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3

华丽的转身159
首页 > 英语培训 >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培训讲座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施ccccceci

已采纳
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面镜子。然而,提到作业,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厌烦,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或是不能及时完成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老师们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手足无措,这样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大多数老师都会将这种问题的出现归结于学生的懒惰或是家长的不负责。试想一下,新教材内容新颖活泼,然而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却依旧是死板的。英语课内、外作业仍然大多以抄、读、背为主,作业形式和模式过于单一,作业的设计缺乏个性和针对性,对学生来说非但不能有效发展其思维,更是成为一种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作为作业的布置者,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个深刻的反思:设计怎样的作业,能促使学生主动且高效地完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唯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使得学生愿做并乐做。在小学教学设计这本杂志上,读到苏州市学府实验小学曹国平老师对小学英语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的观点,他认为教师应该设计操作型、实践型和融合型的作业,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一、设计操作型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所谓操作型作业就是通过动手制作来检测学生掌握应用语言的能力。操作型作业是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而设置的,是以操作为核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来学习语言。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某一项任务,通过动手、动脑或通过小组集体活动来完成的。如:制作畅想画、制作英语小报、制作贺卡和标签等。以新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4 See the doctor为例,我们在布置第一课时的作业时,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巩固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习惯于让学生抄课文或重要短语。在新授时,老师们都能想到利用病例卡,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梳理课文,课后何不借着学生对医生职业强烈的好奇和兴趣,继续让学生以填写病历卡的形式来完成对课文的回顾和巩固?看似与课堂重复的操作,但课堂中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医生的角色,设计和填写Su Hai、Mike的病情以及医生给出的建议,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更深刻地复现和记忆了课文内容,满足了每位学生的表现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6B Project1 Being a good student,依照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后99页的空白纸上设计海报的基础上再用文字对这一主题进行表达,这项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验,同时还反馈了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会始终去思考和辨别好习惯、坏习惯,在脱离课本时,也更容易自发出更多观点和看法,对于a good student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考虑到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性,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项作业,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展其能,既降低了作业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二、设计实践类作业,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一贯以来,老师们习惯于布置笔头作业,认为动笔写才是最有失效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误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写固然重要,但会说、能表达、善交流更重要。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尤其是低年级,以课文对话教学为主,类似问答、采访以及小调查类的巩固活动设计不在少数,这正是在引导我们教师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是英语的实践型和实用性。因此,布置此性质的作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3B Unit4 Where’s the bird? 重难点为特殊疑问句Where’s/ Where are …?及用表示方位的介词进行回答。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各种表示各种方位的介词,难点不在于介词的拼写上,而是在于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记忆方面,若不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生生问答的操练,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同桌合作,用Where’s/ Where are …?句型对教室内物品的方位或是同学文具的摆放位置进行问答并进行记录,并鼓励学生多问多答,评选出“问答小达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三、设计融合型作业,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对于这一点,曹老师提到,作业布置可以于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相融合,将绘画、英语歌曲以及节奏性强的韵律小诗和语言相结合,结合视听,有助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进行歌曲改编,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故事搭配更详细的插图。仍以Where’s the bird?为例,在Song time 部分,教材中提供的歌词为Where,where, where’s the bird?Where are her friends?The little bird and all her friends,they are in the tree.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起到示范的作用,先对歌曲进行改编:Where, where, where’s the rubber?Where are the pens?It’s on the pencil case,And they’re under the book.课堂上,优等生能当堂完成任务,后进生则会觉得困难。但我们的教学应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课上不能实现,课后仍可以补缺。将其作为作业布置给每个人,既可以逐渐增强这项活动在课堂上的实效性,提高参与度,更以新颖的形式帮助学生主动高效地巩固了语言知识。作业是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面镜子,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每一次作业,从而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培训讲座

335 评论(9)

fishmoon00

课题:Unit 2  Colours内容:Part B  Let’s talk  Let’s play主设计人:一、教学文本概述及分析:(1)教学目标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2)教材解析    本课为会话教学。内容为:放学后,Mike请朋友Wu Yifan到家中做客,向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所发生的对话。问候下午好用 Good afternoon!朋友第一次见面要用 Nice to meet you. 打招呼, 答语为 Nice to meet you,too.前一个单元知识点提要:单词和字母:文具单词,颜色单词,ABCD四个字母。口语表达:What' s your name? My name is...;Hi/Hello,This is...;  Good morning.(3)目标预设1.听懂、会说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2.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二、作业设计稿: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与新朋友打招呼。这是我们的“自助餐作业”,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完成!  a.我爱表演。和同学一起表演对话,或者把自己的文具、玩具等变成动画人物,进行角色表演!  b.我爱绘本。根据课文里的描写,画一画新朋友见面的场景,也可以用剪贴的形式。故事的主角也可以是学过的颜色和字母朋友。完成后,绘声绘色讲给大家听。  c.我爱诵读。仔细听文本录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温馨提示:1.一定要精心准备你的作业,下一个课前三分钟,期待你的精彩表现。2.以上作业都可以拍成视频,并发送至老师的微信,参加定期评比,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三、设计说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处于启蒙时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进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语新课程倡导: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还要体现在作为课堂教学延续的课外作业设计上。 作业设计要遵守兴趣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七项原则。1.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内容、形式、结论表述都应体现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能。2.层次性。 根据不同学情,作业要有差异。3.可操作性。作业要让学生能操作,有能力完成。4.创新性。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丰富作业设计形式,多布置学生动手、动脑的作业。体现作业的个性化,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5.综合性。单元作业设计要综合相关知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6.应用性。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体会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7.开放性。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预设学生能够达成的目标,适当留白,建构思维。依据以上原则,我为学生设计了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了“读、画、编、讲”等四种形式。既给爱画、爱读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本领的空间,又为爱探索、爱讲故事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机会。把作业设计成a、b、c三类,主要根据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这三项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来选择一项或者多项来完成。    a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我爱表演”属于此类作业。学生不但要熟读文本,还要还原对话的真实情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除了让学生真人表演,我还设计了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文具和玩具进行角色表演,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表演欲和想象力。之所以选择文具和玩具,一方面是为了整合前面单元所学的文具和动物的知识,另一方面,文具和玩具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玩伴,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们一定会积极参与,从而创作出精彩的对话。c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我爱诵读”属于此类作业。课本中涉及的录音材料,我都会发送到班级群里,让家长收藏保存。让那些学习能力差或者语感差的学生,可以利用录音反复跟读模仿,达到熟练有感情地诵读。这类作业每个人都可以完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础的作业。b类作业则介于a和c二者之间。“我爱绘本”属于此类作业。喜欢讲故事或者画画的学生会非常喜欢这项作业,学生可以自己画绘本,也可以做剪贴,故事人物可以是颜色,文具,动物,小朋友等等,然后讲一讲绘本里的故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便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再讲一讲里面的故事,更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作业,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获,各尽所长,即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作业时间的预设:c类作业属于基础性作业,时间需要10—15分钟,ab两类作业相对复杂一些,可以设计成周作业或者半周作业。四、部分学生作业样本原件; 1.绘本作业2.视频作业(附件一)五、作业处理方式学生课外作业的处理要做到及时检查和批改,并且实行不同形式的检查。    在课堂上设计课前三分钟环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业。另外,设立优秀作业展示课,abc三项作业,我都要求学生录音或者拍视频发到指定群里进行评选,对于优秀的作品可以用一节课来展示。当然,教师对于作业的结果不能只用非对即错的评价,而应该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方法、态度和语感,进行形成性评价。也许很多学生的作业谈不上优秀,但是进步也同样值得表扬。课外作业富有激励性,学生才会获得自信与兴趣。六、教师反思作业改革开始,我还是有些担心的。“自助餐”作业当真能解决作业难得问题吗?当第一次“自助餐”作业收上来后,我的担忧完全消失了。所有的学生都交了作业,很多学生不止选择了一项,而且作业的质量整体都有所提升。有些学生的作业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干净漂亮,从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潜在的设计能力和绘画能力。有的学生表演得特别棒,甚至还使用了道具,他们声情并茂,模仿得也是惟妙惟肖。有些学生的作业虽然不是很漂亮,但可以看出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学生们给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仔细思考,学生之所以这么积极,是源于观念的转变。以前的作业都是“老师让我做作业”,而现在是“我要做喜欢的作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自助餐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的单调苍白,统一规划,而是让学生大胆设计,能诵读的,能绘画的,能讲故事的,都从这份开放性极强的作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原来我也可以!”他们似乎找到了乐趣,也找回了自信。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作业,都一定要考虑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调动学生的口、手、脑等官能,使其兴趣日久不衰,从而维持长久不竭的学习动力。    不足之处:学生作业的评价始终是个难题,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评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5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