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在聽歌
双减政策下,很多教育机构都进入了寒冬,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另谋出路,但在政策的实施越来越严格的状态下,家长和老师也开始提心吊胆。相信在很多辅导机构被大量封禁后,相信有很多家长并不死心,开始和很多三无补课班一同跟监管部门玩起了“游击战”,但有些大型的补课机构没有办法只能剑走偏锋,就开始想要走规则的空子,希望学生能继续留在补课机构补课。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双减政策中也提及录取禁止中小学使用境外教材,这让很多家长都对学习的学习产生了深深地担忧。而在全国各地非常严格的监管下,很多家长和补课机构也重视了起来,甚至还会遭遇很多群众的举报。但在合肥地区就有一个网友举报校外辅导机构贩卖焦虑,虽然已经赚到了线上教学,但依然违背了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是在经过教育制度审查后,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原来学习《剑桥英语》之类的英语并不算是违规行为,再加上教育机构不算公立院校,自然不被处罚。
芳芳Flora
“双减”是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很重、家长压力很大、教师群体收入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国家做出的正确部署和布局,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先说说“双减”之前,每个学生基本都要报至少一个课外班,根本没有周六周日之说,上琴棋书画体等技能型课程我是赞同的,因为学生至少可以在素养、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上都会增加一技之长,但是文化课方面我确实还是不敢苟同,提高成绩就是不断的重复,活着就是加大教学难度,层层加码,没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一个人的成长不需要那么多的文化课,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重复性学习,需要的是个性增长和自觉行动以及创新能力。再说说家长的压力,我所知道的一个课外班一学期下来,家长帮至少要交1万元左右,而且是一次交清,你不去上课照样给你算课时,三四个办下来就是五、六万,一般家庭负担还是蛮重的。校外培训机构教师收入影响学校教师群体,我碰到一个中年教师,可能在培训机构兼职,一次吃饭,就问一个入职三年左右的新教师,问你一个月那多少钱?年强教师说三千过一点!那个中年教师极其嚣张地说,年轻人,我一个晚上的挣得都比你一个月的工资多!我有时甚至想,你的学识素养能不能给予学生与你报酬等额的分数?因此,“双减”改革是非常好的政策:首先,“双减”改革对于全社会的育人观有所改观,比如说教育部明文已经要求不能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管理教育,奖惩教师,这对于学校教育一味追求成绩,回归育人初心有一定的好处。 其次,“双减”改革对于维护公平正义有好处,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石,“双减”改革就是不能让教育成了少数有钱人的专利场!所有教育都应该是公益性质的,应该让教育回到校园,课后延时服务就是要把社会办的一部分属性放到学校里,学生在学校里的琴棋书画体都有教师辅导,那么家长对校外高额服用的教育就会减少依赖性。第三,“双减”改革对于促进学校发展是有利的,间接地对学生和家长是有利的。“双减”改革能够构建教育的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校际之间的不平衡、学段之间的不平衡。比如说义务阶段的均衡化发展,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优秀校长、教师在校际间交流等等。也可以倒逼学校认真思考自己的办学定位、服务定位,研发课程,增强课程供给能力。第四,“双减”改革对于规范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便捷、服务体系、相互补充等都有好处,让各种教育各干各的、各归其位、协同育人都有好处。第五,能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任何政策在一定时期是对的,是针对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是正确的的可行的,但是随着世易时移,时移世易,有一定的不足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