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3

晓晓小同学
首页 > 英语培训 > 利润增长率英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优氧V美

已采纳

基于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或是投资回报率(ROIC)权衡公司的业务,逐而进行业务“加减法”。但是笔者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差别是:公司过往的战略和业绩会凸显出基于同样的财务策略之下,区别于每家企业又产生迥然不同的“加减法”策略。

1.公司的质量,即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其它因素相同,高质量/具有竞争优势地位的公司股票值得较高的市盈率估值。高质量体现在优质的管理层,较好的再投资机会,优势的战略及品牌。所有的因素最后归结为4个定量的价值驱动因素:投资回报率,投资成本,成长率,及成长期长度。

2.会计方法不同,不会影响现金流的不同会计方法不会影响公司价值。但是会计方法不同确实影响着利润倍数,因此,市盈率的差别造成的相对估值会产生误导的结果。例如研发费用的处理,折旧的方法,非经营性收入,赊销及营收记录原则等。

3.利润的波动很多经营都有周期性的特点,各个公司也可能处于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都造成了当前利润的不稳定性。所以不能完全用目前的市盈率取代真正合理的未来平均利润水平。

4.错误的估价由于市场对公司经营的错误预期,以及一些黑天鹅事件带来的过激市场反应,造成了市场短期的错误判读。这往往给价值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这篇文章着重谈谈市盈率的核心概念,即上面公司质量提到的4个决定市盈率的核心因子。所有关于价值或者市盈率的深度话题都可以从这4个因子(或者这些因子的变体,比如:ROE换成ROIC,COE换成WACC等)展开。PE即P除以E。E是净利润,有它便有净利润收益率;P是价格,有价格则有投资成本。从金融学分析看,PE的完整数学表达式为:PE= (ROE-g)/(ROE(COE-g))ROE:净资产收益率COE:投资成本g: 永续成长率简单的公式构建了PE估值的基本模型。理解这个定义公式的基本前提是,这是一段式公式,即一把尺子量到底。就像开车从A到B,从出发,起步,市区行驶,高速行驶,上坡,拐弯,到最后减速,停车等等,中间过程统统不管,只以一个估计平均值替代速度。上面公式中的ROE,COE,g的取值都照此原则。所谓模型,必须简化,先从简单入手。有一段式公式,有没有两段式,N段式公式呢?答案是:有。这里我们先谈一段式。谈到估值公式,很多投资朋友会说,别搞这些精确计算了,把企业的竞争环境,行业前景,市场容量,公司战略才是真正投资要掌握的核心。量化的东西钻进去,舍本逐末啊。估值是艺术加科学,没有科学的艺术,一团散沙,缺乏重点和逻辑,没有实际意义。没有艺术的科学,容易钻进牛角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定性分析的方方面面都有各自的属性,这些属性归纳起来就是支撑这四个估值因子的取值内容。竞争环境决定了ROE,行业前景和市场容量决定了成长率和成长期长度。企业战略即行业特点决定了投资成本及风险。估值模型能提纲挈领,使分析抓住重点;但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能指导分析,使之更深入细致,条理分明,逻辑严谨。上面公式里的利润增长率g。同样的增长率g,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同,它对市盈率的影响及权重截然不同。看看下面这个公式:g=r*ROE(t+1)+(ROE(t+1)-ROE(t))/ROE(t)t:  代表时间点r:  利润保留率假如:ROE(t)=10%;ROE(t+1)=20%;r=50%g=10%+100%从这个g的计算结果看,ROE提高(即效率提高)的威力十分明显了。ROE从10%增长到20%,g值直接到达100%,是常规成长性贡献的十倍价值。读者应该开始理解区分利润成长驱动因素的重要。延伸开去,了解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生意能达到的最终ROE水平如何,至关重要。支撑这个ROE水平,需要的护城河够宽够深吗?波特五力模型:即新进入者的威胁,现已企业之间的竞争,替代品的压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供方的议价能力,这些能帮助判断超额ROE的可持续性。由定量再到定性,我们在思维上更进了一个层次和高度。了解ROE,仅仅了解其历史数值是不够的,ROE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杜邦分析有助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下是爱尔眼科(SZ.300015)的杜邦分析,它提供了很详细的数据,支撑着ROE的三个组成部分: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这样的树根状的结构,可以一直追索到财报中的各个根科目。

以上的细节信息的追索,可以更加深入的进行下去,这也往往是基本面分析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越深入,越宽广,是真正基本面分析者的体会!看看伊利股份(SH.600887)。要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毛利润及毛利润率信息含量丰富。

更重要的信息在营业收入的各个组成成分(产品),需要进行更细节分析,每个产品的营收增长率如何?毛利率怎样?

伊利的产品分为:液体奶,冷饮,奶粉,及混合饲料。从图中看出,液体奶是其营收和毛利的主要来源。毛利润率一路上升(14年30.8%;15年34.1%;16年36%),在15,16年的年报中披露销售价格变动带来了销售收入的减少,说明其毛利率的上升是由于产品升级产生,而非产品价格上调引起的。而这一情况在14,13年则大为不同,毛利率上升是有价格和产品升级双引擎驱动。

这种行业竞争优势地位,不但体现在净利润率的提升,也体现在节约资金带来的股东权益资金的减少,由此带来的权益乘数的增长。简单计算一下:

当前格力电器的权益乘数为3.59.

假如总资产数不变,以上无息占用的经营净资产值计入股东权益,则权益乘数下降为2.58! 对应的ROE则由目前35.21%,直接打降到ROE=25.3%!由于ROE的下降,会带来多大的估值水平下降呢?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目前的格力电器的动态市净率为4.35.依照以下市净率公式(介绍链接):PB= (ROE-g)/(COE-g)推知COE约为10%,g约为2.9%(与永久GDP增长相适应)以ROE=25.3%代入计算,PB大约为3.25.PB从4.35 降至3.25,股价直接下降1.1/4.35=25.3%!即格力电器从目前39.10元/股下降为29.2元/股。由此看出格力电器的竞争优势地位带来上下游话语权,直接提高了它的ROE。并进一步直接体现在了股价估值水平上。市盈率是简单直接的,也是有效强大的。它的倒数被夹头届大神格林布拉特(J. Greenblatt)用来称其为神奇公式!他的哥谭资本(Gothom Capital)从1985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年化收益高达达到50%(见简谈PE-PB-ROE及其它)。以上东拉西扯的说了一通,说的都是在市盈率这个巨大伞盖下,各个自变量的变化对合理市盈率及股价的影响。所谓深度谈,也就是对市盈率更详细的细节诠释。通常投资者看到的是冰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对水面以下更重要的,更巨大的90%的子目录及细节忽略或者想当然了。股票估值是个广泛的话题,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这个系列的姊妹篇。其它的文章包括:成长性深度谈,股票定价估值重要模型-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等等。总结语:上层构架的内容是简单的,真正的魔鬼都藏在细节里!

利润增长率英文

95 评论(12)

贪吃的pinko酱

PEG,即“市盈率与业绩增长率之比”。如果用PEG衡量,美国为2倍,中国只有1倍,而业绩增长预期是评估之本。周边市场下跌对中国市场自然会有压力,但中国股市应有其相对独立的估值。中国有很多股票还是被低估,远远没有见顶。我们对未来的市场非常乐观。近期,我们将继续看好零售、消费品、金融、地产、能源、通讯设备等行业,并重点关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具备持续增长前景、管理优秀、注重股东利益的上市公司。 EPS是指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期末总股本。每股收益突出了分摊到每一份股票上的盈利数额,是股票市场上按市盈率定价的基础。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很大,但每股盈利却很小,表明它的业绩背过分稀释,每股价格通常不高。

267 评论(10)

蔡蔡菜哈哈

ROIC高不代表ROE就高,因为二者中ROE的分子包含了非经常性的损益,比如公司出售了一项资产,所得的收益也会归为ROE的分子,而在计算ROIC的时候,非经常性损益是排除的,这样就会造成ROE可能高,但是ROIC却是下滑的。如果公司的利润都是来自主业,那ROE高,ROIC也可能是降低的,因为ROE是净资产的收益速度,在分子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大批举债,就会造成ROIC的分母变大,使得ROIC降低。

250 评论(9)

bluebirdtang

股票PE是英文Price/Earnings的简称 ,也有叫做PER的,即Price/Earnings Ratio 的简称,也就是大家说的“市盈率” 。它是由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计算而得。 这是一个投资者都耳熟能详的指标,但是市盈率指标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深层的含义,并不是这么简单。谈谈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第一、市盈率的正确用法是将指标倒过来看,即:Earnings/Price。也就是每股收益(指税后每股净利润)/股价。这个数值代表假设你投资该企业(假设你完全控股该公司,且将企业每年净利润全部收回,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需要注意)的投资回报率。按照这种看法,PE数值代表你投资该企业能收回投资的年限。例如某钢铁厂2005年PE为5,则表示你收回投资的年限是5年,投资回报率是20%。 但是事实上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前提假设并不成立,企业必须将净利润的相当一部分留作企业发展的资金,而实际对投资者的分红只占一小部分。因此,PE=5实际并不代表你投资该企业收回投资的年限是5年,还需要结合股息率来定。不过,这是市盈率的基础含义,也是股票投资的意义。 第二、谈到市盈率,必须要知道它是分为: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两种。这里面有两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市盈率既然是计算投资收回的年限,那么静态市盈率就是简单的将股价除以年报每股收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计算方法。但是动态市盈率则很复杂。来推导下: 假设2005年年报某股票每股收益为:E1(元/每股),预测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为E2。投资者当前买入该股票的价格P(即当前股价)。 因为2006年比2005年每股收益增长(假设是增长的)率是:E2-E1/E1*100%。设为R。 又假设公司还能保持该增长率N年。 根据目前大多数定义,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动态系数。 动态系数=1/(1+R)*N 这个公式实际是根据N年内稳定增长(增长率恒定)复值贴现值来计算市盈率的方法。 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很少使用,因为企业利润增长情况其实很复杂,难保持恒定,也很难计算。但却是市盈率的真正含义。 第二重含义:也就是经常被“歪曲”使用的“动态市盈率”。比如各类看盘软件,在计算所谓市盈率时,往往采用简单的算术计算,如: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则软件自动将其乘以4,得出年末预测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股价计算PE,这种所谓的“动态市盈率”往往会给不太留心基本面的投资者带来错觉。 例如000759g中百,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12元,目前股价9.81,软件自动计算的PE是21.4倍。其实它隐含了软件假设该股票2006年年末每股收益0.12*4=0.48元的假设。当然,这是很错误的。零售企业第一季度往往是每年收益最好的一个季度。因此,零售企业往往在第一季度被高估,而在收益不景气的第三季度被低估。 第三,正确的动态市盈率计算公式中,应该留意动态系数的因素。即收益均增长率R,和持续年限N。从系数的重要性来看,显然N比R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未来动态市盈率较低取决于几个因素:当前的静态市盈率,恒定的收益增长率,和收益增长持续时间。而其中显然当前静态市盈率和收益持续增长时间最为重要。 简单来说,收益增长率并不太重要,关键是收益增长持续时间。这也同大多数投资收益一样,关键并非增长率,而是看谁增长的时间最长。这也是复利的威力。 第四,也就是说,目前的静态市盈率(不管是季度,还是年末计算)其实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作用不太大。如果该股票动态系数非常小,那么当前也可以享受非常高的市盈率。而如果动态系数非常大,那么当前非常低的市盈率也不应该享受。 第五,市盈率也并不是一概而论,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也不一样。周期性的行业享受的市盈率就非常低,比如钢铁,通常情况下市场只会给与其10倍以下的市盈率估值。这是因为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利润增长往往是周期性的,也即是时好时坏,增长不稳定,因此动态系数也相应较高。而科技企业,市场往往比较乐观,一旦进入其发展的上升轨道,则有可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增长。因此计算而得的动态系数也较低,市场给与的市盈率也较高(虽然这并不符合实际)。 市盈率还和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相关,也与市场乐观或悲观情绪有关,因为它的公式中有价格的因素。 第六,因此,不可因为市盈率低而买入,也不可因为市盈率高而卖出。其实大多数时候应该恰恰相反,在高市盈率时买入,低市盈率时卖出。机构往往干这种事情,例如000039,在2004年12月年报显示每股收益2.37,其在2005年4月创历史新高16.68元时,市盈率也不过7倍(第一季季报出来前计算)。但是机构却这个时候抛了很多股票。也很容易套住中小投资者。 第七,彼得.林奇甚至认为一个股票的市盈率取决于该股票税后净利润的增长率。比如一个股票未来税后净利润增长率为45%,那么目前它的市盈率应该是45倍。这个说法我觉得还很粗略,确切讲应该还有个增长率能维持多久的问题,维持的越久,价值越大,享受的市盈率越高。 总之,当年的市盈率不管从第一季度,还是到最终年末,其实都属于“静态市盈率”。而这种静态市盈率并不能帮助我们判断股票价值是否低估,或者高估。最终动态市盈率的得出,需要对企业未来利润增长情况进行预测。 机构或者庄家,往往会利用散户大多数不具备预测能力,而容易被当期低市盈率的“良好基本面”所吸引的缺陷进行出货。反之则利用当期基本面“较差”的现状打压股价,获取筹码。

25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