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颖随心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不能读作“qi”;磨,不能读作“mò”。磨,不能写作“魔”。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
*和氣生財***
应是切磋。
切磋是一个汉语词语,源于古代加工兽骨、象牙、玉、石时分别称为切、磋、琢、磨,经常用到形容人与人之间在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读音:qiē cuō,
出自《诗·卫风·淇奥》。
1、亦作“ 切瑳 ”。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
(1)、三国 魏 阮侃 《答嵇康诗》之一:“良玉须切磋,璵璠就其形。”
白话翻译:三国 魏 阮侃《答嵇康诗》之一:“良玉要切磋,方璵潘就其形。”
(2)、清 汪懋麟 《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怀》诗:“惜阴在分寸,攻石须切磋。”参见“ 切磋琢磨 ”。
清 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怀》诗:“爱惜光阴在分寸,进攻石头需要切磋。
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1)、《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白话翻译:《荀子·天论》:“至于君臣之义,父子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区别,那一天切磋而不舍啊。“
(2)、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
白话翻译: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大概要相互切磋,互相启发了。”
(3)、明 黄信 《明道篇》卷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
白话翻译:明 黄信《明道篇》卷三:“所以他们互相讨论的机会,切磋最为困难。”
3、喻痛恻。
汉 王褒 《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白话翻译:汉代王褒的《九怀.株昭》:“真是可悲可叹啊,我悲懑痛苦心如刀割。”
扩展资料:
英文翻译:compare notes; cut; 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views; pain
近义词:
斟酌、研讨、琢磨、考虑、研究、商榷、商议、探求、啄磨、协商、探究、研商、商讨、咨议、商量、磋商、探讨
造句:在互动的学习中,能充分体会到切磋琢磨的乐趣。
南瓜冰妈
比试have a competition更多释义>>[网络短语] 比试 match;compete;contend要求比试 challenge比试拳术 boxing competition
Baby大太阳
“切磋”是正确的。
切磋
【拼音】qiē cuō
【解释】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取长补短。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
盖须相互商量研究,取长补短,互相启发
【例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一起切磋琢磨,讨论解决办法。
【近义词】研究、探究、研商、商榷、考虑、琢磨、协商、磋商、研讨、商议、探求、商讨、商量、啄磨、咨议、探讨、斟酌
扩展资料
切磋近义词
1、商榷
【拼音】shāng què
【解释】商讨、讨论、协商的意思。
【出处】唐 李延寿《北史.卷三十二.崔挺传》:商榷古今,间以嘲谑,听者忘疲。
商讨古今大事,其间有时候调笑,听的人忘记疲劳
【例子】究竟湖人队会与凯尔特人队还是骑士队会师总决赛有待商榷。
2、研讨
【拼音】yán tǎo
【解释】研究和讨论
【出处】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曾说‘他的非攻其实就是美攻’;朋友们多说我故为‘偏恶之辞’,其实我倒是尽了客观研讨的能事的。”
【例子】当一个研讨班宣称可以揭示“秘密”或者“全新的,全然不同的”结果时,通常会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