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0

只会品菜
首页 > 英语培训 > 家庭英语启蒙方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椒盐儿橙子

已采纳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英语学习,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给孩子报各种英语辅导班。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家长对孩子英语的启蒙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家长对孩子英语的启蒙一 英语启蒙越早越好 1、人的辨音能力在婴儿期最强、以后逐年减弱,所以从孩子出生开始,越早输入英语语音信号,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就越强,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如果要等到孩子上小学后,才开始启蒙,一方面孩子的辨音能力在下降,另外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在英语启蒙上不可能投入太多时间。 3、如果等到孩子中文能力变强,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成人接近了,再进行英语启蒙,孩子会由于听不懂,对英语产生抵触,另外也会不自觉的要求对应中文意思,不利于英语思维的培养。 家长对孩子英语的启蒙二 如何启蒙 1、基本思路:像学习中文一样学英语,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 2、通过原版的儿歌、童谣、动画片来培养语感,不用太关注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在于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语感。 3、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资源。 4、儿歌一般比较简单,它的韵律节奏往往能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语。 5、原版书和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对应,可以构成孩子的口语基础。 6、动画片和原版书的音频,提取出来,在孩子看过几遍动画片之后就开始只听音频,进行听力训练。在听音频的过程中,孩子的脑子里还会有画面浮现,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对应的作用。 7、不要急于让孩子输出,输出是输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是输出的基础。 8、对于孩子的发音错误,也不用急于纠正,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修正和解决。 9、看什么,听什么,读什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 家长对孩子英语的启蒙三 英语思维的培养 1、中式英语:在讲英语时,需要对应中文,进行翻译。主要原因是脑子里的储备不够用,没有储备足够多的英文场景。如果不翻译,我就说不出来。这是产生中式英语真正的原因。 2、中国人学习英语:背单词、句型、学语法,而语法的先入为主,恰恰剥夺了我们体会英语语感的机会。 3、解决中式英语的方法:尊重语言学习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按照母语的方式,用最自然的方法学习英语,从声音和图形、场景的对应来学习英语,才有可能摆脱中文思维的控制。 4、英语思维:我的理解就是见到英语,能不经过大脑的英汉翻译过程就直接反应出英文意思。怎么反应呢?这需要大脑中有与事件场景相对应的大量现成的英文表达。 5、动画片、原版绘本、分级读物中夸张有趣的图画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并且反过来让孩子体会单词的意思---用图画和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 6、培养英语思维,没有捷径,只有大量地听、大量地读,这里说的量是指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的量的积累。 家长对孩子英语的启蒙四 家长的作用 1、父母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多花一些时间来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 2、父母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3、结合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资源包括(儿歌、动画片、图书)。 4、在你不能确定和孩子说的是正确的英语的情况下,首先要自己和孩子一起去输入、去吸收,看看国外的动画片、国外的原版书中都是怎样表达的,找出对应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后再遇到同类的场景时,和孩子一起把书中、动画片中的说法活学活用。这个办法比家长用设计出的句型和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对话,要有价值得多。 5、英语培训班只能解决30%的问题,其余的70%靠家庭,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6、父母对儿童英语学习整体方向的把握,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 7、在孩子有了足够输入之后,再为孩子创造一个英语的互动环境,或者是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一起交流,或者是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师交流。这个交流环境可以通过带孩子上英语班、和国外孩子音视频交流、或者上外教课。 家长对孩子英语的启蒙五 亲子阅读 1、读书不仅仅是认字,它应该是一种综合的人生体验。 2、亲子阅读,重要的不是读什么,更不是学了多少单词和句法,而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并且有欲望通过读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个动力不但会推动孩子的英语学习,更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而视野往往比知识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3、亲子阅读方法: Ø 坐在孩子身边,一手持书,一手搂着孩子; Ø 不要在乎发音是否标准,但是要充满感情,表情、语气夸张的读; Ø 让孩子翻书页; Ø 读书时,可以用母语来解释,让孩子找到图片中的乐趣; Ø 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在15-30分钟; Ø 重点是情境对应,切记逐字逐句的翻译;但是一些固定的名词可以翻译帮助孩子理解。 Ø 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问孩子一些问题,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1. 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2. 家长怎样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3. 家长教育孩子好方法 4.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学习 5. 家长该如何激励高中孩子好好学习

家庭英语启蒙方法

163 评论(11)

洋葱没有心77

01

绘本这样学

英文绘本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听妈妈讲故事。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选择幼儿英语绘本,作为睡前故事,每天读给孩子听。

第二种:表演绘本故事。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英语词汇基础,借助绘本的图画,可以听懂简单的英文绘本故事。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应该尽量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模仿 TPR闪卡 (全身肢体反应)亲子互动,通过肢体动作,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有的时候,图片还是不够直观,可以找一些实物作为道具,或者做实物和绘本图片配对,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同样一本绘本,就有多种演绎方法,让孩子每天都充满期待。

02

自问自答

当孩子还不会说英语的时候,父母可以借助 “苗爸英语启蒙TPR闪卡” 或是“英语启蒙口语提问卡”,自问自答,因为有图片对照,孩子容易听懂大意。

就这样说上两个星期,等孩子兴趣比较高的时候,父母要抓住机会,与孩子进行英语对话。先从简单的一般疑问句开始,孩子只需要回答:Yes 或者是 No 就可以了,甚至是能够用手指出正确的图片也算过。

最后,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把回答补充完整,引导孩子进行完整回答。例如:

问:Do you like Peppa Pig?

刚开始,孩子可能只会说Yes 或者No,父母就自言自语地说:Yes, I do. 或者是:Yes, I like Peppa Pig. 鼓励孩子跟读,但不要强迫孩子,孩子即使不愿意跟读模仿,听多了也就会说了。

03

打造家庭英语环境

苗爸以前曾经推荐过一种打造家庭英语环境的方法,就是给家里的所有物品贴上英文标签,这样孩子无论是在哪个房间,都有机会接触到英语。

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父母来说,只需要张贴一些不太熟悉的物品就可以了。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词汇量比较大的父母,许多日常生活物品的英语表达方式,仍然是不认识,或是不知道正确的发音。

于是,有宝妈别出心裁,自制点读贴贴在各种物品上,或是贴在英文标签上,让孩子自己拿着点读笔一个一个去点。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经过多次重复之后,不需要点读笔,孩子也能够看着物品或是英文标签,说出英语名称了。

04

听读结合

在孩子识字之前,即使听不懂,也要坚持给孩子读英文绘本或分级读物。刚开始,孩子可能并不感兴趣,或是只有短暂的好奇心,然后就跑到一边自己玩去了。

这时,父母依然不要轻易放弃读绘本,也不要逼迫孩子来听你读绘本。你只管读你的绘本,偶尔哈哈大笑,孩子自然会被你的笑声所吸引,然后过来听你读故事了。

除此之外,前一天晚上跟孩子一起读的英文绘本,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利用零碎时间播放绘本音频。每周反复听一个故事,直到孩子可以听上句说下句了,就鼓励孩子复述绘本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05

语法问题

在英语启蒙领域,关于语法问题,长期以来就存在两个流派的争辩,应试派和自然派。应试派启蒙强调语法是英语的基础,必须先学好语法,再开始读写。自然派启蒙提倡通过大量听力和阅读输入,通过自然地模仿,掌握英语语法规律。

其实两个流派的观点各有道理,只是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侧重点不同罢了。就以英语时态为例,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不必进行专门解释和训练,等到学校开始讲语法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特别是在和孩子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时候,最常使用的就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有些表达方式经常使用,孩子就会当作是固定搭配,慢慢模仿了。例如:

I am washing my face.

我在洗脸。

Go to bed quickly.

快点上床睡觉。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ought some apples.

我去了超市,买了一些苹果。

06

口语语伴

无论孩子看多少英文动画片,读多少英文分级读物,如果没有一个英语口语语伴,是很难练好英语口语的。记得疯狂英语李阳有句名言:天才就是重复遍数最多的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英语口语训练。

说到口语语伴,有人会想到外教,或是中教,但是,最好的英语口语语伴,非父母莫属。父母做孩子的语伴,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1)时间的保证

(2)亲切感

(3)学英语生活化

要想使口语交流无数次重复,上面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对于一个刚刚会说话的孩子,父母每天指着自己说:mom,要不了多久,孩子就能将英语mom和人对接上了。然后再边做动作边说:Mom is brushing teeth. 孩子自然就明白意思了。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

25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