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butslim
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读民办?很多上海爸妈心里都会困惑,民办的节奏非常快,压力也要比公办大,处于懵懂阶段的小学男生,能适应吗? 【家长留言】 主要是考虑到男孩子在小学阶段大多懵懵懂懂的(牛蛙除外),一般在初中阶段才开始发力,如果在小学就民办逼的太紧,恐怕相反会有不好影响,不如小学就选家相对靠谱的公立读着,不用压力太大,家长课外多操心,保持在班级领先的水平,然后小学高年级开始追,小升初去考民办?话说同年龄的男孩子女孩子,真是差别太大了,男孩子就是憨得多,女孩子就是灵巧得多啊。 【经验分享】 到底男孩适合上民办小学吗?我们请来了帅小伙越越的妈妈来现身说法。越越目前就读于虹口区一所人气民办小学,感谢用心的越越妈给了我们一些很到位的体验和建议,很值得男娃、女娃的家长一起看看。 去年5月份儿子收到了民办HX小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报名有一千多人,只招了一百多人,能够被录取,我们觉得很幸运。 上学前,对私立学校我比较担心的是学习压力太大,儿子不一定能承受。真正进入小学以后,发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平时虽然有笔试测验,但不批分数,只评级,分为ABC等,大部分孩子都集中在A星,A减和B。 作业基本上以口头为主,书面的不多。课程的进度控制得也不错,基本上能做到循序渐进。老师在课堂上会把每门课的重点都讲到,回到家只需要略加巩固就可以了。 总体来说,每天的作业我们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能解决,从来没有做到9点多的情况发生,相比有些公立的学校反而轻松,儿子在学而思的同学就读于某公立,每天书面作业都要做到9点多。 虽然作业不多,但并不是说对学习的要求就放低了。学校会鼓励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外的内容上,比方说语文要求每天阅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熟记一些经典古诗词,适合儿童的美文等;英语会经常有一些拓展的音频,视频,对话练习等让孩子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个人还是挺赞同这样的方式的。 私立小学教的东西通常要比公立的多,校园生活也比较丰富多彩,但除却这些吸引人的地方,私立小学也有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较有争议的方面。 首先,私立是比较重规矩的`。老师希望学生听话安静乖巧,不喜欢太有个性不遵守秩序和规则的孩子。我的儿子在男孩中不算皮的,但他对学校里下课只能呆在教室里不能去操场上活动很有意见,平时课间喜欢跑跑跳跳,有时候和同学模拟下动画片中角色作战推来抱去,一不小心就闹上了。 为此,老师没少给我打电话,每次老师来电,总搞得我心慌慌。不过,重规矩是把双刃剑,家长们需要自己评判,我个人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孩子需要养成一定的学习和行为的习惯,尤其对于不能自律的孩子。 其次,私立对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压力相对大一些。班里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外面报了奥数班,英语培训班。家长群里每天轰炸的就是鸡血的爸爸妈妈找来的辅导材料,还有那一个个牛蛙们的优秀表现。 儿子在班级里不是学霸,有的时候作为家长也会有点小失落,孩子自己也会有点压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多做纵向比较,少做横向比较。 最后一点,私立各种奇怪的作业多。比方说做一个带指针会转动的钟表、用一张纸折一个方盒出来、还有各种数学小报、语文小报、美术小报。 这些作业由于时间紧,很多又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更多时候就变成家长代劳,孩子在旁边最多搭把手的情况了。这对于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的家长就成了一种负担。 其实,就上学这事儿来说还是挺个人的,孩子的天资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只要孩子能适应、学起来不累的就是适合他的学校。但无论私立和公立,学校教育都只占一部分因素,父母的投入才是最重要的。父母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孩子就有多少的差异。 我们班级有个超级鸡血爸爸,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每天先回来给孩子辅导好功课再回去熬夜加班,自己打印资料教孩子学英语的加州教材,每天吃饭、洗澡都要放英语让孩子磨耳朵,还给孩子讲中国历史的朝代演变,这孩子现在就是我们班各门功课的学霸。 最后,作为男孩子的家长,给准备上民办的男孩家长一些建议: 训练孩子写作业的速度,不要拖拖拉拉,让孩子自己管理好时间,相对于考试成绩,一年纪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将来想升入名牌初中的话,奥数,英语早点学起来,尤其是奥数证书含金量比较大。 有的孩子是天才,有的孩子需要靠后天的努力。教辅对短期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语文推荐《新教材全练》,《期终冲刺百分百》,英语推荐《一卷搞定》。做教辅要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哪里错的多,针对性的多加练习。 不要把每次测验的成绩看的太重,关注点不要放在成绩上,要放在通过测验发现孩子的问题上。
苏州齐惠壮士
大约是受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在当初英语潮还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和闺蜜两大俗人毫无意外地顺利入坑。 话说在某一次和闺蜜遛娃的途中,无意中经过某个英语培训机构,两人当下便鬼使神差地走进去了,经过机构专员的各种热情又细心地解说后,两个老母亲对英语的那个激情瞬间被唤起。 刚好当天有适合的试听课,于是和闺蜜两人一合计,就把两娃给拎进去上试听课了。当天两娃上试听课上的那叫一个兴高采烈,出来就说要报名上这个课(后面想想三岁多的娃估计对上课这个事是没有概念的)。 看到此情此景,两个老母亲怎么能打击娃上课的这个热情呢,于是当下就爽快地把培训费用给交了,然后顺便迫不及待地脑补了下将来两娃哇哇开口流利说英语的场景。(此处娃的脑补: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我只是来玩一下,就被套路了。) 这个培训机构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关键是理念很符合我和闺蜜当初的设想,比较注重阅读。当初想着一周就上一次课,接送也不累,也是满意的点之一(后面发现这是第一个误区)。更郁闷的是第一次上课,两娃就让两个老母亲啪啪啪打脸,当时试听课上得有多完美,正式上课的时候就有多惨烈。 第一次上课教室门都没进,两娃抱着两个老母亲的腿,死活不肯进教室,哭得那叫一个惨 烈,就好像教室里面是洪水猛兽一样,真是没眼看。我和闺蜜直接傻眼,这两娃还是上次上试听课上得兴高采烈,然后自个儿要求报名的娃吗? 经过了几次艰难的磨合以后,两娃终于肯走进教室,之后的课就慢慢趋于正常了,老母亲还没欣慰多久,发现问题又来了,一周上一次课,上的时侯是挺开心的,又蹦又跳的,但是这周上的内容,到了下周上课的时侯已经查无此内容了。预想的英语高手没出现,光听见钱哗哗流出去的声音了,老母亲那个心塞真的是无以言表。 但是当时也找不到其他的方法,就只能跟着机构慢慢学,闺蜜家的娃由于搬家原因,于去年已经退出了这个机构了,我们家娃目前还在机构磨着,英语多少学到一点东西,就是进步比较慢一点(费钱)。 此后各种APP横空出世,各种牛妈现身说法,我也跟风买过很多APP,很多原版绘本,各种英文原版分级读物,甚至还入手了一个很火的英语学习机,买的时侯那叫一个激情澎湃,好像买了就等于娃读了一样,结果买回来很多都落灰了(此处再一次心疼我的钱包)。 最后经过不断地摸索(各种被现实捶打之后),终于在娃上一年级这一年,于鸡飞狗跳地生活当中得出几条血泪教训,分享给大家,不成熟地经验,大家凑合看看吧。 1、太小的娃其实不太适合一开始就去机构启蒙的(不差钱的另说),效果真的是很有限。语言的学习是需要环境的,一周一次的课,刺激的频次根本不够,前一周上的内容,后一周估摸也忘得差不多了,也就是等于白上了,此处心疼我的钱包。[捂脸] 2、6岁之前还是在家自己启蒙比较靠谱,时间比较多,能够每天都让孩子有这个语言的刺激。小一点的娃可以通过听音频,看原版动画片来解决语言环境这个问题。现在资源那么多,就算老母亲是英语小白,不还有那么多工具可以用吗?各种APP下载下来用起来,比如有道词典等等,都可以拍照翻译的,准确率也很不错,对英语小白的老母亲很友好。重点在于坚持,每天听10分钟,比一周听两小时来得管用。 3、等差不多6,7岁,孩子有足够的听的输入量,理解能力也慢慢加强的时候,再根据情况去选择一家合适的机构系统的学习英语,那个时候孩子大一点,吸收反而更快,往往事半功倍。 4、英语启蒙一定要有足够的听的输入量,但是这个输入是建立在可理解性基础上的,不然对于完全不理解的语言,就算在家一天听十个小时,你也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东西,是吧。 5、强调一下阅读的重要性,最新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量、阅读量还有口语的要求都提高了,不管将来英语在考试的占比中是否会被弱化,但是考试难度大概率是不会降低,反而会提高,因为考的越来越偏向于实际运用,也就是越来越灵活了。 6、语文和英语这种语言类的学习和数理化还是不太一样的,如果孩子的大脑发育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提前学习数理化这些科目,无疑拔苗助长,效果堪忧。但是语言类的学习是不分年龄的,有条件是可以提前学起来,再功利一点来说,反正最终都是要考试的,提前学了,为将来的数理化腾出时间也不为是一个好方法。 总之,英语学习这件事情只有两个重点:一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去机构,还是根据网络上各种牛妈分享的经验),找准自己的方向。二是坚持阅读(一定要有足够多的课外阅读量)。有这两大法宝在手,核心问题就解决了。 想把英语这件事坚持下来(牛蛙除外,此处说的是大多数普娃),真的全靠妈的坚持,除了费妈,真的坚持就是胜利,共勉。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