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zhizhuo1986052
首页 > 英语培训 > 大学英语同传口译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白羽蓝翎

已采纳
同声传译的门槛非常之高,人才相当的匮乏,想当“同传”,一个字“难”。同传工作现场进入同声传译的门槛相当高,理想的状况是接受正规的会议口译培训,打好良好的语言、技巧基础,之后再通过实际的翻译任务,积累经验。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成熟的会议经验之外,进入同传行业还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由于职业的需要,译员在做翻译的同时也往往要与很多领域的知识打交道,因此有人称“同传是任何领域的半个专家”,掌握广博的知识是做好同传的重要前提。课程学位课:(1)语言学 (2)政治 (3)西方经济学同声传译(4)二外(法/日) (5)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必修课:(1)商务英语阅读 (2)商务翻译理论与实践(3)高级商务英语写作 (4)朗诵及英汉公共演讲(5)英语时文阅读与写作 (6)分析性时文听力(中英)(7)口译(I) (8)口译(II)(9)视译 (10)国际会议口译(中英)(11)英汉同声传译(12) 模拟训练对外经贸大学同声传译在职研究生课程。

大学英语同传口译培训

319 评论(9)

whatever345

我没学过,但是也对外语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前一段时间看了几篇有关同传的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总结了几点,希望和对同传感兴趣的同志们共勉!1.语言学习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况且同声传译不仅需要坚实的双语基础,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这就要求同传们不断的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可以说是“干到老,学到老”。这是已经作为同传的要求,何况我们还不是同传的呢?2.作同传不仅要有良好的“先天条件”,比如记忆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这大概不得不因人而异吧,这和每个人的长相是天生的一个道理,有优有劣,只会改善,但却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同要重要的还有后天的“补充锻炼”,像坚不可摧的毅力等(不过看你的提问相信你已经具备了),也都是成为同传所必不可少的条件。3.和所有其他事情一样,同传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实你到底学成与否,不知你是否打算自学呢?建议你还是到正式院校进修,因为听说不接受专业训练学成的同传在口译时容易语塞。不过正是进修具体要多长时间我也倒是很想知道呢,呵呵……据本人看来大概也是要凭个人语言基础而论了。好了,就这么多了,仅仅是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总之要做同传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个行业的深度也决定了它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久的恒心与耐力。不过话又说回来,再难的职业不也是有人做么,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既然你有志做一名同传就要那就别管那么多了,只有努力才有机会。祝愿你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310 评论(13)

森源实木家具

影子练习:也可以说是原语或者单语的复述练习。用同种语言几乎同步的跟读讲话人或已经录制好的录音或者是会议资料等。这个训练主要是培养译员的注意力分配和听说同步进行的同声传译技能。原语概述: 原语概述练习是影子练习的延续。就是学员用原语跟读完一段讲话内容后,停下来凭记忆力对刚刚跟读的内容用同种语言进行概述,归纳讲话内容的核心思想,开始做该类练习时,间隔时间可以相对短一点,在学员掌握要领之后再逐渐加长。原语概述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短期记忆力、边听、边说、边想(抓核心内容)的习惯。译入语概述: 译入语概述练习是在原语概述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将概述原语内容用译入语进行。目的是巩固听说同步并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同声传译。练习时译员不必过度强调句子结构和具体内容,而是培养用简练的译入语传达原语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点。

337 评论(8)

菩缇紫mariposa

你好,我是一名归国同传译员,希望这些经验对你有帮助。同传要素包括:1.语言能力:中英双语,基本靠多读、多背,没有捷径可走。另外,还要练习双语的对应,听到中文信息时,在脑海中思考其英文,反之亦然,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有利于加快你的反应速度。2.百科知识:各个领域的知识最好都知道一点,尤其是世界热点问题。还是得多读。我的方法是看报、视译演讲稿和发言稿。3.口译技巧: 像是顺句驱动、如何切句、并句、补句、听主干、学会抓重点等等。先了解这些技巧是什么,然后学习在口译练习的时候使用。最好准备一个可录音的MP3,练完以后再重新听自己的口译,找出问题所在(下文会提出译员常见问题)。4.一心多用:非常重要的能力,有很多成功的交传人员或者翻译人员却不能做同传,就是因为不能一心多用。意思就是能在说的同时,听下一句,并且分析其内容,转化成目标语。最好的练习方法是影子练习,简单来说就是边听边重复,不能漏说,不能跟得太紧(人说一字你说一字是没有效果的,一般要练到半句以上),慢慢调整,跟得越远越好。 同传译员常见问题(瓶颈所在)1.说的时候就忘了听下一句,结果整段都云里雾里。解决的办法,首先是提高一心多用的能力,据我的经验,中国译员最佳的状态是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听,小部分放在分析和说,才能比较好的保证不漏听。第二是在现场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漏听,就先停下来别说,等明白了下一个意群再开始说。总之,保证听,是最重要的一环。2.听的懂英文,但反应不过来中文要将什么。主要是中英文的对应能力还不够。请参照上文提到的,练习双语对应的方法。3.听不懂英文。语言能力不够,对句子结构不熟悉。除了通过多听、多看、多说来提高语言能力,可以找一些关于英文句子结构,或是中英句子结构对比的书来看一看。另外可以通过练习笔译来提高。4.听不懂口音。英美口音是我们比较常接触的,难得是中东、日本、韩国的口音。多找找这方面的资料进行联系。装个代理软件,在YOUTUBE里找是最简单的方法。5.数字反应不过来。很正常,还是要多练习,找到中英文数字对应的规律,大数字,小数字都要练。6.百科知识不够用。可能案子以来,才发现这个主题从来没有接触过。就要培养自己迅速学习的能力:查找与该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大量阅读:抓核心概念、抓中心句、背关键词、背中英对应的术语,之后练习复述(最好用目标语)7.逻辑能力不强。抓不到终点,听到一长串,不会抓主要信息,也不会SUMMARIZE。平时多做逻辑练习,如线上逻辑训练和英语阅读理解,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的中心句。 另外介绍一个很好的方法:找同学成立练习小组,一人做译员(练口译技巧),一人做讲者(练表达能力、扩展百科知识)、一人做观众(以旁观者的角度更能看清别人的优缺点,提出来,帮助同伴进步,同时也可以学习他人的遣词用句和口译技巧的应用,与此同时进行自我反省)

29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