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蘑菇
英语的口语最有用的办法当然还是和老外交流最好了,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具备这些条件。我们大学就会有一个自己选择去的口语课,是老外专门给我们开设的,当时上课也就是能够听到外国人说话而已,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主要是要和他们交流。当然我们也是认识到了和老外交流以及外国人的教学方式,觉得都是很新奇的。还有就是网络上很多的学习英语口语的软件,也有很多的视频课以及口语课,都是可以去学习记录的,所以说,想要学习还是有很多的方法的。像是一些口语的配音课我觉得还是很有帮助的,他会帮你看你看过的外国电影,然后你负责模仿给他们配音,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方法,有趣又方便。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坚持听bbc等专门的外国的演讲,在所有人的演讲中,以奥巴马的语音和语速为最佳的聆听学习的典范。
克利玛碴
五步搞定语音语调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在语音、语调方面处境很尴尬,一个单词的发音要么发错,要么发得特别清楚,但是即便是特别清楚的发音也和真正地道的英语发音有很大的距离,原因何在?说到底还是功夫不到家。到底应该怎样下功夫?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五步语音语调突破法。第一步:听录音,做标记听录音对于英语学习者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却很少有人能好好利用手中的录音取得满意的效果。先选择一盘或几盘语音比较清晰的录音材料,或者找一些语音非常好听你愿意模仿的录音材料,先听六遍,按顺序在录音材料原文上做好标记。选择录音材料时切记量不要太多,难度不要太大。英语的发音规则是相同的,练习时贵在精而不在多。第一遍 感受录音的语音、语调。不要读出声音来,只要静静地听、仔细地感受就可以了。第二遍 标记单词的重音(word stress),把耳朵听到的每个单词的重音标在录音材料原文上。不要因为已经背过这个单词,知道这个单词的重音,或者查过辞典就把这个单词放过去。一定要标记一次,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或者表示不同的含义时,单词的重音也会有所区别。第三遍 标记所有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连读。有些连读如果不看录音材料很可能就不理解意思,一些固定的连读方式也要引起注意。第四遍 标记句子的升调、降调,要体会不同的句型所使用的语调的变化。第五遍 标记句子的重音。这与单词重音不同,例如without这个词既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副词使用,这个词的重音很清楚,但是它在句子中出现时,如果不是特别强调这个词,一般情况下不能重读。相当一部分人在读英语句子时,每个单词都念得非常清晰,好像机器一样把每个单词都按词典里的发音念出来。但是现实生活中说话绝对不是这样。所以要注意句子的重音,一个单词本身有重音,但是这个单词在听到的句子里面并没有得到强调,它就不是句子的重心,例如: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这不关你的事)。其中的It’s就会念得很轻,同时none of会连读,business会重读,这些地方都要标注出来。第六遍 标记句中的弱化,某一个音读得比较轻,甚至都感觉不到,这个音就是被弱化了,例如这样一句话: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last中的t基本上就被弱化掉了,went to中的t也被弱化了,但是如果不这样用心听是听不出来的。做完以上工作后,录音材料已经被听了六遍,语音语调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受到了关注。第二步:狂模仿,心要细第一步工作做完,把该标记的东西都标记清楚以后,接下来就要开始疯狂的模仿。一段材料听了六遍以后,对它的语音语调已经印象比较深刻了,接下来的模仿就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了。模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 句子的模仿。先一句话一句话模仿,把每一个句子的语音语调模仿到位,不要着急去模仿整段甚至整篇文章,可能直接模仿整篇文章的自我成就感比较大,但这样做很难关注到每个句子的细节,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先把每个句子模仿好。2. 段落的模仿。把单个句子模仿好之后,就可以把一段话连起来了,模仿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以上两个步骤将比较枯燥的模仿过程拆分开来,这样便可以各个击破、重点突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上来就模仿,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第三步:勤朗读,练记忆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学英语时为什么要做大量的朗读练习。从发音原理来讲,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组合方式大不相同,发音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中国人的发音器官实际上并不熟悉或是不适应英语发音方式。大量的朗读练习实际上是在训练发音部位,让发音器官的肌肉适应英语的发音体系。光是大量朗读是不够的,还需要练习记忆。在朗读的时候脑袋里要在播放听过的录音材料,经过前两步之后,录音材料已经深深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了,朗读时就可以跟着脑海里浮现的声音一起进行了,不需要再听录音材料,也不要把录音上的声音彻底扔到脑后,按自己原来习惯的方式进行朗读。第四步:找差距,再努力一边大声朗读,一边回忆录音上的声音。如果觉得自己的朗读和录音的确有差距,没有读出录音上的那种味道,就要返回去再听听录音材料,找其中的原因,做对比研究,看哪些地方不太像,再按第一步的方法标记一次。第五步:再模仿,到满意返回去听录音材料找到差距后,就要努力再进行模仿,这样循环往复一直到满意为止。语音语调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门面,常常会在一些场合引导别人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进行评判,所以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口漂亮的语音语调,真正要达到这个愿望,非得下一番苦功夫。
宝宝晨123
英语的口语要提高,不管是发音准确度还是语音语调,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除了多开口说。但是说的时候可以先从模仿开始。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口音(可以是某个明星、电视剧角色)模仿他说话。相比电影或者电视剧,个人更推荐用脱口秀或者采访的素材作为模仿的材料。就好比我们的国剧,电视剧里的人说话总归是带有一定的电视强调,与正常人在平时生活里说话的方式是有不同的。而且有些台词也偏向于剧里用,现实生活里用起来很怪异。找到合适的素材后,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练习:1、对方说一句,暂停,你跟着说一句这里可以使用录音手段,将跟读录下来。一段一段的录,然后放出来自己听其中的差别。2、根据录音做矫正有了1中的录音,回听的时候,重点记录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哪里:吞音、尾音、停顿、重音、连读等等都是可以记录的地方3、多次复读重复2中的操作,反复录制对比,直到自己认为与对方说的相似度有90%以上。4、尝试其他素材当自己认为对该段素材的模仿已经很像了之后,可以试着去读其他文字,试试看能否用类似的语调完成朗读。如果不行,则可以再换一篇素材继续1-3的步骤。注意,1-3中的步骤可以不用很多,但是一定要精。意思是不需要找很多很多素材,把一篇素材用好了用极致了,收益会更明显。以上文字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谢谢!
活着的梦想
英语听说训练方法 引导语:其实,英语听说取得突破并不是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若把握住其中真谛,你就会很快体会到随心所欲听说英语的乐趣,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训练英语听说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听力的学习方法 在提高听力水平之前,你应该严格按照前文所述的方法,同时提高口语水平。听说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两者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因此必须同时兼顾。除此之外,练习英语听力,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必须给自己创造一个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 置身于一个处处可闻英语的环境,尽可能多地接受英语信号对自己听觉的刺激,随着熟悉度的加深,对捕捉到的英语的反映速度也会加快。提高听力是不能脱离语言环境的。如何置身于这样的一个环境呢?学英语之初,我曾问过一个美国朋友,他说:最好的方法是“Go to the United”,其次是“Marry an American”。当我表示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时,他说,那么其他有效的方法就是“watch American movies”。因为看完一部电影,就仿佛是在美国呆了两个小时,而学到的东西是你在美国两天、甚至两个星期都不一定能掌握的。我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在我教授电影课期间,很多学生的听力水平突飞猛进,就是由于电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2. 必须要大量的泛听(多选择一些不标准的语言来听,这样会让大脑分出错误声音) 英语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技能。俗话中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来形容熟练掌握一种技能的诀窍。训练英语听力的办法也是如此,它需要大量听。一个没有乱听过英语的人,不可能突然有一天拥有良好的听力。一开始有兴趣就乱听,一点儿听不懂或听懂很少,这没有关系。也许三个月过去了,好像每个单词都这么熟悉,但还是不知道它的确切意思。你的感觉是什么?——没有长进。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只不过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泛听是一个知识储备的手段,为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你迎接听懂英语的“一刹那”做必不可少的准备,有了这个基础,再配合精听,你的听力很快就能实现突破。 3. 泛听必须和精听相结合 仅仅泛听是不够的。它只是量的积累,是一个准备过程,只有在精听之后,听力才能有质的飞跃。我练听力之初,泛听过很多部美国电影,但对每部影片的理解也就局限于三四成左右,似乎听力水平就停滞于此了。于是,我开始精听《毕业生》这部影片,经过仔细学习、揣摩电影中的词汇、文化和思维等,我对它的理解达到了80%以上。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攻克了《阿瑟》、《漂亮女人》、《哈里遇到塞丽》等其他四、五部影片。当我再去看其他影片时,我惊喜地发现,要理解60%以上非常轻松,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之后,我很注意看电影时的精泛结合,听力水平也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了。精听电影,就如同为自己的听力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突破听力难关不可缺少的步骤。 二、口语的学习方法 1. 语音问题 几乎每个人都接受过英语语音训练,但是在实际应用时,语音仍是最让人头疼、最难攻克的问题。若是语音不过关,自己开口讲话时就会底气不足,并且无法辨别对方的发音,听力受挫,那么交流就会很困难。要突破语音难关,首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把握连续、缩读等口语表达时最常见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英语口语的语调和节奏。练习时要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应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带进行对比,这样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只有具备耐心、细心和恒心,才会有进步。“Well begun is half done”,因此,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2. 词汇问题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量并不是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讲话美国人有时听不懂呢?关键在于我们掌握的词汇含义,与实际的地道用法脱节。很多美国人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学生讲英语时“talk like a book”,并且是一本“difficult book”。这样交流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如何学习、掌握地道的口语语汇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多看原版电影。尽管电影情节是夸张的,但语汇是最地道的。在实际表达时,并不需要太大的词汇量,关键在于掌握其地道的用法,加以灵活运用。 3.思维问题(这是听说最大的障碍) 有些人发音不错,词汇不是问题,对句型的把握也可以,但是开口说英语时仍磕磕绊绊,词不达意,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思维不到位。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对两种不同思想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关系把握不准,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比如说,美国人在劝说、安慰或提建议时都是有一定的思维套路可遵循的。如果大家能把握好它,就能有效地“organize ideas”。语音、词汇、句型和思维是突破英语口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还要配合大量的练习,坚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要有“hungry for speaking”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真正地突破口语关。 ;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