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6

超爱吃的丫头
首页 > 英语培训 > 维和医疗队英语培训思考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杭州lili

已采纳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士兵的故事 在线收听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自1992年到今年1月,中国先后参加了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维和人员6000余人次。 余昌中先生是中国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名医生。2006年2月,他所在的医院要选派人员参加中国军队驻利比里亚的联合国维和任务。作为肝胆外科医生,余昌中医生被选入候选人员队伍。当得知自己有机会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时,他说: “当时我的心情应该是感觉也比较激动吧,也有一些担心。” 余昌中先生之所以会担心,是因为他对利比里亚的安全形势和一些热带疾病不太了解,另外语言方面也是个障碍。所以,余大夫当时在思想上还是有一定的压力。 不过,经过近一个多月的体能、英语、军事等相关培训,余昌中大夫与其他42名中国医生全部合格。余昌中说: “经过三十多天的集训,很多问题我们都做了充分地准备,也请前几批维和队员来给我们讲安全形势啊,任务的内容啊,对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准备。总体的状况,就是出发以前还是充满信心的。” 2006年4月,余昌中和他的42名同事组成了中国医疗队,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时,中国医疗队员在联合国的一个二级医院工作,负责为来自各国的联合国维和军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此外,很多老百姓也愿意到联合国医院来就医,余医生曾经参与抢救了一名危重病人,他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紧急情况: “有一天早晨,我们还在吃早饭,有一个十八岁的孕产妇,大出血,送到我们医院来。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尽我们的努力,尽量去挽救病人的生命。最后,经过将近八个小时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孕产妇出血得到了控制,并且顺利产下一个小男孩儿,孕产妇生命最后也很平稳。” 正是凭着精湛的医术,优良的作风,中国医疗队在利比里亚赢得了当地人民的赞誉。余大夫说,去年12月他们完成任务准备回国时,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称赞。 “我们到机场的时候,一些朋友,也有一些我们的病人,当地的一些群众,还有联合国的官员都到机场为我们送行。当地官员就说我们中国维和部队,尤其是医疗分队,为利比里亚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表彰中国医疗队在维和行动中的出色表现,他们还受到了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授予的联合国维和勋章。 在利比里亚,不只有中国的军医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国工兵队也为当地的和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工兵分队的主要任务是筑路维护。由于利比里亚经历多年内战,道路损毁严重。因此,工兵分队的任务异常艰苦繁重,经常几个月连续在野外工作。 工兵分队副大队长陈大俊在介绍情况时说: “这里的路非常难修,路基含泥沙很多,一下雨,车一走就会成泥泞。” 由于工兵战士们不懈努力,以前土路上汽车最快只能跑30公里时速,现在成了能跑60甚至80公里时速的“高速路”。工兵分队所在的大杰达州州长科里斯多弗·贝利先生十分感谢中国工兵对当地建设所作的贡献。他说: “我们感谢你们,我们和中国工兵的关系非常融洽,我们爱他们,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而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运输分队则担负着整个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运输任务。一周七天,运输分队几乎每天都要运送大量的给养,任何一次运输的延误,就有可能导致几百甚至上千人没有饮用水、食物或燃料。 有一次,运输分队给500公里以外的一个地点运送物资,路上因为遇到特殊情况,五天五夜才回到营地。队员们仅靠两天的食物和水完成了任务,顺利地把物资运送到目的地。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运输分队严明的纪律,出色的保障得到了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司令欧比亚克先生的充分肯定。 “中国军人的贡献是巨大的,我跟我的同事们常说,如果没有中国运输队的工作,我们整个部队就没法运转。” 不只是在利比里亚,在刚果(布)、苏丹和黎巴嫩等局势动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士兵的身影。目前,中国仍有1500余名维和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维和医疗队英语培训思考

126 评论(10)

集庭装饰02

一、维和部队选拔标准、条件:中国的维和部队分为军队和警察2大类,都是在现役军人或者在职公安警察中选拔。1、军队的维和部队如前所述,一般是工程兵和医疗队,所以想加入,前提必须是已经是军人,而且从事的是维和需要的工作。温馨提示,当兵的去向不是自己选择的,而且每年派出的维和部队都是各大军区轮换,所以说入伍不一定能干上工程兵,即使干上工程兵也不一定应能轮上维和。更何况维和军人的军事政治素质要一流,形象、外语等也有要求。2、警察的维和部队是从在职的公安干警(不包括国安、监狱、法院和检察院系统)和现役公安武警(特指消防、警卫和边防,不包括内卫及黄金、水电、交通、森林部队)警官中选拔,首先要在廊坊的武警学院培训,结业合格后回原单位“待命”,由国家视情况征召出国。这种情况下想加入,前提是警察而且必须是公安警察或者是公安武警警官,同时军事政治素质要一流,形象、外语等也有要求。二、维和部队的任务: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 在1956年建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时,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曾经提出了著名的维和三原则:第一、维和行动不得妨碍有关当事国之权利、要求和立场,需保持中立,不得偏袒冲突中的任何一方;第二、维和行动必须征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才能实施;第三、维和部队只携带轻武器,只有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人们把这三项原则概括为中立的原则、同意的原则和自卫的原则,并称之为哈马舍尔德三原则。 哈马合尔德三原则是联合国传统维和行动的基本准则。80年代未期以前的维和行动,都是以哈马舍尔德三原则为基本依据的。哈马吉尔德三原则对联合国近四十年的维和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维和原则:尽管《联合国宪章》没有对维和行动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历经近60年的实践探索,国际社会今天已经形成了以下四条公认的维和行为准则:1、合法原则。即维和行动必须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必须获得正当授权和明确的任务;维和部队通常要由安理会或联合国大会授权建立;联合国维和人员必须接受联合国授权指挥;等等。根据这些原则,当前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不属于维和行动。联合国官方网站还指出,由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建立的所谓“联合国军”并不受联合国指挥,也不属于联合国维和部队。2、同意原则。即维和部队的进驻与活动,需由安理会或大会决定,并征得有关各方同意(其中15个理事国中,最少有九个国家赞成,而且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没有投反对票),然后授权联合国秘书长组织;而且,联合国维和行动只有在冲突各方同意之后才能进行,维和部队由哪些国家组成,采取哪些维和措施,事先应得到冲突各方的同意,以免联合国维和部队成为新的冲突一方。进驻后,一旦该国政府提出撤军要求,必须立即撤出。3、中立原则。参加维和的成员必须来自与冲突各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维和部队不同于普通的军队,它没有战场,没有敌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它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的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但也曾有过违背此原则的维和行动。如1999年北约空袭科索沃后,安理会决定在科索沃部署“国际安全存在”。但北约一些部队偏袒阿族的“科索沃解放军”,推迟解除收缴其武器的日期,结果导致多起针对塞族的暴力仇杀事件发生。4、最低限度使用武力原则。即维和人员不得使用武力去达到维和的目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时——如保护战友、联合国财产,对企图使用武力者进行反击等情况下,方可使用武力进行自卫。否则,只能撤出。如1993年,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企图强行解除索马里各派武装,遭到武装袭击。美军动用武力实施报复,结果遭到更大规模的反击,共有102名维和人员阵亡,其中美军阵亡44人。由于维和人员损失巨大,而且完全失去了当地民众的支持,维和部队被迫于1995年 3月3日全部撤出索马里。

261 评论(13)

dongdongth

维和医疗分队于2003年11月15日开始组建,在国内集中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封闭式训练。此次维和医疗队的主要任务,是为驻守在与科特迪瓦交界的利比里亚东部城市绥德鲁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医疗卫勤保障服务,同时为平民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

314 评论(9)

艺海秦声

123456789

199 评论(8)

百度钱包丶

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大院内,到处是残垣断壁和临时搭建的草棚,不少人在这里等候着看病,这就是苏丹西加扎勒河州瓦乌市的平民医院。 在医院的一角,有一栋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小楼。它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幅30多年前中国医疗队在这里工作的历史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今天上午,联合国驻苏丹维和部队中国医疗队官兵特意来到这里,为这所当年中国医疗队曾经工作过的医院,捐赠了一批中国制造的药品,献上了一份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人的真情厚谊。 看到一箱箱包装簇新的药品,巴赫特医生脸上笑开了花。他操着流利的汉语说:“我曾在中国上海的医学院读过6年书,还在上海工作过多年。战争让这里变得一无所有,我们太需要这些药品了。”一位当年曾和中国医疗队一起工作过的老大爷站在药品面前,用饱经沧桑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药箱。他激动地说:“我们这所医院与中国有着不解的情缘。上个世纪70年代,17名中国医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5年,他们为我们看病、建房子,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又收到了中国军人送来的药品,真是不知说什么好呢!” 在简短的交接仪式上,西加扎勒河州州长满怀深情地说:“感谢中国人民的礼物!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真诚和无私地帮助我们,你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长存!” 是啊!这所经历了20多年战火洗礼的医院,见证了中国和苏丹人民之间代代相传的真挚友谊。今天,它又再次目睹了中国军人的浓浓情意。 中国维和医疗队来到瓦乌后,岳荣喜队长就多次和医疗队的同志到这里了解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当听说一名当地骨折患者由于医院条件落后得不到及时治疗,不得不把一条腿截肢的悲惨遭遇时,医疗队的薛刚博士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天,他来到平民医院,正巧看到一个大腿受枪伤的患者,已经在病床上躺了20多天,伤口出现了腐烂。“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将会出现败血症,腿不仅保不住,还要危及生命!”薛刚边说边让这里的医务人员给他找来白大褂,在简陋的手术室里为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腿部手术。几天之后,这名患者的伤势就出现了明显的好转,终于保住了自己的腿。同样,医疗队的眼科博士李谊也伸出了友谊之手。他多次来到平民医院,发现这里眼疾患者多,却没有专科医生,就向医院提出由他负责代培一名眼科医生的建议,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今天,中国维和医疗队接过了中苏两国传统友谊的接力棒,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无私地帮助着这里的人们,传承和续写着两国人民友谊的新篇章

16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