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9

爱情左面右面
首页 > 英语培训 > 福州五四北英语培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ana是天枰座

已采纳
一、中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大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    1.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从两汉至唐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儒、道糅合.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入传,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对我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度的医学、天文、算术乃至语言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发生在我国的中西文化第一次大碰撞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还是以传播宗教为主.虽然在佛经译著中也夹带有少量描述外国科学知识的书籍,但不能说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翻译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翻译充其量只能是宗教翻译的附庸.     两汉至唐宋时期一批著名的译者就翻译方法发表了不少论说,初步构筑了中国早期的翻译理论.例如,释道安主张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是在词序上作些调整;鸠摩罗什则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们关于翻译方法的主张,对我国后来的翻译理论发生过持久的影响.比如清代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就可从这一时期的翻译方法的论说中找到渊源.    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指的是: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1) 鸠摩罗什(344-413):东晋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人评论说,鸠摩罗什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说明在译文中仍然可见原作之神情.鸠摩罗什的译文为我国的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    2) 真谛:南北朝时,印度佛教学者真谛应梁武王之聘来到中国,译经达49部,其中《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甚大.    3) 玄奘(602-664):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唐代之后,译经在中国虽不曾中断,但规模均无法与唐代的盛况相比.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     明代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以崇祯皇帝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是出于修历的目的,对翻译西方历算书籍感兴趣.1629年朝廷设立了历局,组织传教士与我国历算知晓人士系统编译数学和天文书籍.徐光启、李之藻和王征等有识之士,一方面自身喜爱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力图以科学技术改变我国的经济状况.他们除了奉旨参与历局译书之外,还翻译了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及哲学等有关书籍.     明末科学翻译活动启动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触.明末科学翻译是中国少数有识之士企图冲破长期封建保守与夜郎自大的氛围,自觉睁眼看世界之始,不仅与西方传教士热衷传教的翻译目的不同,还不断面临保守官吏顽强的阻力.由于朝廷支持不够,译人不足,民间翻译出版机构尚未形成,致使当时已传入我国的一大批西方书籍未能得到译传,使我国错过了一次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极好机会.     严格地说清初的科学翻译活动主要是围绕康熙皇帝的个人兴趣开展的.他利用传教士翻译了少量关于天文装置、历表及地理、数学等书籍.但这些译稿仅束之内廷高阁,对民间丝毫未产生影响.清初中国翻译唯一有影响者是薛凤祚.他与传教士穆尼阁合作,翻译了一些有关对数、天文和三角方面的书籍,使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及时传播.    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译著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是林纾和严复.林纾(1852-1924)字琴南,光绪年间的举人.他与一些英美人士合作,译出欧美文学名著达160多部.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有趣的是林纾不懂英文,是由他人口述给他听,然后由他笔录并整理出来.林纾的译著中遗漏删减之处甚多,但可读性很强,对介绍西方文学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译作第一次使中国读者接触到西方文学作品,引起了他们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同时也打破了章回小说的旧格式,对中国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译标准,流传至今近百年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陈望道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李达译),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死魂灵》、《毁灭》(鲁迅译).该时期译作的典型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从而使东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拥有了更多的读者.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扩大到了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翻译事业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毛泽东选集》.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翻译水平大大提高,对翻译的标准也达成了共识.我们把外国的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也把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情况介绍到国外.     从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屈指算来17年,实际上真正繁荣的也就是五十年代.那十年的翻译工作,重点放在译介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上,所译作品的数量远远比不上今天.但由于组织得力,狠抓了计划译书和提高翻译质量两个环节,因而译文质量普遍较高,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孙致礼,1999,2)    5.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    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仍然方兴未艾的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五十年代.我国的翻译队伍已不是那时候的数以千计,而是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的大军.他们所投身的翻译领域已不是文学艺术的“一花独放”,而是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全面开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首屈一指.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的“地球村”,离开翻译来谈论知识和信息,是不可思议的.此外,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中国若想在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这些合作与交流活动都离不开翻译.二、(一) 古代西方翻译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 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这一译事活动达到了高潮,其结果就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初期,教会在文化上取得了公断地位,《圣经》和其他宗教作品的诠释和翻译得到进一步加强.随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蛮族"建立各自的国家,宗教翻译便占有更大的市场,《圣经》被相继译成各"蛮族"的语言,有的译本甚至成为有关民族语言的第一批文学材料.( 二) 中世纪西方翻译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议成拉丁语.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原来早在九世纪和十世纪,叙利亚学者就来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把这些著作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后来,在托莱多译成拉丁语的许多希腊典籍便是从这些阿拉伯文译本转译的.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的语言,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在长时期里成为英国唯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主要是西欧)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终于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文艺复兴后,从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这一时期的翻译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但仍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译著.其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的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议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四) 现代西方翻译西方翻译的第六个大发展极端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二次大战后,西方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生产得到发展,经济逐渐恢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是翻译事业繁荣兴旺的物质基础.由于时代的演变,翻译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是翻译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则扩大到了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其次,翻译的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仅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从事翻译,而且还有一支力量雄厚、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承担着各式各样的翻译任务.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特别是在联合国和欧洲共同市场形成之后,西方各国之间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密切,所有这些交际活动都是通过翻译进行的,因为翻译在其间起着越来越大的实际作用.最后,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和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兴办高等翻译教育,如法国、瑞士、比利时设有翻译学校或学府,英、美、苏等国在大学高年级开设翻译班(Translation Workshop),以培养翻译人员;(二)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最大的国际性组织有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国际译联")以及国际笔译、口译协会和各国的译协;(三)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这第三点实际上是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自1946年英美学者首次讨论用计算机做翻译的可能性以来,翻译机器的研制和运用经过近四十年的曲折历程,已日益显示出生命力.它是对几千年来传统的手工翻译的挑战,也是翻译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目前,西方翻译事业仍处于第六次高潮之中;今后向何处发展,第六次高潮会持续多久,眼下尚难预测.

福州五四北英语培训

331 评论(14)

张小天11

中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大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1、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1) 鸠摩罗什(344-413):东晋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人评论说,鸠摩罗什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说明在译文中仍然可见原作之神情.鸠摩罗什的译文为我国的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2) 真谛:南北朝时,印度佛教学者真谛应梁武王之聘来到中国,译经达49部,其中《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甚大.3) 玄奘(602-664):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唐代之后,译经在中国虽不曾中断,但规模均无法与唐代的盛况相比.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明代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以崇祯皇帝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是出于修历的目的,对翻译西方历算书籍感兴趣.1629年朝廷设立了历局,组织传教士与我国历算知晓人士系统编译数学和天文书籍.徐光启、李之藻和王征等有识之士,一方面自身喜爱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力图以科学技术改变我国的经济状况.他们除了奉旨参与历局译书之外,还翻译了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及哲学等有关书籍.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译标准,流传至今近百年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强.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陈望道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李达译),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死魂灵》、《毁灭》(鲁迅译).4.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翻译事业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毛泽东选集》.我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翻译水平大大提高,对翻译的标准也达成了共识.我们把外国的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也把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情况介绍到国外.从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屈指算来17年,实际上真正繁荣的也就是五十年代.那十年的翻译工作,重点放在译介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上,所译作品的数量远远比不上今天.但由于组织得力,狠抓了计划译书和提高翻译质量两个环节,因而译文质量普遍较高,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孙致礼,1999,2)5.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仍然方兴未艾的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五十年代.我国的翻译队伍已不是那时候的数以千计,而是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的大军.他们所投身的翻译领域已不是文学艺术的“一花独放”,而是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全面开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首屈一指.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扩展资料: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1.杨绛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2、林纾(shū)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3、梁实秋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347 评论(15)

薇儿的悲伤

MBA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专业学位课程,招收的都是未来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MBA无论是从学费、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师资及教学模式、就读人员等和考研及大学等时代的学习差别很大。关于你问的为什么北大MBA是否好就业及为什么学费贵,我主要想讲下四个方面: 1.在2017年研究生全国统考报名中,全国报考人数逆势反弹,较去年增长了7%。同时在所有的考生中,专业硕士占了48%。北大MBA的报考人数更是突破了3000多人。可见学员对北大MBA的认可; 2.根据2016年度全球MBA百强榜及北大公布的毕业学员薪资涨幅来看,北大MBA毕业生三年平均薪资持续上涨,毕业学员都分布在金融,咨询,互联网等高利润行业,MBAer薪资的涨幅也证明了在经济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MBA的项目价值依然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无论是从报考人数,还是商学院的数量,还是毕业后的就业薪资来说,都说明了学员及企业对MBA的认可。 3.北大MBA课程大部分由海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任教或答疑。即使是在教育这样高尚的行业里,博导的收入就是一个普通小学老师的几倍。在每个领域里都是越向顶端人越少,越稀有则越贵,况且是北大这样在全球MBA都能排上名次的院校。而越向顶端,抵达的路径就越艰辛越残酷,需要支付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成本。资源是有限的,需求有多大,价格就有多大。把学费提高,就是让那一批需求不大的可以融通的人退出教育资源竞争。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模型。北大MBA不是学费贵,而是商学院本来就很贵,那些表面上免费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最终只是通过学费来让你买单而已。北大MBA的学费不是简单的价格,是你享用这个学校的一切需要付出的成本。 4.正式由于招生对象以及这些学费支付能力的差别,北大MBA带来的人脉价值也很高,这些同学资源也会成为你以后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我们总谈论阶级固化,谈论圈子的重要性,而所谓“圈子”,其实就是人际质量。和越多优秀的人在一起,你的眼界,心态,处事风格都将慢慢受到影响。这些人脉的价值确实会远远超出个人能够建立的价值。

127 评论(15)

汤糖躺烫湯

1. 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原保定南友外国语中学)是经市教委同意,省教育厅[冀教社管(2000)2号文]批准,由 南开大学 校友会创办的一所外国语完全中学。 校长田其绶毕业于 南开大学 数学系,曾长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任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校长,有多年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 教学特色是:英语、数学小班授课(25人左右);每周都与保定师专英语系联合开设“英语角”,使得学生有一个锻炼、展示自己口语能力的专业环境。并且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都有快速的增长。 学校在抓紧文化课的同时,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开设有美术课外活动小组、音乐小组、体育队等课程,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培养。 学校地址: 保定市高新区风能街111号(北二环与乐凯北大街交叉路口西行500米 风能街北行100米) 乘车路线: 风电产业园站:(北行100米路东) 609路(惠阳厂—风电产业园—火车站东广场) 610路(剧场—风电产业园—保定客运中心) 艺墅饰界站:(沿北二环西行500米,风能街路口北行100米路东) 2路(高科产业园—艺墅饰界—火车站西广场) 68路(依棉新区—艺墅饰界—火车站西广场) 保满路口站:(沿北二环西行500米,风能街口北行100米路东) 62路(北二环—保满路口—市二医院) 2.高碑店市私立一中 高碑店市私立一中,始建于1999年7月,是一所经保定市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民办寄宿制学校。 高碑店私立第一中学,始建于1999年7月。是一所由以裴永军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投资兴办,且由保定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寄宿制学校。 学校坐落在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宜人。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近12000平方米,拥有一栋4000平米的教学综合楼、两栋宿舍楼和56间平房宿舍,师生食堂、浴池、洗衣房、图书室、小卖部、卫生室、实验室一应俱全。现有初中部、小学部,共22个教学班,学生1400余名。教职工1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余名,全部大专以上学历。保定市名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13名。高碑店私立第一中学是一所治学严谨、校风纯正、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声誉极高的“保定市级民办教育示范化学校”。 学校在董事会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勇攀高峰”的办学理念,努力树立“有序、整洁、文明、和谐”的学校形象。以“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办学目标,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学、生活秩序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历年中考升学率名列全市前茅。学校曾多次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升级进位立功单位”。 学校凭着对社会的承诺,广大师生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子。随着办学条件的继续改善,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的优化调整,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一定能够真正成为“育人的殿堂,成才的摇篮。”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文苑路10号 3.保定东方双语学校 保定东方双语学校创办于1996年,是经河北省教育厅、保定市教育局批准的包括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的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 学校总投资1亿元,占地12公顷,设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外国专家楼、科技楼、电教楼、图书馆楼、综合餐厅及拥有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篮球场、儿童娱乐场等。学校现有中外籍学生2100人,中外籍教师283名,是全国较大规模的民办学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保定市东二环路中段,位于大北京市经济圈内,距北京市区仅120公里,学校东侧,毗邻京深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东方双语是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生态园林式学校,被誉为人杰地灵之所,人才辈出的宝地。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道路,提出“融合古今、学贯中西,让每块金子都闪闪发光”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百分之百;学校设有出国留学班,目前已有86名莘莘学子,考入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同时,我校还是一所招收外国学生的国际学校,现有八个国家110名外国优秀学生在此就读。 学校师资由中外名师组成。在国内,我们面向全国择优选聘了一批知名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在国外,学校先后从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耶鲁、哈佛等一流大学,聘请了46位优秀文教专家来校执教。 东方双语学校在创办与实践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先后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河北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示范校”、“河北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保定市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保定市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东二环路中段166号 4.保定市美术中学 保定市美术中学是河北省唯的一所具有美术特色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设有初中、高中部。主要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 南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八大美院、著名艺术院校、重点大学美术院(系)输送优质生源。 学校布局紧凑而不拥挤,结构曲折而不零乱,是保定市的园林式单位。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报告厅、阅览中心、作品展厅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格调高雅、赏心悦目的校园中,时时、处处感受美的存在,接受美的熏陶。 地址:保定市天鹅东路西苑小区 5.保定育德中学 育德中学创始于1905年,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历史名校,在漫长的办学岁月里,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和优秀人才。党和政府对育德中学的发展十分关心,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校面貌及办学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由政府投资新建了教学楼和实验楼,从新规划了校园,优化了育人环境,使我校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学校总占地面积15667.45平方米(23.5亩),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7800平方米增加到136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8600余平方米。在此基础上配置了两个微机室、安装了校园网,实现了与国际互连网的对接。新建了两个共用多功能教室、14个学生多媒体教学班,并率先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为了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我们还新建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动技术教室及语音教室。新增加理、化、生实验仪器1200余件,图书8000余册。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教学、便于管理、合理布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 目前,我校有2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618,教职工119人。几年来,我校不论在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办学规模,还是在管理上都有了长足发展。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年龄结构:过去老、中、青之比为5:1:4,现在为1.5:3:5.5;学历结构:过去大专只占7%,现在大专以上占93%;其中本科53名,占45%,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正在进修专升本的教师34名。通过近几年来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任教能力和学历层次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形成了一支以高级教师(35人)为带头人,一级教师(58人)为中坚骨干,初级教师(20人)为后备力量的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道德为宗,学术为本”的办学宗旨,严格依法以德治校,教师依法以德执教,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造就了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管理严、具有敬业爱岗精神的班主任队伍,他们时刻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以良好的师德培养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育德特色的校风,多次受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奖励。目前我校是省级“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市级“文明单位”、“德育示范校”、“信息技术示范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受到了社会及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新华路29号 6.河北徐水综合高中 河北徐水综合高中,1999年8月在徐水落成。现有在校生约7000人。坐落在津保公路北侧的综合高中,占地162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楼、多功能餐厅、学生公寓等,其中有标准教室37个,微机室、多媒体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馆一应俱全。 至2004年,徐水综合高中荣获“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优秀考点”、“保定市文明单位”、“保定市文明示范学校”、“保定市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保定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称号。 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省市、国家级奖励达上百人次。2002年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培优率保定市第一,本科二批359人,其中考取清华大学1人, 北京大学 1人。在学科评比中,共有七科33名教师获得了保定市学科优胜奖。2003年高考,本二494人,考取清华大学1人,学科评比中,又有40名教师获保定市学科优胜奖。2004年,捷报再传,考取清华大学3人, 北京大学 1人,重点大学234人,本科二批582人,本科上线1236人。有38名教师获得保定市高考学科优胜奖。成为徐水县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超额完成高考指标的学校,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高考立大功单位”,连续三年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连续三年被保定市教育局授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张丙军、张长昊、张伟、王天骄、郑保军、田密、刘建的名字载入了清华、北大的名册,创造了徐水县高考名牌大学的奇迹,被保定市教育局授予“培养拔尖优秀高中毕业生立功单位”。2007年本二上线突破1000人.2008年高考在创新高,本二上线1139人,其中重点大学上线499人。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 ;

318 评论(8)

陌陌上阡

中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大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    1.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指的是: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 徐光启 李之藻和王征 薛凤祚  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林纾和 严复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陈望道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李达译),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死魂灵》、《毁灭》(鲁迅译)  4.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 孙致礼  5.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 这一时期人物太多。

301 评论(12)

Dark大先生

告诉老师,让老师耐心教导这个女同学轮滑鞋踢人不对,她会听老师的。仅供参考!

16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