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7

无锡白香香
首页 > 英语培训 > 高职英语教师文学素养培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ck99huang

已采纳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更是一位教育者。”思想政治不仅与历史密不可分,与天文、地理、语文、艺术、科技等也有着极大的联系。例如,《文化生活》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单元内容,就与历史和语文分割不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四海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华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等,都是历史的积淀;那充满哲理的格言警句,古典诗词也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和语文功底。可见,广博的综合文化素养是政治教师从教的前提。同时,我们政治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也会引发学生的钦佩和尊敬,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作为我们政治老师必须树立大阅读观,不断拓宽学科视野。平日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坚持看新闻联播,知晓天下事;读教育报刊,研究教育教学和新课改,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读专业刊物,学习专业知识,厚积薄发广博摄取。不仅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专著刊物,还要博览群书,丰富内涵。在读书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让学习,为我们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保驾。其次,要躬身教学实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杜威说过:走出教室一点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学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政治教学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都要为学生搭建成长的新舞台,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政治学科的魅力。为此,我们政治教师要摒弃同学科教师之间及不同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陋习,积极参加辩论会、研讨会、报告会等各种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和合作,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改变知识结构。如我们政治教师经常听听理科教师的课,如网络管理、通用技术等,看看理科的探究实验室,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同样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常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政治教师只有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在与学生生活的互动中切身体验,用人文的观点理解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用人文的方法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关怀、一点理解、一点宽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那么,我们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最后,要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华东师大叶谰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随笔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出现新的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使自己不断完善提高。我们知道,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和课本上,还要让学生带着课本上所学的理论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所学在活动中得到实际的应用。从思想政治课学科角度看,我们应思考: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站在新课标的高度,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最重要的东西?课堂上,有多少学生能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而得到发展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手段,才能使我们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维,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内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总之,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苦的工作。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要从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中塑造和把握自己,使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的升华

高职英语教师文学素养培训

206 评论(12)

yuanning2008

应该是博览群书

82 评论(14)

shirleyxtt00

可以多去听一些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然后提高自己的音乐范围,甚至于说可以去找一些机构去补习,还可以去国外去留一留学,看一下自己的眼界,国人多沟通交流,反而会让自己的英语口语得到一定水平的问题。

250 评论(10)

养生达人帅帅

英语老师兼职需要什么样的技能?那还是需要它的英语才能可以翻译做资料

235 评论(13)

呆呆呆cat

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更是将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列为人才培养计划的首要任务.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分析,更多内容请访问(www.oh100.com/bylw)。    摘要: 本文基于关于高校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现有研究,对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探讨了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可行途径,总结了核心能力的评价模式,旨在理清目前我国在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核心能力培养 研究   一、引言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就意味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向综合型人才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新一轮高校改革的过程中,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紧跟这一要求,更强调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能力的概念   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更是将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列为人才培养计划的首要任务,因此,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周洋提出:“对于我国的普通高校而言,应用型核心能力即是指能够使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工作岗位,更快捷、高效地完成工作所应该具备的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的总和。”这一定义清晰地解释了应用型核心能力的两大要素,但不能凸显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特殊性。黄创认为,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模块应包括语言交际、办公管理、外贸实务、岗位实训四个方面的技能,将语言能力与商务英语专业的操作实务相结合,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许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专业核心能力进行了阐述,认为“专业核心能力就是学生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该定义将情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形式之一,将专业知识作为英语技能的载体,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则隐含了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王立非、葛海玲解读了高等学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三个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认为这三个专业强调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认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英语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包含如下要素:第一,语言技能,这是英语专业的独特要求,也是学生核心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二,综合素质,这一能力独立于具体语言技能,具备可迁移性,其中思辨能力应成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心;第三,实践能力,这是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第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结合。   三、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更多的是语言技能和人文素质,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实现,而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复杂和长久。鉴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黄创强调了ESP在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了ESP课程对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突出作用。于海波提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并认为应分阶段开设相关课程,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商务英语相关的理论及实务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业务流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王巧玲、袁鑫、杨玉梅提倡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建立高校与企业对学生的双重评价模式,一方面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更好地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以上所提及的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主要集中于课程改革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课程改革究竟应该如何改,什么样的课程才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师资方面需要进行哪些改变等问题都还未得到解答。   目前双师型教师成为师资改革方面被探讨的热点,ESP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是依靠课程改革和实践训练是很难实现的。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大前提下,对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应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对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应增加实践环节,通过项目教学、校企合作等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四、核心能力的评价模式   核心能力包含的要素很多,目前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构成板块没有统一的指导性观点,因此,对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就显得很薄弱。郑文玲通过调查,指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评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时,依然以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模式单一,未给予学生的综合素质足够的重视,鉴于此应侧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际语言使用能力及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张益君将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划分为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个层次;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项目或证书的考核等载体评价学生这三个层次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是针对学生核心能力较理想的评估模式,学校可评估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企业可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给出评价,学校则可根据企业对学生核心能力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五、结语   英语专业作为语言技能类文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不仅仅是语言技能,更涉及人文素养及思辨能力,其构成要素复杂使得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成为难题。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其概念、培养方法和评价模式的讨论未达成共识,也未形成体系,对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讨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1]王立非,葛海玲.我国英语类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5):2-9.   [2]周洋.建立普通高校学生应用型核心能力评价模型[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于海波.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高职商务英语核心能力培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22-123.   [4]黄创.ESP与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宿州学院报,2008,(5):156-158.   [5]郑文玲.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19-220.   [6]许敏.“开拓创新”教育理念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3.   [7]蒋宏.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9-111.   [8]王巧玲,袁鑫,杨玉梅.校企合作与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6):86-87.   [9]张益君.谈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1,(6):28-29. ;

9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