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3

蓝天勒蓝天
首页 > 英语培训 > 商务英语专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来自巴厘岛的松

已采纳

如果已经下定决心备考翻译专硕(MTI),同时也准备考CATTI的话,那么我建议是越早开始备考越好,当然备考过程中要协调好这两个考试的关系,相互借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具体到备考的具体内容,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背景和实力,感兴趣的翻译方向(不少设有翻硕专业的学校都有各自特色方向)和地域偏好等,确定打算报考MTI的院校。谈到评估自身的水平,考虑到同学们大多翻译还没有入门,所以基本只能先从单方面,即英语实力方面来评估。而中文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评估还无从谈起。英语专业多是根据自己的专四分数来进行评估,而非英语专业的依据主要是四级和六级考试是否通过来评判英语基础。 确定目标之后,就要尽快开始备考之旅,其实CATTI备考和MTI备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MTI学位设置之初,国家本来的目标是要求MTI的毕业生都必须要通过二笔或者二口,后来因为MTI毕业生表现不佳只好作罢。 绝大多数MTI院校的翻译科目考试难度相当于CATTI考试三笔实务的难度,其中排名靠前的院校此科目难度接近CATTI二笔的难度。所以,在参加MTI考试之前经历CATTI考试的洗礼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CATTI也是全国性的大考。备考、参加乃至通过CATTI考试,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你的翻译能力,还能增强你的承压能力,还有就是积累大考的经验,为日后的研究生考试做准备。如能在考研前通过CATTI考试,不仅能提振信心,而且通过CATTI考试是对你能力的证明,如果能在MTI复试时亮出通过三级甚至二级笔译考试的成绩单,那绝对是非常有价值的加分项。 对于本科院校一般,担心复试受歧视的同学,CATTI成绩单或者证书更有帮助,足以证明你的翻译能力和你为止付出的努力。成绩单或者证书在手,MTI复试时老师应该会对你另眼相看。 具体到翻硕考试的备考,其实像政治和百科这些都完全可以自己备考,而且这两科的成绩大多数学校不带入复试。所以,备考的关键科目就是翻译硕士英语和英语翻译基础。对于英语专业的同学而言,因为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训练,英语基础好一些,备考也更有方向性。相对而言,跨考MTI的非英语专业同学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受过英语专业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系统训练,所以备考翻译基础科目要特别下功夫。 而谈到英语翻译基础这科的备考,对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跨考的同学都是难点。英语专业同学的优势是英语,可能学校也设有翻译课程,不过应该都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英语翻译基础主要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所以日常高质量的翻译练习非常重要,通过翻译练习来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和短板,有针对性拾遗补漏。现在很多同学都是眼高手低,看的书不少,听的课也不少,可就是练得少,或者练了之后也不修改或者总结问题,练得再多也收效甚微。 如果有幸遇到好的老师在备考规划和学习上给予规划,能够学得更扎实,进步更快,佳绩可期! 总之,要先确定目标,然后制定计划,按部就班,不疾不徐,稳步向前。 加油!

商务英语专硕

112 评论(11)

米米狗狗

商务英语考研方向主要集中为:英语笔译、英语口译、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推荐院校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与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为了深化交流,增强沟通,中国需要众多外语类的高级人才,尤其是在英语方向的翻译人才。因此(专业硕士)英语笔译的就业前景是十分乐观的。尤其是在学习期间辅修经贸、金融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目前炙手可热的人才。英语笔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2 评论(15)

激动的小胖

1、主要课程不同,国际商务英语主要学习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与选读,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学等课程,英语专硕主要学习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等等。2、培养的人才不同,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熟练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英语专硕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坚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系统的英语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知识,丰富的经贸,法律,科技知识面,熟练的英汉双语翻译技能,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能适应和胜任外事,经贸,文化,传媒,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工作。

16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