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5

大宝想小宝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语法如何讲解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九尾小妖

已采纳

一、走出认识误区,在新课程实施中搞活语法教学在交际法影响我国英语教学开始,就有一些教师认为: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只要有足够的实际交际的语言刺激,对交际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学生都会自然习得。他们认为只要交际的双方能沟通、交流,语言形式和语法运用的对错是无关紧要的。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部分教师则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部分教师甚至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淡化就是不必重视。结果,不少青年教师不关注中学英语基础语法,更不研究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多也就是对教科书上的语法部分照本宣科地过一过。从而导致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而且有效的语法教学淡化到无。导致许多学生由于基础语言知识和结构掌握不牢,不仅不能用准确、得体的标准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更写不出几句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完整英语句子。《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因为中国学生不可能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自然习得英语。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得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而学习掌握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学习者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何谓“语法”?“Grammar———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牛津高阶英汉词典》)正因为语法揭示了词形变化和谴词造句的规律,所以说,学习语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少走弯路,对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学习者来说,称得上是一条学习的捷径。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法教学不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确是不尽相同。新课标要求教师明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且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教师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学生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在教学方式上则要完全抛弃过去那种以讲解与传授为主,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全新的建立在 FORM、MEANING 和 USE 三个不同维度上的三维语法教学法,即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与语篇理解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语法教学除了沿用我国传统语法教学中合理、有效的部分外,必须作出调整、改进和创新,必须体现新课标的语法教学的目标要求及其新的教学理念。例如,新课标的八级语法教学的目标要求是: “1. 进一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表达方式;2.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3. 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和情感等;4. 学习并掌握常见语篇形式的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其中第 1、2 两条要求学习者掌握某些语言表达形式,这与传统语法教学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而第 3、4 两条则在传统语法教学的目标要求上进了一步,要求学习者将学到的语言形式去做事,这种强调将语言知识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 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正是新课标的语法教学目标要求的精髓所在。另外,新课改实施中的语法教学必须体现“发现探究、实践运用、任务型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课标的新理念。二、新课程实施中语法教学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法教学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单元常规教学模式平常教学中不应该也不可能见到一种新的语法项目就深挖细啃,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操练。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每一单元用一段时间运用这种归纳法对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进行专项突破。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NSEFC SB1的 Unit 3将 The Present Progressive:expressing fu-turity 作为该单元的语法学习重点。教材编写者在Warming Up、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以及Using Language,即全单元的四大主要部分的语言素材中都有意识地、反复多次地呈现了这种语法结构,教师可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阶段(也可选择其它时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的这类语言形式(教师最好再补充一些含有这类语言形式的典型例句和语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语言结构的Form和 Meaning,再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甚至“争论”,进而归纳出这种语法项目的结构特征和使用规则。一般说来,中学阶段的语法教学建议更多地使用归纳法,因为与演绎法比较,归纳法能推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值得强调的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法教学绝不能让学生仅仅能发现、归纳出语言形式和规则就到此止步,教师还必须向前迈出两步,那就是认真设计巩固操练和实际运用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任何语言形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只有通过实际运用,特别要通过在实际交际或者仿实际交际活动中去运用才能内化其规则、才能真正掌握。2.“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 语法小结复习模式到模块复习时,教师可将本模块所涉及的语法内容并可加上以前模块学过的相关内容相对集中,通过对比、归纳进行专项梳理,并且加以巩固运用。例如,在分别学习完宾语从句、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后,可用以下一组句子对名词性从句进行结构对比:We don't know when Tom will come back.The question is when Tom will come back.When Tom will come back is not known yet.We have no idea when Tom will come back.然后,将名词性从句的词序特征,以及四大类连接词:that,if/whether,wh-,及关系代词型 what 的使用加以对比、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整个名词性从句的全貌有所了解,进而达到能正确运用好名词性从句的目的。另外,中考、高考备考复习阶段,语法的系统复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既可以安排相对集中时间,也可以与其它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将语法分成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实意动词、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简单句与并列句、复合句、IT的用法(高中还有倒装、虚拟语气)等专项进行系统整理。应注意,此时的语法复习不能漫无边际,占时过多。语法复习一定有三个维度,即FORM +MEANING +USE,而且重点应该是意义和运用。三、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法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语法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尝试。1.综合训练式语法学习法传统语法教学的操练巩固活动大多都是以教师为活动的中心,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译为主要训练手段。虽然,我们现在仍然可以使用一些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译方法去操练语法,但总体说来,这种方法显得枯燥、乏味、单调、陈旧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目前,应该大力倡导教师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的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我们仍以人教社编写的 NSEFC SB1 的 Unit 3 为例,要让学生掌握该单元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o Express Futurity 这个语法项目,教师必须把握该语法项目的最主要的交际功能是与“表示完全确定的将来计划”有关,教师应该围绕“确定的计划”去创设使用该语法项目的新的语境,去设计使用该语言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依据语境,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去熟悉、巩固、掌握该语法知识。下边举一个活动设计实例:我们先让学生听读下面一段作为参考样板的小对话,让学生明确活动要求。A:What are you doing tomorrow?B:I'm seeing my sister off at the airport in the morning.She's leaving for New York and stay-ing there for three days..A:Are you doing anything special tomorrow after-noon,then?B:No. I'm staying at home.A:But I'm playing tennis with Tom. I'm meeting him at 3:30. Will you join us?B:Great! 然后,要求学生第一步先采用双人活动形式共同创设一小段对话,其中必须含有 5 个以上的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已经安排好的将要发生的事态的句子;第二步:在四人或者六人小组中轮流表演他们的小对话;第三步:每个小组推选其中最好的双人组合并帮助他们修改充实其对话,准备在全班呈现;第四步:教师请出一个双人组合代表(可用抽签形式来决定请谁)在全班表演他们的对话,同时要求各小组记录他们听到的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已经安排好的将要发生的事态的句子;第五步:看哪个小组记录的句子最多最准确并能快速重复出来,就由他们小组的代表接着呈现他们的对话(实际上,成为一个打擂台的有趣活动)。 最后由教师按小组为评价单位,给以讲评鼓励(可以用给分形式纳入形成性评价)。这个活动全面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将语法教学与激发兴趣、形成性评价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融会在一起,较好地体现了新的语法教学观。2. 任务式语法学习法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讲的任务比较起一般活动,应该是更接近实际生活,更接近真实交际,也可以理解为一定要让学生去做事、要求更高一些的活动。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去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运用中学习掌握语言形式、语言规则。下边仍以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o Express Futurity 这个语法项目为例,介绍一个相关的任务设计:任务:接待来访外国学生网友最佳计划创意大赛要求:(1) 个人写出一篇连贯的接待计划,文中至少包含8个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已经安排好的将要发生的事态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写之前,通过Brainstorm活动,给学生列出一些可能会用上的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如;come,go,arrive,return,meet,leave,climb,do,start,invite,stay,spend one's holidays,take a boat ride,see a play,have dinner,play tennis,show sb around ... etc.)(2)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讲述自己的安排;(3) 小组内挑选出最有创意的那一份并集体对它进行补充修改,形成小组成果;(4) 抽出一个小组准备在全班呈现其成果;同时让全班其他小组从以下 4 个题目中抽取一个话题,在听完呈现小组的发言后准备按抽到的话题轮流发言;4 个话题如下:①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most fun? Why?②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most boring? Why?③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easiest to ar-range? Why?④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most original? Why?(5) 3 个小组的代表讲完后,各小组对照 3 个计划安排,按照抽到的题目进行准备;(6) 按照 4 个话题的顺序,先让抽到话题 ① 的几个小组代表发表他们小组的看法,然后话题 ②,直到话题 ④,争取每个小组都有发言机会;(7) 教师进行简要点评后,再布置每个小组课后再次修改敲定他们的接待计划,并抄写出来,张贴在英语园地;由各小组投票,最后由评审团评出前三名。(8) 基础较好的学校和班级还可以再增加一个说的活动,即安排在第二次课堂活动中以说的形式让各小组依据以上 4 个话题作为评价标准,再根据其是否至少包含 8 个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已经安排好的将要发生的事态的句子,发表他们的口头评价意见,评选出一个最佳创意的接待计划(可以自荐)。最后对各小组的口头陈述及其书面接待计划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前三名。评价方式:由英语科代表与大组长组成评审团,进行四人小组捆绑式评价3. 探究交互式语法学习法新课改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学语法教学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去学习语法。以小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的内容,依据教师的指引,围绕某一个语法项目,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收集、筛选、分析、处理、运用各种信息;再通过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降低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的焦虑感,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曾观察到有一位教师采用每八人小组每学期轮流先在课下准备一个语法项目,并预先准备好一个电脑课件,推选两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展示他们小组对该项语法的认识,老师则在旁边充当助手,进行补台,并将此项活动纳入平时的形成性评价。由学生充当老师,课堂气氛别具一番风味,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4. 佳句格言记忆 FORM 法 我们仍可沿用传统语法教学中一种好的记忆语言形式的方法,就是精选一些包含某些语法结构的典型句子,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运用这些句子而起到既能背诵一些精典句子,又能熟悉运用某项语法形式的作用,达到一箭双雕、双重获益的效果。例如,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背熟 What are you doing tomorrow morning? 这个用现在进行时询问安排好的将要发生的事态的可用于口语的功能性很强的问句。以下每个佳句或者谚语格言都包含一个语法结构: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The more,the better. Roman was not built in a day. Never too old to learn. To see is to believe. Seeing is believing.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 be done today. Whatever I do,I will do in my power.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 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etc.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学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实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英语语法如何讲解

196 评论(11)

Krystaldxe

英语语法教程中的语法知识点,我们来看一些比较简单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英语语法教程,供大家参阅!

1.名词的数

<例句>

Her family are all music lovers.

她的家人都喜欢音乐。

<语法分析>

family为集体名词,作整体讲时为单数名词,如考虑到其个体时,则为复数名词。名词的数的概念是指名词的单复数,即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一般而言,名词可以分为两类:即表示人名、地名及某些类人和事物专有名称的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个体名词、集体名词、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都属于普通名词。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可以用数来计算,成为可数名词,而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一般都不能用数来计算,成为不可数名词名词。

<触类旁通>

(1) Her husband is a Swiss. Her parents are both Swiss.

她丈夫是瑞士人。她的父母都是瑞士人。

语法分析:表示某国人的名词单复数同形,类似的还有某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如bison, deer, fish, cod和salmon等。

(2) He finished school at fifteen.

他十五岁中学毕业。

语法分析:有些个体名词用作抽象名词,在意义上是不可数名词的。

(3) How much machinery has been installed?

装了多少机器?

语法分析:有不少名词在汉语中是可数的,而在英语中确是不可数的。

(4) There is a beauty in simplicity.

朴实之中有一种美。

语法分析:在多数情况下抽象名词用于单数形式,某些时候,也可以在其前面加定冠词或不定冠词。

(5) Two beers, please.

请来两杯啤酒。

语法分析:一般说来,物质名词是不可数的,因而没有复数形式,但有些物质名词用作可数名词可用来表示“一份”、“一杯”或“一种”等意义。

(6) He came up to shake hands with me.

他走过来和我握手。

语法分析:有些名词在某些习惯性的用法中,要用复数,成为相互复数。

<巩固练习>

1. Never make _____[friend] with such a person.

2. I have to change _____[train] here.

3. The public _____[be] deceived by the newspapers.

4. The gang _____[be] being hunted by the police.

5. No news _____[be] good news.

6. I know a few _____[Japanese].

7. We have defended the _____[fruit] of our victory.

<参考答案>

1. friends 2. trains 3. were 4. is 5. is 6. Japanese 7. fruits

<例句>

I bought two bottles of ink yesterday.

我昨天买了两瓶墨水。

<语法分析>

单位名词的数有单、复数的形式,如kind, sort, type, piece, cake, bottle和grain等单位名词如与复数限定词连用,一般要变成复数形式,of 后面的名词多用单数形式,且不用冠词。有些单位名词如dozen, score, head等词语复数限定词连用,仍保留单数形式。但如表示一种不确定的复数时,用复数形式。有些单位名词如pair, couple和ton等于复数限定词连用时,可用单数也可用复数。this, that, another和every等单数限定词一般只能与单数名词连用,但复数名词前有一个集体数词,且被看作一个整体时,也可与this等单数限定词连用。

<触类旁通>

(1) I like that two kinds of apple.

我喜欢那两种苹果。

语法分析:单位名词如与复数限定词连用,一般要变成复数形式。

(2) The shop sells six kinds of hat.

这家商店出售六种帽子。

语法分析:of 后面的名词多用单数形式。

(3) I went to the students reading-room yesterday.

我昨天去学生阅览室了。

语法分析:名词有时也可用复数作定语。

(4) He is a seven-year-old boy.

他是个七岁的男孩。

语法分析:数词 + 名词作定语,这个名词一般保留单数形式。

(5) I go to see her every two weeks.

我每两周去看望她一次。

语法分析:复数名词前有一个集体数词,且被看作一个整体时,也可与单数限定词连用。

(6) Never make friends with such a person.

不要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语法分析:有些名词在某些习惯用法中,要用复数形式。

<巩固练习>

1. She eat twn _____[piece] of bread.

2. There are three _____[grain] of rice on the table.

3. There are two _____[score] of birds in the forest.

4. She bought three _____[dozen] of balls last week.

5. I have been there _____[dozen] of times.

6. Wealth was calculated by _____[head] of cattle.

7. The old man is a _____[shoe] doctors there.

8. I saw two _____[man] doctors there.

9. She came up to shake _____[hand] with me.

10. He asked me to change _____[seat].

<参考答案>

1. pieces 2. grains 3. score 4. dozen 5. dozens 6. heads 7. shoe 8. men 9. hands 10. seats

<例句>

He is a friend of Henry's.

他是亨利的一个朋友。

<语法分析>

这是名词的双重所有格现象,of 后面的名词只能表示人,不能表示物。格是一种语法范畴,它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句中其他词之间的结构和语义关系。名词所有格可以表示包括所有关系在内的多种关系,所有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还可表示类别和地点等。‘s所有格和of 所有格都有多种意义,两者常常是不能互换的。

<触类旁通>

(1) Is this Mr. Black's office?

这是布莱克先生的办公室吗?

语法分析:名词所有格主要用于表示人的名词,也用于某些动物的名称后。

(2) We met at the hotel's entrance.

我们在旅馆门口相遇。

语法分析:名词所有格也用来表示某些无生命东西的名词,如时间、距离、价格、国家及城市等。

(3) She was pleased by her teacher's praise.

老师的称赞使她很高兴。

语法分析:名词所有格除了表示“所有关系”外,还可以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可以表示主动关系。

(4) Everyone is singing the fighter's praise.

每个人都称赞这位战士。

语法分析:名词所有格还可以表示被动关系。

(5) He put his arm through his brother's.

他伸手挽住他哥哥的手臂。

语法分析:所有格修饰的词,如刚刚提过则可以省略,以避免重复。

(6) I am going to the barber's.

我要去理发店。

语法分析:所有格可以用来表示教堂、店铺以及某人的家等。

<巩固练习>

1. Sunddenly she heard the barking _____ dogs.

2. Do you recall that poem _____[Byron].

3. This is the _____[workers] rest homes.

4. I bought several ______[children] books yesterday.

5. It is another book of my ______[brother].

<参考答案>

1. of 2. of Byron's 3. workers' 4. children's 5. brother's

33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