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3

美棉家纺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课改培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yce@静艳

已采纳
1.教学活动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而进行的,学生所学习的东西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从上面的课例中不难发现,课堂一直处于“教师讲,学生学”的陈旧套路,缺乏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不高,长久下去更是无兴趣可言,因此,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好奇的情境,营造轻松真实的学习氛围,通过各种途径,设计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让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深深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学习英语。2.信息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媒体被运用到教学中来。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制作和利用符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并能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教学课件,采用双主模式既发挥学生主体,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开展“协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计算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着动态的信息交互。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我们不仅要把它看作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手段,更应当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的工具。3.时间与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最大限度的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讲课”,显然,上面课例中的老师没有做到!小学虽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英语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属于第二语言,通过“好奇”的兴趣,仅在课堂中学习英语,那时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后没有大环境和高频率的应用,加上孩子英语基础弱,想运用时能力有限,再者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不能自觉的利用时间复习,由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遗忘速度是相当快的,所以在英语课上,孩子练习的时间需要增加,不一定局限于室内的课程,可以开设活动课,口语课或者游戏课等等,这样不仅让孩子多点时间接触英语,也可以增加英语的趣味性,让孩子敢说,愿意说。此外,家长也应当担起监督子女的责任,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使用所学的英语,提供多种途径让孩子接触英语,而不是一味的只是督促孩子完成书面作业,那样,孩子的积极性不但会被打消,更会让孩子产生惧怕和厌倦的心理。4.改善大班化笔者还注意到,这个班级有50人,人数众多也是孩子英语学习的重大障碍,学生不能够获得足够练习机会。课时四十分钟,面对五十个学生,课堂上口头表达的人均机会是少之又少,以至出现大面积枯燥的齐读,跟读等机械操练,很难体现出语言课的交流氛围。然而,现在真正做到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很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对秧田式的座位在学习上稍做改变,如增设双人活动,小组活动等等。小学英语教学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很深,虽然引进了新的课改理念,但要做到彻底的打破传统模式,使新理念的运用不局限于表面和形式,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通过教育界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教师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让英语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朋友!

小学英语课改培训

232 评论(11)

飞云纵览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由于在我的课堂上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学习者自己,教师不可能把能力教给学生,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优越,一年级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四.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我还采用书后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的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书后的"印绩"多少,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 通过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驱使下,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在任务中不知不觉感受了英语,喜欢上了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手段,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是主角,他们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都觉得英语课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 总之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改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新课改的有关理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

19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