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冰帝
听力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和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亦称“文化悟力”。这两种能力表现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即为识记教师发出的语音形式,准确地辨析词义,然后从词义、句义到文章中心大意,迅速辨析、思索、组合、归纳,并从中悟出讲话内容的中心。这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理解外,还应包含对有关文化知识的占有和理解能力,包括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力呢? 一、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直接参与认知过程,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并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在英语听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更少积极参与,听力水平当然很难提高;有的同学对英语听力不重视,认为考试中主要考读写知识,听力比重较小,也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法、写作等知识就可以考高分,这种对听力不重视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听力水平的培养学生英语听力方法谈提高。也有的同学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听力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常常紧张不安,焦急害怕,担心被老师提问,被同学笑话,这种学习情绪使他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很难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因此,我们应在听力训练中,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注重语音知识的教学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三、突破语义障碍,增强语义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预测、记忆、综合、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通篇语言的内在含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悟义能力是一种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悟义能力的核心是预测能力——根据上下文想象、猜测、推断文字及其内在含义的基本功。例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的范围;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 四、有效利用听力测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听力测试通常采用以下三类不同方法:新生入学的摸底测试、随堂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 1.新生入学的摸底测试。 各科教师一般都会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摸底测试,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的类型、学习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设计或选择相宜的教学方法,以便因材施教。 2.随堂测试。 教师在教完一个或相关的几个单元之后,在课堂上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一个小型测验。这种测试一般是为了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用时很少,形式灵活,题目也不是很难。主要是为了总结归纳一下教学要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以便达到教学目标。 3.期中期末测试。 学期中间和学期末,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测试。这样的测试范围比较广,分量也重。期中期末测试应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各种听力技能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不能“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也就是说,设计试题应该依据对教科书中出现的语言事实和各种规则所进行的综合分析,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认识它们。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习惯 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训练的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其问题就在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第一,告诫学生听前必须快速浏览练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 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个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 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并抓住主要成分。 六、做好听后纠正工作 无论训练材料的内容简单还是复杂,练习题是易还是是难,都要做好练好的纠错工作,尤其是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要格外重视,可让学生在重听几遍之后再分析致误原因,切实予以纠正。 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长时间的科学训练,掌握一定的听力技能、技巧。训练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而快的循序渐进原则。听力训练的内容一般应按照从音素——单词——短语——意群——升降调——句子——短文的顺序进行。听力训练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听音模仿朗读、听音后复述和边听边写等。但无论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多么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练习才会有效果。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师生克服听力教学中的各种困难,不断改革创新,尽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多听、多读、多运用,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
小尾巴摇阿摇
英困英语教学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所提出的听力教学六原则,可以较好地应用到课堂中:(一)上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越要的准备。对于教师来说.课前准备H口是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配套磁带,收集并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而学生的听前准备则首先是做好心理准备。包括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其次是快速阅读听力题目,预测听力内容和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很快进人状态。(二)学生在听时,往往需要听两到三遍,以补充听第一遍时丢掉的信息。多数学生在听短文的时候.认为听一遍难度较大,因为短文的篇幅长、信息量大、内容广泛、题材丰富.考生要从中获取解题的信息,不仅要有良好的记忆力.而且要有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因此学生在听第一遍时.要抓住文章大意,第二遍时要速记下时问、地点、人名、数字等相关信息和文章的要点,特别要注意开头句和结尾句.听第三遍时再对照题目迅速调整,补允遗漏,更改错误,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率高。(三)鼓励学生注意听力材料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本身。学生应学会运用他们的背景知识、情景和人类交往知识来理解意义,然后利用词汇、句法和语法知识来理解语言形式,也就是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来理解听力材料,他们应更注意较大的板块。只有在理解中断时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个别词L来,特别是听难一点的材料时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死抠个别单词或句子的意思.而应宏观地去理解短文。当然,有时也可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及两种过程相互交替的瓦动模式。听力理解应该足一个积极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调动大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能动的认知推理,来理解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意图。(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布置不同的听力任务。这也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对于基础较羞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去精听,精听就是通过反复地听磁带.对材料中的语爵、语调进行模仿、背诵,进而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对荩础较好的学生应鼓励他们泛听,町以听课外的故事、新闻广播等.学会归纳大意和辨别主题句。(五)应重视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英语听力是一门技能课程,有其特殊性,光靠一周几个学H寸的课’趁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是不可能有很大提高的。丽要搞好英语教学,光靠英语教师个人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当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英语的氛围。如丰富英语图书、英语报刊杂志的种类:建设先进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室或语言实验室.或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教学设备,经常播放一些英语电影、电视片或专门为英语教学录制的教学片;利用学校的广播电台每天播放英语节目,增加学生听英语、练习听力的机会。在听力学习中使用视听教材可使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进行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所能讲解的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语寿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运用t具书,能够主动地利用一切教学设施、一切机会学英语、用英语,积极地创造条件开展自主学习.这才足学好英语、甚至其他语种的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