加班;每月有至少3次以上的出差,出差城市主要为上海、武汉、杭州、南京四个城市;周末及节假日的活动范围以他生活的片区附近为主,除了必要的超市购物、饭后散步,他几乎少有外出或交际活动。 综上,排除各类不利因素,最适合下手的时间段应该是:日常上下班(非出差时间)、超市购物及散步时间。 三 自然而然,闪入我脑海的第一个可行方案,就是制造交通事故。 工业革命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便利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催生着越来越多的杀人利器,而汽车,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根据国内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家庭平均拥有一辆自驾车的几乎已成为可能,而与此大好形势并列的,是一直居高不下的车祸死亡人数。 但与此现象相悖的,是对于驾驶员的惩罚,通常只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刑拘,倘若事故的主要责任是在行人这边,量刑时还会酌情递减。 那么,用我的三年来换取熊野的余生,值得吗? 答案,似乎,或者毫不疑问的的是:值! 因为这一次,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杀死这个男人的。更何况,如果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对方,我将要承担的惩罚根本不值一提。 租到一辆合适的汽车其实很方便,适当的押金,简单的手续,以及一个言之成理的借口。不出一周,我就轻而易举的弄到了一辆还算满意的自驾车:国产品牌,大众定位,外形中庸。总之,是那种一上马路很容易就被忽略的路人汽车。 那么,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借口,使自己的汽车虽然在车祸现场附近频繁出现,而又能轻松摆脱嫌疑呢? 反而,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我绞尽脑汁。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实习、应聘、代驾等诸多选择中,我思虑再三,还是准备以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出现。某高校硕士毕业生,苦于严峻就业形势,选择代驾来灵活就业,因经验不足而引发交通事故,站在这个角度,连舆论的情感导向,几乎都可以提前预测。 更重要的一点,受生长环境影响,我自小就混迹男生堆,对于男生擅长的各类活动更是烂熟于心。十岁起开始跟着父亲的货车出车,十四岁时已经能够独立驾车外出,高考结束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考驾照,到如今,我的真实驾龄实际上已经超过十年。 甚至,即使不是因为谋杀熊野,以代驾作为第二职业谋生,也完全可以放入以后的人生规划。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那么,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切切实实的行动了。 四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共找到了3次下手机会。 第一次,是一个飘雨的清晨。当他冒着阴冷的天气早早出门,打着一把蓝格子雨伞在公交站牌出现时,我已在附近,守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我把车开到了离站牌不远的辅路上,远远的窥伺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的表情看起来似乎很焦躁,虽然时间尚早,却一直不停的走来走去,并时不时的走下站台张望。站牌的遮雨台下,除了他,只有一个高中生打扮的女孩,以截然不同的姿态,正沉浸在自己的手机音乐世界里。 因为是下雨天,这个地段又稍显偏僻,除了偶尔经过的公交车,几乎很少有出租车在附近出现。 有那么几秒钟,当他又一次忍不住走下站台张望时,我脚底的油门几乎就要踩了下去。 就在这时,29路公交,也就是他平日上班经常乘坐的那一班,适时的,驶过来了。 第二次,是一个晚霞很美的傍晚。 我自始至终都开着车,不紧不慢的跟在他的身后。而他,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这样少见的美景里。一直走走停停,不断的,用手机捕捉着天边变幻多端的云霞。 就这样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路上的行人终于渐渐减少了,天也开始暗了下来。 眼看着,他就要绕回小区了。我又一次,握紧方向盘,正要加油。 一条哈士奇,突然跑了出来,正好经过他面前。 而他娴熟热情的逗弄着这条意外出现的狗,并一直引领着,走到了小区门口。 我自然,没有机会下手。 一直到第三次,我的谋杀,终于才走上了正规。 或者,至少说成功了一半。 五 那一天,是九月的倒数第二天。 根本就没有等到巧合或者偶然,机会,是我自己创造的。 像往常一样,当他又一次在距离红灯亮起还有10s穿过人行道的时候,鬼使神差的,我按下了手中的快捷拨通键。果不其然,步速放缓的同时,我看到他在兜里掏出手机,贴近了左耳。 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我闭上眼睛,脚底轰的一踩油门,车子笔直地往前冲了出去。 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一分钟以后。 与电视剧上渲染的稍有不同,我前方的挡风玻璃上既没有碎裂的痕迹,也没有喷溅的血液。 不远处的空地上,是坐在地上默默发呆的熊野,以及散落路面的各类生活用品。 汽车内闪烁的电子屏显示,此时是9:35。漆黑的夜晚,冷清的道路,行人匆匆,车辆稀少,甚至都没有人注意到刚刚发生的一切。 没想到,就连我第一次的明目张胆,在别人眼里,都无足轻重。 趁着黑夜,我的大脑飞速运转了3分钟,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默默的打开车门,走向熊野。 以上就是我们两人的对话实录: “严重吗?” “是你?” “嗯,是我。”“严重吗?” “左边的腿好像动不了了。” “那我送你去医院吧。” 熊野没有再说一句话,但还是在我走过来时,费尽全力站了起来,并把右臂搭在了我的肩膀上。 因为刹车及时,熊野的左腿关节只是轻微的错位,甚至连骨折都算不上。 果然,哪怕是阻塞视听,多年以来养成的驾驶习性,还是让我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最正常不过的条件反射。 只是,当医生询问起受伤原因时,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坐在椅子上的熊野说出的竟是:“下楼时不小心摔倒的。” 虽然,按照当前的伤势,熊野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回家静养一段时间就好,但他还是坚持选择住院疗养。 对面的医生透露出些许的鄙夷,估计在心里以为,碰到的准是一个财大气粗、不善生活的外国人。 真正的原因,却只有我能猜透:孤身一人的熊野如果回家,身边根本没有近人可以提供帮助,还不如花钱留在医院来得实际。 作为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我包揽了所有一切住院需要办理的手续和活动,直到2个小时以后他终于顺利入住。 等到终于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时,他早已换好病号服躺在床上,而我则像即将被审判的犯人一样,怀着复杂的心情侍立一旁。 “这么晚了,你怎么会在那?” 终于,他还是艰难的对我抛出了这个问题。 “我租的房子就在附近,刚刚加完班回来。没想到这么巧。” 熊野表情凝重的看了我一眼,最终还是闭上了眼睛。 “太晚了,你回去吧。路上小心。” “那,我明天下班来照顾你。” 闭着眼睛的熊野没有做出回复,很久以后,我听到躺在床上的他似乎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在我蹑手蹑脚的关灯、掩门之后,内心里已经制定好了接下来的杀人计划。 而这起似乎是由意外引发的交通事故,就这样不了了之。 六 时刻能够保持缜密的思维,以及完成计划的决心,是我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所以,虽然遭遇了不尽如人意的一系列波折,我还是准备,把杀死熊野的计划执行到底。 只不过,身份转换,从路人成了熟人。 医院,能够制造出哪些有可能让人信服的医疗事故呢?回到出租屋里,我又一次躺在床上,陷入长久的沉思。 小说写作时最重要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那么,转换到医院这个现实存在的空间里,关键的要素自然也不离以上三点。 首先是环境。因为不喜欢被关注,熊野选择了条件较好的单人病房,病房位于16层,同楼层的房间大约有三十多个,依照楼行呈“工”字形分布,依照昨晚的形势来看,入住的病人不在少数,白天的环境应该较为嘈杂。 至于人物,排除一些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低存在感人物,目前可以对谋杀起到促进作用的,包括患者本人、医生、护士、看护者(即我)及其他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探望者; 依照惯例,接下来,就是从以上两者中选择相关信息,进行筛选组合,争取可以打造出最为完美的故事情节。 可惜,因为医院严格的管理规定,光是摸索清楚环境人物,就耗费了我将近一周的时间。 为了不至于引起怀疑,并且防止在走廊安置的摄像头上留下不利证据,我每天都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探望时间出现,为熊野送上在医院附近买到的汉堡或者披萨(虽然在中国已经居住了十多年,熊野依然吃不太惯口味偏重的中餐,而医院的伙食更是让他抱怨连连)。每天一顿的西餐调剂,自然让他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也让我的每日探访更加顺其自然。 碍于身份,我也从不会留在医院陪护照顾,只是在陪他吃完晚餐后安静地离开,或者偶尔应他的请求,在医院附近购买相应的生活必需品送上来,而且每次的探视时间都严格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就连经常值班的护士都对我不甚关注。 只是,表象背后,往往有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虽然每次出现,我都尽量不会表现东张西望的样子,却严格的为自己的探访路线进行了相应的规划,依次从客梯、货梯、楼梯及救生通道按次出入,并在每次经过时,留心观察不同路线上的电子配置,以及可能出现的人物。进到他房间,等待他用餐的时间段,我也往往会假装漫不经心的在室内徘徊,以期尽快在狭小的室内空间里找到一切可以方便作案的漏洞。 第二轮杀人计划,就在我看似平静的外表的遮掩下,慢慢酝酿。 七 优秀的猎手,往往会提前长久窥伺,然后一击致命。 这是母亲最爱看的《动物世界》里常有的桥段,不知不觉间,竟被我潜移默化地学以致用。 而在长达两周的周密观察后,我终于迎来了绝佳的下手机会。 而且,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为我创造机会的 ,是熊野的第二位探望者——慧玲。 我在这里强调第二位探望者,是因为,第一位探望者根本不值一提:一个象征性地提着水果篮出现的中年男子,年纪目测三十岁左右,穿着深蓝色的西装,和熊野客套几句就匆匆离开。虽然他们是用英语交谈,但简单的句意里我也可以大致判断,这是他们培训公司派出的代表,专门前来慰问受伤的员工。在短短的观察几分钟以后就判定此人没有利用价值的同时,我在心里不禁为熊野生出几丝悲哀和同情。因为由此就可以判断,熊野在他公司的位置,并没有我以往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也许,排除国籍和身份,他自始至终扮演的,无非就是外企公司一个中规中矩的员工而已,甚至,连模范员工,也算不上。 回到慧玲,她出现的时候,正好是周五下午,医院里的探访者不是很多。 那天我给熊野买的,是他最爱的番茄意面,此时,他正吃得津津有味,而我心情沉重的望着窗外的风景,密切关注着楼下的一切动向。 听到门响的时候,我警觉的回头,立马就看到了花枝招展出现在门口的人。 这个女人,曾经,是熊野的暧昧对象。 八 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会面,而在之前,这个女人的名字几乎曾经在我心里,盘桓了足足三个月。 干练利落的齐耳短发,吹弹可破的肌肤,虽然只是化了极普通的淡妆,但依然可以看出她继承了混血基因的精致五官。再加上她一开口就地道无比的伦敦腔,果然,让男人迷恋的女人,都有着相似的容貌和魅力。 “慧玲,你怎么来了?” 身后的语调有些许的变动,我的眼神一扫,果然看到熊野眼中闪现的灼灼亮光。 “听伍文说你住院了,正好今天下班得早,就想着来探望一下。” 慧玲边说话,边随手把她手中的香水百合递给了我,表情里却没有丝毫的变动。 看着她精致得体的裙装,我低头审视了自己万年不变的T恤牛仔打扮,估计对方早就自动把我定位成了熊野花钱雇的护工吧。 而熊野也丝毫没有留意到我们两人之间细微的表情变化,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在意。 慧玲拉了一个凳子,径直做到床边,跟熊野热切的交谈着,用得自然是她自己引以为豪的伦敦腔,哪怕屋子里还站着一个跟她国籍相同的姑娘,以及一个中文表达能力完全超过hsk4级的美国人。 成大事者,自然不拘小节,我默默的把花放在了离床头不远的柜子上,假装一脸崇拜的,观察着这个即将成为替罪羔羊的傲慢女性。 “你伤得不严重吧?” “还好,”“······” “这个女孩,是你请的护工吧?” “啊?不是,我的一个朋友,普通朋友。”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显听出了熊野的心虚,但依然假装对一切浑然不知。 两年不见,估计他根本就不知道,我的英语水平早就从曾经的四级压线,变成了如今的雅思8.0,托福92。 等到两个聊得热火朝天的人终于收住话头,准备依依惜别之时。 我假装不经意的走到旁边,用着轻描淡写的口吻说到:“慧玲小姐买的百合真是芬芳无比啊,以后我一定会帮你多多看护,好帮助熊野早日康复。” 自然,我用的是自己拼了两年练就的完美英音。 然后,在两个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收拾好桌子上的残羹剩饭,转身离开。 九 第二天的熊野,在我到来的时候,竟然主动跟我说起了话。 “那个,昨天,真是抱歉。” “没事,难得有朋友来探望嘛,冷落我是正常的。” “我说的是,对慧玲介绍你只是普通朋友。” 很显然,知道我能完全理解他们的对话后,熊野有些愧疚。 “我只是,不想让同事误会,你知道的。” “没关系,你想多了,这本来就是你一贯的作风嘛。” “真是没想到,两年不见,你的英语进步这么快,记得原来就算我用尽各种方法,你连英语书碰都不肯碰的。” “没办法,被现在的就业压力逼得,有门不错的外语,总归能为自己增加一些就业优势。” “那,你以后还会每天继续来看我吗?” “当然,毕竟因为我,你才躺在这里的。” 不知是我的心理作用,还是光线使然,有那么一瞬间,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许久不曾的温柔,那种,曾经让我魂牵梦绕、身心俱醉的柔光。 “今天是你最爱吃的印度咖喱。”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我快速的把饭盒放到了他面前早已调好的桌子上,然后转身去侍弄昨天慧玲送来的花。 “好香啊,你今天是不是喷了香水?” 熊野一边吃饭,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不是,我专门从花店买了点养料,想让这花开得更久一点,香味也是花的。” “你知道,我从来不喷香水的,任何时候。” 可惜,陶醉于美食的熊野并没有认真听我的回复,我也就再度放下心来。 我的谋杀计划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步入了正轨。 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决定,还是给自己增加一份双重保险。 ······· 在熊野住院的第26天傍晚,看着他狼吞虎咽的吃完晚餐,我一如既往的收拾好食物残渣,只是没有立刻转身离开,而是用尽全力,把此生可能最深情的目光投注在这个男人身上。 “明天,我就不来了。” “为什么?”我看到熊野错愕的目光,内心里竟然有那么一丝不舍。 “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马上就要准备好出国的手续去读博,估计没有时间来看你了。” “你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是啊,为此拼命了那么久,不舍得放弃。” “哪怕偶尔抽个时间过来一下,也不行吗?我在医院里,还要再呆一周。” “对不起,真的是没时间。晚餐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每天给你叫外卖的,让周护士帮你捎过来的。” “那好吧,提前祝你一切顺利。”他的眼神里有些不舍。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终于准备认真写作了,最近刚写完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已经发到了你的邮箱,如果你感兴趣,有空可以看一下。” “真的,恭喜你啊!真没想到,两年不见,你变化这么大。”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真的去看这部小说。 它的名字叫做《杀人计划》。 讲得是一个22岁的女孩,在读书期间与外籍男友甜蜜相恋,又痛苦失恋的故事。心灰意冷的女孩颓废了一年,又用了一年重新站起来,并决定制定杀人计划来惩罚变心的前男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终于,她利用情敌送来的花香和对方公司的解雇彻底击垮男友,并让他在不知不觉间死去,从而实现完美复仇的故事。 只是,故事结尾,我并没有写上前男友究竟有没有真的被谋杀,因为,这个结局,只有靠熊野才能完成。 心善者,方能自救,我只能为他祈福。

9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