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1

,一叶一菩提
首页 > 英语培训 > 极简英语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SE妖蝶

已采纳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小长假过后,开始上班的你是否又回到了这样一种状态—— 感觉自己总是处于“社畜式”的劳碌状态,找不到工作热情和自我价值,而面对沮丧的现实,仿佛又无能为力,除了妥协似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告诉你:挺一挺,咬紧牙关,一切都会过去的; 你也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所以我还要再坚持一下。 更有人大放厥词,大意是如果一份工作你做的很苦,那就要熬一下,熬熬就好了。 但是我想说: “既然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一份有意义的、能够看到未来和希望的工作呢?” 事实上,不论从我这些年的咨询经验还是训练营接触到的学员们的情况来看,太多的人不怕吃苦,有的甚至死磕自己十多年之久,问题是,这样的死磕,到底是否有意义?或者说,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呢? 我们不打鸡血也不灌鸡汤,站在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角度来看,职业选择是规划的重要一步,而选择怎样的职业,更是一个重要且系统的决策过程。 一、 如何才能成为真正厉害的人? 就像一颗种子,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种子,然后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土壤,再去积极汲取阳光、雨露和水分,扎根生长,直至枝繁叶茂。 同样地,放在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情境来说,每个人就像一颗种子,选择适合的职业和环境,首先要认识自我,其次要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能力、特质及兴趣的土壤,接下来就是在具体的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自己的潜能,渐渐地假以时日,最终像一棵树那样,在某个领域扎根、生长,直至开花结果,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才是我们职业生涯规划师眼里真正的“成功”。 从这个衡量标准来看,如果一个人在不适合自己的轨道上努力甚至死磕,倒不是说这个人一定没有成功的希望,只是从投入产出比方面去考量,可谓“事倍功半”。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职位上苦苦努力了多年依然无法胜任,这个时候则需要停下来,好好回望过去的职业经历,分析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才能设立可以到达的职业目标,有了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再做出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二、 分享一个真实的职场案例故事。 两年多前,一名来自北方的姑娘Cassie怀着满腹困惑前来找我咨询。 从Cassie履历上看,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姑娘,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985高校英语系研究生学历。 毕业后的Cassie先是进入了一家外企做总经理助理,一年半之后跳槽去了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做教务工作。 一晃四年多下来,Cassie的工资并没有明显的增长,拥有高起点的她,反而越来越没有自信,变得越来越迷茫,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想跳槽,但又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或者说,不清楚怎样的职业才真正适合自己。 按照她话说,她工作了四年,也真真熬了四年,觉得自己都快要得抑郁症了,实在太痛苦了! 1、目标职位能否满足你的核心需求,决定了你能坚持多久 我常常和咨询者或训练营的学员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就好比两个人因爱情走入了婚姻,但决定这场婚姻能走多远的,恰恰在于两人的三观是否契合。 这个原理放在职业选择中同样适用。 比如,一个对赚钱有强烈渴望的人,却遵从父母之命选择了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必然会感觉浑身力气无处施展处处憋屈; 而一个注重安全感的人,选择了竞争激烈的营销类工作,必然会受挫感满满处处碰壁。 在每个人的认知里,由于个人的成长环境及经历不同,对于价值观的追求自然不尽相同。 在Cassie这里,她天资聪颖,从小争强好胜,加上家境优越,从来不曾为钱操心,因此,反倒是工作是否有挑战、能否激发她的斗志是她最看重的价值观。 而不论是总经理助理还是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务工作,无疑都是辅助类岗位,这类岗位注重的是按部就班做事,并没有太大的挑战性,所以天长日久,难免会磨灭她的斗志和激情,让她倍感沮丧而无力。 2、你的能力是否匹配岗位要求,决定了你在这份工作中是否能够获得成就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无数的职场案例告诉我们的恰恰相反,那就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人的优势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你要愿意做一件事情; 其次你能够做的不错,从而获得成就感; 接下来你才会深入研究,从而反复地获取成就感;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能力不断予以强化,最终形成你的核心能力。 就拿打游戏这件事来说。 你会发现现实中有人喜欢打游戏并且颇有研究,有人不喜欢打游戏所以谈不上去研究游戏。 这里面有个核心的差别就在于—— 你是否具备这样的意愿,以及,你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做好它? 如果一个人有意愿打游戏,同时又能够钻研游戏的套路,不断地在游戏中获取胜利,这样的人自然会在游戏中体验到竞技的快感;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意愿或者即便有意愿打游戏却总是输,自然就不会对游戏这件事形成稳定且长久的兴趣。 这才是兴趣的真相。 也就意味着,兴趣这件事情,其实和能力密切相关。 回到Cassie的案例中来。 经过系统的分析,Cassie具有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英语掌握的相当不错,专业能力也很棒,说话逻辑清晰、注重礼节,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 而Cassie所从事的教务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协助上课老师做好课前准备:例如制定课表、通知学员按时上课、打印材料、准备相应的教具和课件,同时还负责学员的课后回访工作,挖掘学员的转班诉求,等等。 从工作内容和能力匹配情况来看,Cassie的沟通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发挥,但是她的语言及专业优势在这份职业中得不到发挥。 从Cassie的口中得知,原来,这家英语培训机构是外教上课为主,她在这里做了两年多,看不到职业前景,这是她焦虑的根源。 3、一份适合的职业,是能够契合你的特质,并能让你做到“扬长避短”。 经过分析得知,原来,Cassie的实感偏弱,直觉和思维能力较强。 也就意味着,对于现实问题的细枝末节,Cassie的敏锐度低,因此在助理类工作中,她体会到的是深深的挫败感。 经过评估,在Cassie的特质层面,这份工作的70%左右的内容用到的恰恰是她的短板,例如她的情感特质偏弱,导致她在和学员沟通的时候,过分关注事实,无法做到共情,导致学员投诉她服务不够热情,说她说话不好听;而她特质里的潜在能力,例如创意力、想象力及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份工作中毫无施展的余地。 三、 第一次沟通结束之后,Cassie对自我的认知有了客观全面的了解,于是我给她布置了任务,让她去搜集相关的职业信息,再来进行二次咨询。 在二次咨询中,结合Cassie搜集的职业信息,我带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 由于Cassie学习期间有过一年的交换生经历,有一定的留洋背景,加之她强大的思维能力,结合她的创意和想象力潜质,最终我们锁定了这样几个职业方向。 1、留学机构的咨询顾问 事实上,一名优秀的留学咨询顾问,是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信息搜集分析能力,例如她需要了解客户的兴趣、成就、教育及职业目标。 对于做事喜欢规划、思维能力发达的Cassie而言,不论是给自己制定目标,或者捕捉他人需求,结合他人背景制定目标,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建议,都是在她的潜能区,是可以经过实践进一步挖掘和强化的优势能力。 2、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研发人员 由于Cassie具备一定的创意能力,对于工作的难度和挑战度有明显的追求和渴望,同时她的专注力强,又想要在专业领域上进一步发展,那么课程研发人员无疑能很好地满足她的职业诉求、锤炼她的专业能力。 3、一对一英语私教 这是Cassie在主业之外,如果精力时间有余,可以开启的兴趣通道。 她的目标客户可以是初中以上的青少年人群,当然,想要做好一对一英语私教工作,需要累积一定的专业度和知名度,这样的专业度和知名度,是可以在留学顾问或者英语课程研发工作中获得和萃取的能力部分。 四、 五一线下训练营期间,我的助理收到了来自Cassie的最新进展和消息。 不知不觉,离她上次咨询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了。 咨询后的Cassie顺利应聘到了一家留学机构任职,目前已经成为该机构的资深留学顾问了。 她目前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给孩子做留学规划,她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不论做事效率和获得的成绩都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和长进。 Cassie和我们不无感慨地说,曾几何时,她对能力的理解过于狭隘和偏颇,她一度认为,所谓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但是经历过这次职业转型的她渐渐明白,原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古训是对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特质,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才能走出低迷的状态,活出高效的人生。 看到Cassie的反馈,我感慨万千。 是啊,无数的鸡汤文告诉我们,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感到痛苦,没关系,熬一下就好了,很多人不都是这样熬过来的吗? 但是我想问,但如果这份职业真的不适合呢? 难不成前辈走的弯路,也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吗? 在我看来,如果一份职业让你痛苦万分,与其麻痹自我劝说自己“熬下去”,倒不如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我熬下去的意义在哪里? 2、熬下去能获得想要的未来吗? 3、凭我的能力,到底能不能熬下去? ...... 如果还是想不清楚,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千万不要不明就里地熬着,直至耗尽了最后的热情和耐心,蹉跎了岁月,甚至熬出了心理疾病,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 《人生》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2017年新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三个月销量破五万册。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已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平台全面发售。

极简英语培训

125 评论(15)

英式风情茶

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                                                ——————题记        8月15日互加兴成长暑假特别专场分享会《18岁,我可以》,让我重返18岁,那时的我是幸运的,那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圆了我儿时的梦。满怀激情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这个三尺讲台驻足了十多年,此次分享会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                        (一)他乡入围         我是毕业于一所普通师范学院的女孩,在父母期望下踏入了师范学院,于是早早地就融入了这个社会,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18岁的我在外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入围了,被分到了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乡村女教师,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个子娇小可爱、甜美的我。一双清澈水灵灵的大眼睛楚楚动人,加上一张天真可爱、圆嘟嘟、白里透红的娃娃脸,和那生起气来嘟起的小嘴,真让人不经爱怜之心油然而生。同事们都特别喜欢我,是大家心目中值得怜爱的小妹妹,而对于那些天真可爱的、顽皮的小孩子,我却是位温柔的大姐姐,是他们口中的“小老师”。                       (二)磨砺中成长         刚毕业时头脑中仅仅是“春蚕”、“红烛”等无数的赞美之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被外县录取分配到了一个陌生的偏僻的小山村的一座小学,简陋的教室,泥泞的操场,落后的设备,毕业的热情骤然冷却。而且英语专业的自己却被分去教一年级语文,对于刚出社会,毫无教学经验的我,面对那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根本无法招架。         我绞尽脑汁想办法镇住那群孩子,可是六十多个孩子,都还那么小,你一句我一句的整个教室炸开了锅,简直没法控制。拼命地喊别吵,教他们唱儿歌,讲故事……用尽一切办法来Hold住他们,可是都只能安静一会,那群小家伙太有劲了,我要被那群小家伙气疯了,拿起鞭子想抽人,可是看着那可爱天真的脸庞,他们还那么小,实在是不忍心打他们,于是只好在讲台上敲打,啪得一下顿时整个教室肃静,终于有点成就,可没过几分钟又恢复状况,真拿他们没辙!一节课下来早已累得半死,可是一天有四节课啊,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我开始恐惧上课了,怕面对那群顽皮的小家伙,开始陷入困境,于是决定开始到处求救,搜寻解决困境的办法。         一次次的生气、流泪、逃避、挨批,在自我矛盾的激烈中挣扎,在同事、领导、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在他们的引导下,和自己不懈的努力摸索中,不断吸取教训,寻找方法,终于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信心鼓励,让课堂更和谐         一年级的孩子是一个个小可爱,十分惹人疼。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更是生动活泼的。不过呀这活泼的课堂很多时候也会增添许多麻烦,令人担忧。      担任一年级一班65个孩子的语文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这些刚刚进入小学课堂学习的孩子喜欢语文是一件重要而富有意义的事。于是自己就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教材,去研究学生。通过更多适合一年级学习的活动教学来渗透语文知识,希望孩子们渐渐爱上语文,在快乐成长中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有活力的课堂,在有趣的,生动的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似乎更轻松。可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实际的问题。个别孩子过于激动,容易忽视课堂纪律;或者遇到回答错误的小朋友,孩子们就哄堂大笑,容易跟着起哄;面对突发情况时,一些孩子心静不下来。因此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班级孩子个性的了解,以及对低段孩子心理发展的认识出发,我采取了信心激励法。通过对孩子们精神鼓励来约束他们的言谈举止,让语文课堂更和谐。         刚开学不久,孩子们上课习惯还不是很好。班上的刘洋是个特别聪明的男孩子,思维很快,往往老师刚读完题目,他已经想出答案来了。可他也容易激动,知道答案之后不举手就大声说出,于是一些孩子就跟着附和着,实则还没开始思考呢,对于后进生来说,听课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找他谈话让他纠正这个坏习惯,但他似乎很难改正过来。        一次上课,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读题目,刚讲解完题目的意思,眼睛看向刘洋,他充满精力的表情向我透入着:答案又将马上从他的小嘴里蹦出,于是我赶紧向他做出一个举手的姿势。这次赶得及时,刘洋微笑着点头,做出惊讶状,然后高高地举手。接着我又给了大家一些思考时间,等陆陆续续的小手都举起来之后我还是请刘洋回答。“嗯,不仅回答得很棒,声音还这么响亮饱满,真不错!”他的表现是在我预料之中,于是紧接着对全班说:“瞧,我们的刘洋小朋友多能干呀,现在回答问题能先高高举手了,老师相信以后他再也不会急着抢答,聪明的孩子,会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的。”只见他脸红着嘻嘻笑。之后的几天里,每次上课我都关注着他的表现,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后来的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全班小朋友都能够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一年级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但老师的鼓励和信任能够让他变得自信,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慢慢战胜自己,久而久之,会约束着自己的不良行为,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信心激励,帮助我更好地调控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和谐! (四)破茧而出的青春           每一个青春都需要有一个破茧而出的过程,克服初次踏入社会的恐惧,学会如何对世界呈现真实的自己,懂得放下戒备让心灵走出禁锢。无论我们曾经被栽种在什么样的土地,现在的我们都已经开始结出果实,这是对土地的告别,也是对新生活的开启。           时光荏苒,转眼那个十八岁的女孩已成了两孩子的二胎辣妈,唯一不变的是我还一直坚守在教育的岗位,努力让自己在这岗位散发出最亮的光彩,照亮孩子们远行的路!     2019年的暑假注定是个与众不同、别有生趣的假期,第一次参加兴成长计划培训!回顾两个月的学习,过程是辛苦的,结果是喜悦的。我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俩孩子的妈妈,一边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另一半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宝贝们,所以每次的课程我都是抱着还未满周的小宝,旁边坐着4周岁的大宝,带着他们俩一起听课,这应该是很多女老师这个暑假的经历。每次他们一闹腾,就得哄着,等他们静下来、睡着了,夜深了,再挑灯继续翻看重播,把课程理顺、弄明白了,再接着打卡写下自己的收获。所以整个过程是辛苦的,但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位好老师,一个好妈妈,我坚持学习!          还记得7月11日,王子老师的第一讲:极简教育技术课程,我听得特别认真,对王子老师的微信小程序应用技术特别感兴趣,做了满满的笔记,也跟着王子老师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小彩蛋进行了在线奖状制作,还知道了怎么用手机制作PPT和录制微课,小技术大应用,小窗口大世界,这是堂非常实用的课!可是刚开始接触,不善表达的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打卡,也没明白打卡要求,以为简短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即可,最后第一讲打卡丢失了一分,听课没有改帐号,又丢失了2分,投稿投错了专题,七月的大作业也没了积分。面对这些挫折与迷茫,我曾失落过,不过后面想想,虽然我失去了那么多积分,但是那不就是在积累经验吗?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至少我听了精彩的课,我收获到了,那才是我学习的意义所在!       首先王子老师、晓粧老师的课程让给我的感受:智能手机APP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为我们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各种实用软件走到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更能感受到APP技术的神奇。         在教育教学行业中APP的应用也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APP技术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智能化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能够主动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         微信、微博、QQ、邮箱等形式是智能手机APP带来的主要网络沟通渠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用微信进行学习打卡,这就是利用微信APP程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微信的其他各种小程序也能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影响。微信教学目前是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形式,例如我们建立的班级群,学校群,可以发布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成了家校共育的一座桥梁,通过校园公众号,可以让更多家长了解学校的各方面发展情况。         我的教学中,我的教学PPT我会运用希沃5来制作,里面有很多学科工具可以直接运用,如英语单词发音、四线三格中书写单词、英汉翻译等,非常便捷,还有丰富的课堂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轻松的小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还有课堂展示,可以连接手机,把课堂中学生的优秀作品用手机拍下来,再利用白板显示在大屏幕上,让所有同学欣赏,也可以把错题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发现错误并纠正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鼓励每个孩子,对不同的孩子可以用不一样的奖励机制,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 但由于学校教学设施有限,一体机大部分比较陈旧,开机要老半天,为了不耽误时间,好多时候不得不放弃这种信息化教学,因此对于我们这种小县城的老师,对信息化技术还是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很难跟上大城市老师们的技术步伐,学生这方面就更加空缺,这点我们必须加油,努力学习赶上!           在作业布置上我常用的软件有人人通、作业盒子、一起小学网,对于英语老师我比较喜欢用一起作业网,它里面作业比较丰富,有跟读句子、单词,也有背诵单词、句子,还有各种配套练习,还有口语练习、趣味配音、丰富的英语绘本阅读、自然拼读等,很适合学生预习和巩固知识,也解决了有些家长不会英语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的顾虑,可以让孩子们轻松学英语。同时,老师还可以检阅每个孩子的作业,可以听到每个孩子的跟读、背诵、配音,可以为他们打分并加上点评,他们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学豆,学豆可以在平台兑换礼品,学生们特别喜欢。但由于好多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懂怎么运用App,有些只有老人机,所以没办法全班同学统一,此类作业只有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 。       如何制作或寻找高质量ppt,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 我们要利用APP软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率,用心培养学生的多重技能!           接着朱思思老师主讲的《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和王思思老师《跨学科事业下的自然笔记》,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不是一味地跟着教材走,为教学而教学,这样的课堂太无趣,学生听了也乏力。而利用思维导图,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探索的欲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         思维导图是发散孩子思维的一种工具,也是他们学习的支架,是我们老师因材施教的一种好方法,但我们不能盲目使用,要做思维的设计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         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发散思维到有意识地进行创造,自由表达;要尊重儿童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不拘泥于形式,多鼓励表达;要合理科学,分清主次,用好了才能减负,用对了才是工具。         从中我学会了用Xmind制作主题思维导图,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以致用!        最后期待已久的信息化素养第七讲,是由钟文秒老师主讲的《项目式学习PBL》。是给我印象最深,最震的一堂课! PBL对于我是种陌生的、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但听了钟老师的耐心讲解,我理解了它的理念与构造。她用生动的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国外项目式教学及她学校——南方科技学院,她和其他考师一起研讨开展的几堂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跨学科项目式的大课堂,那种课堂是令人羡慕、特别和谐、快乐,而且融于生活和社会的探究型课堂,学生们的展示结果也令人赞叹!那才是真正的教学,从被动到主动,从共同学习到个性定制,项目式学习撬动了学生成长的支点,激发学生潜能,顺性扬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到了未来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希望带给学生的精彩蜕变……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预期任务(课题),以项目为驱动,组织和整合各个学科进行背景知识构建,将知识转化为工具性、认知性、交往性的实践,解决真实问题,最终得到实际作品。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      希望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也能在我们的教育中实现!未来教育指日可待,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激励自己前行,做更好的自己,加油!

303 评论(14)

小林绿子UUU

快找韩宇老师啊,他有极简英语的课程,我上完课就过六级了。

150 评论(9)

小菜菜菜菜子

快找韩宇老师啊,极简英语课程,我上完课过六级了。

19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