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5

上官雨莜
首页 > 英语培训 > 巴别塔英语教师培训如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只爱摄影

已采纳
作者:崔冕巴别塔后台曾有人问:“塔主,新概念第一册怎么教?似乎基础都没有的学生,更难让他们体会我的意思。”从你的问题来看,估计你是一个新老师,而且是没有任何教学基础知识的老师。也许你的英语说得不错,但是抱歉给你泼冷水了,你可能在教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你的主管也许并不了解,最初级的学生和最高级的学生是最难教的群体。如果你是新老师,应该把你放在中间级别。这时候,学生甚至可以教会老师很多上课的方法,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熟悉课程的组织模式。其次,其实不存在“XYZ教材怎么教”的问题,更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怎么教?”你可以有固定的模式,例如一个暖场,跟着讲核心内容,然后做课本练习,然后做拓展练习。你也可以稍微活跃一点,采用回环式的组织方式。好吧,既然现在你已经被推到这个份儿上了,我只能提供几个不一定管用的建议。1 了解你的学生们,课前找你的主管要来学生的电话,挨个打一遍,如果人数超过了20,就尽量打60%的学生。电话里,自我介绍,说你是老师,然后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来上这个课?学习英语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课外能够学习英语的时间多长?职业和年龄。我一般不强调老师这样课前联系学生,但是对你来说,知此知彼虽说不一定百战百胜,但是可以帮你缓解紧张。另外,学生也会对你有好感。2 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之后,按照这些目的组织你的课堂活动。如果他们有实际操作的目的,按照话题来组织;如果他们有考试需求,需要跟小学初中进度结合,那就关注一些枯燥的语法;如果他们都有一些,就融合起来。3 无论你做什么,关注学生要做的事情。他们会不会说?他们会不会写?他们会不会通过你课堂的组织而产生切实的动作?如果你觉得以上这些都很难,就预备一个小时的演讲。但是,每个细节都博古通今。例如,be这个动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就它跟别的词不一样?为什么外国人用How are you打招呼?What’s up这个短语是怎么来的?这个演讲必须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下课之后虽然能力尚浅,但知识颇深,引起兴趣也是好的。另外,新老师没办法的办法:让学生记好多好多的笔记。他们不念功劳也会念你的苦劳。但是你心里知道就行了。万一他们投诉学不会东西,你就让他们看笔记本。总之,无论你用哪一种方法,都不会轻松。教案是教学计划,一种对课堂流程的假设,越有经验的老师的假设会越接近现实。你可以看看他们的方法,也许对你有参考作用。好多人都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到一个舞台上,不要慌。人总有第一次,跌跌撞撞总会走过来。后记:后来在塔客学院当中我干脆讲了一节课,叫做《我怎么教新概念》,把以前我怎么总结新概念以及我自己的思维方法用一个小时念叨了一遍,塔客学员的会员可以前往自己的视频库观看哈。

巴别塔英语教师培训如何

317 评论(9)

qq810833606

您好,关于新概念英语语文题,您可到相关网站进项查询。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335 评论(12)

贪吃的懒妞

上篇文章我仔细分析了哑巴英语的本质是瞎子英语这个问题,留了一个尾巴,今天来说,即如果阅读、听力、写作三项都齐头并进,但是口语还是止步不前,应当如何?这篇文章中我将会把学界已经有了共识的口语训练方法加上几倍的量级分享给大家,其目的就是一个虐。丘吉尔含石子儿练吐字,后续有人建议是用糖果,据说最早的版本是古罗马的西塞罗是这么干的。我个人不是特别建议,因为容易呛入气道,引起窒息,很危险。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第一个口语练习的方式是熟读成诵。大家一提到背诵总是问要不要背课文,课文毕竟太短,背起来没有难度,要背就要背essays,之前我推荐过一本The Oxford Book of Essays, 有些类似中国的《古文观止》,如果诸君想从背诵的路径上提升口语,我觉得此书甚好。背诵其实锻炼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一是chunk,其二是语感与审美。chunk的功能在于说英语的时候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往外蹦,而是一串一串的说。对于语感和审美听上去比较虚,说到底就是当你再看到一篇好文章时,你会不自主的想把它背诵下来,或者你一眼看去,会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好句子,语言的敏感性被培养起来之后,其进步的速度简直吓人。第二个方法是无错版背诵。这是我大三的时候排演莎士比亚戏剧得来的感受。莎剧中有大量的独白(soliloquy),需要一个贯口下来中间没有任何的错误。无错版的练习方式如下:1. 制定一个背诵的遍数,比如500遍;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画“正”字儿;2. 如果从头到尾没有错误,就算一遍,如果错了这边不算,这遍从来。如果你想玩得再刺激点,还可以进一步升级难度,比如一次背10遍,中间任何一遍错了的话,清零,从头来过。?这样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你的专注力,以及对于困难的直面克服,从而建立语言自信。专注力练好了之后,听力也好,口语也罢,便可非常轻松应对,其实就是唤起了你大脑中沉睡的内存,让你大脑中的运算速度增加。直面困难,建立自信也非常重要,很多同学在讲口语时,遇到某一个词,习惯性的卡顿,并不是他没有掌握这个词,而是头脑中有一个暗示,这个词很难,我不会。无错版就是要击穿困难,让头脑中充满正确的暗示,利用无错版的训练,可以帮助大家建立自信。相声演员练活儿其中有一个就是练贯口。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都是必修的功课。两个人穿个大褂上台就能赚钱,不是光靠一句我是你爸爸就能糊弄观众的,背后都是本事。第三个方法是自言自语(monologue)。自己和自己说英语,一人分裂成几个角色,相互对话,或者是根据一个话题自己和自己说。学界管这个训练方法叫think aloud,把你脑子里的声音用嘴讲出来。训练的材料可以用雅思或者托福的口语话题。最好练习的时候将自己的声音录下,然后重复去听自己的问题,再按照同一话题,多次反复练习,直至流利。但是这个训练最大的弊端就是:缺少输入,并且输出的质量无法监控。没有质量监控的训练说到底略有扯淡。如果需要输出的质量的监控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档案法(learning profile),另一个就是请老师给你feedback. 这里我大概叙述一下档案法的操作:1. 将自己每一次monologue都进行录音并且存档;2. 在monologue训练的同时,要进行大规模、高剂量的输入,不管是阅读还是听力;3. 相隔一段时间后,可以把之前的录音拿出来再听,看看自己能不能听出自己的问题。4. 档案法需要至少1年以上的跟踪记录才能够有明显进步的感受。档案法对于学霸同学非常实用,对于学渣,一点招儿都没有。因为档案法本质上是自我学习管理和监控。学霸同学有这个基因和习惯进行自我学习的管理与监控,而学渣完全没有。学渣的本质就是懒而且固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英语学不好,不是懒的问题,他们觉得是方法问题。第四个方法就是出国。英美澳加有很多暑期短期课程,价格尚在可以合理范围之内,签证也不是很困难。这个比拎瓶啤酒去酒吧找老外搭讪靠谱的多。第五个方法就是在国内抓住一切说口语的机会。如果你现在是学生,而且正好有口语课,记得站起来说,尤其是大家都不举手的时候,你一定要抓住机会,教育资源本就难以公平,我出身在贵州,我对这个教育资源的问题有着最切肤而直观的认知,你不去抓住机会,就要最后和一大群人挤独木桥。而真正的高手是在挤独木桥之前就已经抓住一切机会长出了翅膀。总之,选一个适合你的方法,所谓适合不是说你学起来最舒服的方式,最舒服的方式一定是躺着不学。最适合的方式意味着学的最有效果,而效果这件事又需要时间。所以真正的学霸一方面能够找出管理自己学习的窍门,另一方面他们也有足够的耐心,更关键他们属于听人劝吃饱饭那类。对于学霸听人劝吃饱饭这点,我最佩服的是塔主。塔主现在弄的巴别塔俨然已经成为行业教师培训的标杆。塔主最早做公共号的时候隔三差五就问李石怎么搞,李石俨然已经成为了教育行业在线运营的超一流大神。李石也给其他人讲,有些人总是要和李石争论一番,我也不明白这些人要争论个啥,明摆着的事实,抑或是早就操作过的经验而已。塔主特别简单,自己也不费神,听明白之后就下手做,边做边调整。我就问塔主,你公号现在咋做得这么好,那么1000多号英语老师跟你读TKT?塔主说:听人劝,吃饱饭

184 评论(8)

井中月2500

塔客学院塔主崔冕说:在这三种貌似都和教学有关的、都会产生某种证书的、都会为你赚钱牵线搭桥的培训方式中,难度排列如下:TKT < CELTA < 硕士。当然,你能学到的知识也呈以上顺序排列。TKT是所有考试当中的入门考试,有很多机构开始慢慢把它作为准入或者晋升的砝码。这么做怎么都比以前的那种看谁会忽悠、看谁会唱歌跳舞要好。所以,是个进步。TKT浅谈了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就算不考试也可以用来作应用语言学的常识来看。大家都知道那本小橘书,我曾经在线上给上万名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过这本书。你问我的感受?——真正的大牛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的举重若轻,TKT这本橘书就是这样写成的。随便一句话,就可以看到是从应用语言学深厚的理论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有理有据,而且作者知道教你什么,也知道不教给你什么。请大家一定要把以下一句话默念三遍:Good teachers teach you what you need to know. Better teachers omit things you don’t need to know.做减法永远是困难的。所以,你看那个小橘书那么薄,就知道它功力不薄。不过,那本橘书真的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不要以为你看了两章就是专业人士了。后面还有两位大boss,CELTA和两年的硕士课程。关于这两位,我真不知道从哪个说起,只得从我认识的有双证书的人说起。我个人在夏威夷大学二语习得专业硕士(Second Language Studies)毕业,夏威夷大学的这个专业在全美排前三(另外两名是UC Berkley和 Georgetown University,这三所学校常年互相挖墙脚,所以教授之间全是熟人,博士生也相互认得,每年的全美应用语言学年会上,跟开趴体一样。)我们的学校也有CELTA的认证考试,不过CELTA是单独的一个体系,这个考试也是外语教学考试当中稍微开始有难度和含金量的。(在北美,说TKT没人听说过,美国有自己的体系,但是那个TESOL已经是圈钱神器了,我们稍后带一句。)有一位我非常敬重的学长,身高180,英俊开朗,美国人,语言知识扎实,课堂活动点子奇多,念了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学双硕士(请注意,这两个学科有重合,但是真真不是同一回事。),期间还教外国人英语三年,迷倒了无数日本妹子…… 这么多的条件加起来,毕业之后参加了一次CELTA培训和考试,我问他感想如何?答:It’s like a hell training, totally worth it.培训如炼狱,但是很爽。话说他为什么要考CELTA,因为他要到富得流油的沙特教书了,人家一年50万美元的票子砸过来,学长没犹豫就把自己卖了。我后来问他感想怎么样?答:All my students are men.除了课堂上没有妹子以外,他的小日子还不错。所以,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两件事情:1 TKT和CELTA对于求职就业有帮助。2 一般美国人没有求职需求的时候,不会考虑考CELTA。我再说一句,CELTA是英国体系的教师认证体系,如果你要来北美,他们还有一个TESOL。后者的培训更简单,我在招外教的时候,看见他们有TESOL,感觉就好像看见一个中教手里有TKT一样——精神可嘉、孺子可教。如果看见一个外教有CELTA——我就开始打算约着见一见。但是,如果我看见一个外教是以下学位出身—— Applied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直接约来见,见的时候准备好谈价钱。OK,最后说一说应用语言学类的硕士课程。首先,我个人是在美国接受的应用语言学教育,英国的体系我并不是很了解。第二,以下的行文当中可能会有name dropping的嫌疑,请大家自行假装都不认识这些人名。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还有些学校,例如夏威夷大学,把它叫做Second Language Studies,主要是害怕不明真相的校长一开心把我们跟语言学系合并。(如果你说Applied Linguistics和Linguistics就是同一回事,就犹如跟加拿大人说:你们美国护照持有者为什么要叫自己Canadian?)通常会从语言学基础课程学起,语音、造词、句法、还有画那乔姆斯基的语法树,然后是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读大量的paper,从语言学上、社会学上、神经语言学上各种方法分析个够。SLA这门课我最喜欢,很大程度是因为荣幸师从Dick Schmidt,awareness学派的主要旗手。这个老头其貌不扬,哈佛本科,布朗的硕士,然后呆在夏威夷不动了。真正的大牛,讲课超级简单,逻辑超级清楚,跟学生讨论的时候超级耐心,攻击逻辑错误的时候超级勇猛。我除了最后一条学到了以外,其他的都还在修炼之中。这些基础课程之后,大家就开始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有人主攻测试学,有人主攻语用功能学,有人主攻课堂教学(犹如医学院里面主攻外科的人),有人主攻教学项目管理,有人主攻神经语言学……因为夏威夷大学的招生规模小,所以学生们跟教授接触的时间很多。我几乎每个礼拜二的下午都和教授在讨论一篇论文,一对一的!而且还可以约额外的讨论时间,记得在做Dick Schmidt课上论文的时候,老头子非常耐心地看了我的Proposal,然后三个问题把logic flaw挑出来,我只能说:哦。然后他会建议我继续找什么样的测试对象,再去run什么样的数据。我记得在做Richard Day教授的课程设计作业的时候,他会一条一条的跟我过我设计的课程表,每个问题都直奔重点。和Gasper教授讨论毕业论文的时候,她连语法错误都会跟我指出,母语是丹麦语的她会告诉我哪些是日耳曼词根的词,让我换成拉丁语同义词。毕业的时候,我是带着满满的理论和实证的能力离开的。这些经历TKT和CELTA不可能提供。当然,价格也不一样。TKT应该很便宜,CELTA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上万,3-5万不等。应用语言学硕士,夏威夷大学还算便宜的,一个学分900美元,通常修满33-35个学分可以毕业。大家不用感叹我家多有钱,我用全奖念的,无负担飘过。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哪个好?看你的情况了。1 如果你就打算在自己的公司安身立命,不考TKT东家就要把你扫地出门,赶快去考。2 如果你打算有更好的待遇,可以挟持东家,可以考虑CELTA。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不争的3 事实,白人+ CELTA = 挟持所有东家,有色人种 + CELTA = 挟持懂行的东家。如果你怀揣着学术的理想,想出去看一看,硕士课程可以考虑。有人这时候要问我:英国的硕士好像便宜一些,而且就一年时间毕业,要不要考虑?我再答:我不是很了解英国的硕士,但是可以给你讲几个故事。故事1:我以前的同事,华威大学毕业,非常过硬的老师,知识扎实,外加课堂组织干净利落也有趣。而且逢年过节给自己在英国的朋友们寄江南特色的卡片,非常有爱的老师。故事2:我认识的一名前辈,谢菲尔德大学毕业,当年他负责管理一个师训微信微信平台号的时候,每篇文章都值得打印出来仔细阅读。故事3:巴别塔半年前曾经被抄袭过一次,而且是非常低劣的抄袭,我后来问到她们这是怎么回事。抄袭的人说:塔主,我也是到英国念了TESOL毕业的,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当时我真不知道该先攻击她的逻辑漏洞,还是问她到底哪个英国大学毕业的。所以,一人一个样。读了什么学位和考了什么证书跟你的品质也没有必然联系,做一个凭良心工作、对别人有用的人就好。

168 评论(13)

大萌的饰界

去加英吧,我家的孩子一直在哪里学,效果很好,万达校的环境好一些,可以去试听,免费的哦

9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