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3

姐的烂手机
首页 > 英语培训 > 基金会理事长英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an圆圆圆

已采纳

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其前身为中国华侨文化福利基金会、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由中国侨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起成立。1985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侨办复文同意成立,1986年经报国家体改委备案认可后开始筹备工作,1988年6月25日经中国人民银行(1988)295号文批复同意成立,1992年8月3日经民政部正式颁发社团法人登记证书,系全国性基金会,独立基金会法人,主管部门为中国侨联。理事长、法定代表人为乔卫。1996年2月成立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当时中国侨联副主席何添发,副理事长朱添华(当时中国侨联副主席),秘书长张晓光。1997年8月,秘书长变更为原中国侨联经济工作部副部长竺新原,其同时任副理事长。在第二届理事会领导下,基金会开始进行清理整顿,重新清理资产,改正借贷行为。至1997年底,使基金会资产总额达到421万元,达到全国性基金会的有关规定。1998年10月5日,民政部正式批复同意更名为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在1999年底至2000年初,按国家对社团、基金会清理整顿复查要求,再次对基金会进行整顿。按民政部范本修改了章程,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进行重新登记,办理法人代表变更等手续,获取新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社证字第4145号)和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为50001129-1,机构类型为社团法人。业务范围由“接受捐赠,专项资助”扩展为“募集资金,专项资助,国际合作”,大大增加了我基金会的业务范围。1999年12月27日,第三届理事会成立。理事长变更为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当时中国侨联副主席郭麟恭。何添发,朱添华,竺新原为副理事长,竺新原兼秘书长。2003年9月,本届理事会成员增加至40位。2005年8月3日,基金会完成法人登记换证工作,登记证号为基证字第0060号。2006年3月13日,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何添发、郭麟恭、邱维廉、陈守仁、竺新原为副理事长,竺新原兼秘书长。2007年9月11日,召开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陈守仁先生改任名誉理事长,增补陈亨利先生为副理事长。2008年5月8日,刘奇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2010年9月,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2010年12月20日,召开换届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乔卫当选为理事长,副理事长为王彬成、 刘奇、庄少卿、庄永兴、何宏兴、沈伟娟、陈亨利、林少迈、林龙安、姚志胜、程超辉、颜宝铃,刘奇兼任秘书长。2011年3月31日,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经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 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英文翻译为:OVERSEAS CHINESE CHARITY FOUNDATION OF CHINA,缩写为OCCFC.含义是:中国龙、中国红,世界华侨华人都是龙的传人,昂扬向上的龙头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圆形为中国玉璧,代表着和谐、圆满、祝福、团结、吉祥如意、众志成城。 理 事 长 乔 卫副 理 事 长刘 奇 庄少卿 庄永兴 何宏兴 何继宁 沈伟娟 林少迈 林龙安 姚志胜 程超辉 颜宝铃 秘书长 何继宁理 事 王乐茵 刘 霞 陈 驰 邵 诚 张晓梅 张威武 周月萍 林正佳 林冠标 郝 彬姚国华 袁卓京 徐大群 高美真 詹开勇监 事高天仕 耿诚聪 2004年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获2005年中华慈善奖【中国侨联“侨心工程”获“中华慈善奖”】荣获2006年社会公益示范工程【中国侨联“侨心工程”荣获首届“社会公益示范工程”十佳示范项目奖】荣获“2006年中华慈善奖”提名奖获2006年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获2008年中华慈善奖荣获“2009年中华慈善奖”提名奖荣获全国四A级基金会评估等级2011年全国先进民间组织2011年获得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2012年“祖国惦念你——全球华侨华人大型公益晚会”获得第七届“中华慈善奖”

基金会理事长英文

334 评论(8)

123丶路亽曱

理事长是管理事务的负责人。理事长扮演相当于校监的角色,是位阶在校长之上的实际最高负责人。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英文缩写:CFJC。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6月,经政府核准,依法登记成立,是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等部委联合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益社会团体。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全国各地。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德治国,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宗旨。我会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宣传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研讨见义勇为理论问题,推动见义勇为立法等为主要任务。基金会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安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会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为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15年来,我会共表彰、奖励、抚恤、慰问、资助见义勇为人员6800余名,发放奖励、慰问、资助金及宣传等费用共计8000多万元。近年来,为了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会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宣传表彰等大型活动。截至2005年,基金会与中宣部、中央综治委、公安部联合召开了八次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开展了首届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的评选活动,起草了《全国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共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人物2100余人,发放奖励抚恤金2050余万元。自2000年以来,对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牺牲及伤残人员困难家庭及其子女实施“扶困助学”工程,为生活困难的359个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家庭发放了困难补助金,资助见义勇为英烈子女173人就学。同时,与辽宁青年杂志社联合发起“为见义勇为英烈家庭献爱心行动”,动员社会力量为见义勇为英烈家庭献爱心,从而加大了“扶困助学”的力度。

28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