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0

angelwhere?
首页 > 英语培训 > 医学英语的起源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曰月無塵

已采纳

远在2500 多年前,古希腊有一个叫塞利斯的人发现,用毛皮去摩擦琥珀(一种天然宝石),这块被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那时候的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好说:琥珀中存在一种特殊神力。他们把这种特殊神力称作“电”。这个词就是从希腊文的“琥珀”这个词演变而来的。公元1600 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发现用摩擦的方法不但可以使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还可以使不少别的物体如玻璃棒、硫磺、瓷、松香等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把这种吸引力称为“电力”。吉尔伯特是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也是一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受过医学教育,后定居伦敦,于1573 年开始做医生,为病人治病。由于他的医术比较高明,被召进皇宫,于1601 年做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保健医生。女王逝世后,他又被任命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医生。在他行医期间,他又去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他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他的主要著作《论磁石、磁体和地球大磁石》全面论述了对磁体和电吸引的全部研究工作。在吉尔伯特之后的200 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的认识。其中,1734 年法国人杜伐,做了一些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松香与毛皮摩擦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他发现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电,一种是把玻璃捧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能吸起像纸屑、木屑之类的轻小物体,这种吸引力称为带电现象。他将这根玻璃棒用丝线悬挂起来,再将另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发现这两根棒相互排斥,于是他就把玻璃棒带的电,称为“玻璃电”(即正电);另一种是把松香用毛皮摩擦也产生带电现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松香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这两者相互吸引,于是他称松香所带的电为“松香电”(即负电)。这就是人们所讲的同性电相互排斥、异性电相互吸引的现象。杜伐发现了这些现象,也作了最早的理论解释。尽管这种解释很粗浅、带点形而上学的性质,但毕竟比不想去解释为好。此后,观看电的实验成为人们的一种娱乐。在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大批人以进行这种带电的实验和表演这些实验让人们观赏,赚钱谋生。1745年,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利用一根导线将摩擦起电装置上的电引向装有铁钉的玻璃瓶,使瓶子充电,当他的手触及铁钉时,突然感到猛烈的一击。这是一次放电现象,铁钉上聚集的电穿过人体(人体就是一种导体),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电的震动。1746 年,荷兰人莱顿在上述实验的启发下做成了莱顿瓶。什么是莱顿瓶?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的外面和瓶内均贴上像纸一样的银箔,把摩擦起电装置所产生的电用导线引到瓶内的银箔上面,而把瓶外壁的银箔接地,这样就可以使电在瓶内聚集起来。如果用一根导线把瓶内的银箔和瓶外壁的银箔连接起来,则产生放电现象,引起电火花,发生响声,并伴随着一种气味。古希腊的一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所著的《动物志》一书中曾描述过一种能够放电击毙小动物的电鳐。18 世纪中叶有人把这种鱼带到英国,引起当时生物学家很大的兴趣,当人用手去碰这种鱼的头部或身体的下部时,便会感到猛烈的一击(即电击),于是人们就想起了刚刚发明不久的莱顿瓶,它就像这种鱼一样,只要用导线把瓶内外的银箔连接起来,就可以放电、引起电击。此后,这种电击来自放电,便没有人怀疑了。尽管18 世纪初,人们已经发明了验电器,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但在当时人们仍往往用自己的身体去检验电是否存在,甚至有不少人以能受一次电击为荣。18 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是第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尽管他取得科学上的成就的时候美国还没有独立。他同时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在美国进行独立战争时期,他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他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的三个起草人之一。他是1781 年美国和英国谈判的代表。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家境贫寒,幼年曾做过印刷业的学徒工人,尽管学徒工待遇低,工作劳累,但他却是一个“手里有一点小钱都花在书上”的人。他只要有一点空余时间就读书,在30 岁以前就已熟读了有名的物理学家波义尔和牛顿的著作。由于他勤奋学习,虽然没有进大学受高等教育,却在科学领域里有所作为,并获得了许多有名大学的荣誉学位。他于1753 年先后得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荣誉学位。他还是新大陆第一个长期性的科学团体——美国哲学会的主要奠基人。富兰克林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发现了“电流”。他在1747 年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出关于电的“单流说”。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正电(或“阳电”);如果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阴电”)。根据富兰克林的说法,经常移动的是正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富兰克林的这个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看法却相反。现在的看法认为:两个物体互相摩擦的时候,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如果它们是导体,由于人本身也是导体,过剩的电子或短缺的电子很容易从导体(人体)传到地下或得到补偿,因而摩擦后不显电性。如果互相摩擦的物体都是绝缘体(即不导电的物体),经过摩擦,电子从一方移向另一方,于是双方就都带电了,一方带正电,一方带负电,二者电性相反,电量相同。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1752 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外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很多人都在重复富兰克林的这一实验。为什么富兰克林的这一实验会引起这样的轰动?因为当时社会上对于雷电有一种恐惧心理,大多数人认为雷电是“上帝之火”,是天神发怒的表现。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的实验惊动了教会,他们斥责他冒犯天威,是对上帝和雷公的大逆不道。然而,他仍然坚持不懈,而且在一年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终于制服了天电。由于教堂高高耸立的塔尖常被雷电所击,教会为了保护教堂,最终也不得不采用了这个“冒犯天威”的装置。以前电一直被人们当作一种娱乐手段,从此总算找到了实际的应用价值。富兰克林的这个实验,不仅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1753 年,俄国科学家里希曼在屋顶上装了一根导线通到实验室,想用验电器来观察雷电现象。那时正逢雷雨交加,一个火球从上面传了下来,结果里希曼遭雷击而死亡。因此,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的影响,足以使每个电学家避免这种无谓的牺牲。电流现象的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研究电学和电磁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知道,电流就是电荷向一定方向的移动。在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靠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形成的。电流通过电路时,会产生许多新的效应。如电流通过电灯的时候,电灯就发热发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时候,电风扇就能转动。电流可使蓄电池充电;可带动电伽机作功??。这些现象表明,电流也是一种能量传输过程,电能可以通过各种特定的器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电流可存在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中。雷电现象,就是人们最早注意到大气中的电流现象。富兰克林传奇式的风筝实验使人们了解到雷电和摩擦带电的关系。随着避雷针的发明,逐渐消除了人们对雷电的恐惧心理。但在18世纪末之前,人们对电流现象的认识也仅到此为止,基本上仍然是一无所知。那么,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是哪一位科学家呢?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被人们认为是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人。据记载,伽伐尼的发现是一次偶然性的发现。1780 年的一次极为普通的闪电现象,引起了他的思考。这次闪电使伽伐尼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他花费了整整12 年的时间,研究像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最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在这里,蛙腿的肌肉是导体回路的一部分,肌肉和两种不同的金属丝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流回路。肌肉的痉挛表明有电流通过,起到了电流指示器的作用。根据这种现象,他还制成了“伽伐尼电池”。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回路只是一个放电回路。伽伐尼的看法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海洋当中的一些带电的鱼,如电鳗、电,人们在海中如果被这种鱼触及身体,也会有电击的感觉。这说明在一些动物体内也贮存着电。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伏打(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认为电存在于金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肌肉中,他于1782 年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关于所谓动物电,您是怎样考虑的呢?我相信一切作用都是由于金属与某种潮湿的东西相接触才发生的”。两种明显不同的意见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并使科学界分成两大派,他们的论战十分激烈,每一方都指责对方是异端邪说,标榜自己观点的正确。争论的结果是伏打的见解占了优势。但很可惜,因为伽伐尼于1798 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再也不能知道这场争论的胜负,再也听不到争论的结果了。1800 年春季,即19 世纪第一个年头的春天,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怎么会引起这种突破呢?这又要从伏打说起,伏打在他自己看法的指导下发明了著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现在看来,这只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锌电池连接而成为电池组。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伏打电池可以说是伏打赠给19 世纪的宝贵礼物。他的这个发明为电流效应的应用开创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由此,伏打和与他同时代的别的国家的不少科学家,得出了各种有趣的结果,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不时登出各种各样新发现的消息。有了电池,英国的化学家戴维(1778~1829)才有可能奠定电离理论基础,并且分离出钠、钾、锶、硼、钙、氯、氟、碘等元素,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并进而促使他的助手法拉第建立了电解定律。伏打虽然发明了电池装置,但并不了解这种装置的道理。戴维阐明了这种装置的道理,指出这类电池的电流来自化学作用。但不管怎样,伏打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伏打本人由于这项贡献,被许多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据说1801 年法国的拿破仑曾亲临现场观看了伏打的实验表演,并授予他一枚特制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发现电流的贡献。

医学英语的起源

281 评论(12)

xiaoyoubaobei

英语百词斩

扩展资料:

医学词汇的特点与其发展史密切相关。希腊文化早于罗马文化,很多拉丁语源于希腊语。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留下不少医学文献,其医学知识被罗马人继承,成为西方医学的起源。

罗马人(说拉丁语)在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的率领下于公元前55年入侵不列颠群岛,统治直至公元410元。这样,拉丁语直接传入英语,希腊语又以拉丁语作媒介传入英语。

例如:据传凯撒大帝经剖腹而降生,因而“剖腹产”的英文便是Caesarean Section。另一个重要时期便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注重研究希腊语,用拉丁语演讲、写文章成为文人学者崇尚的时髦,这两种语言再次大量汇入英语。

现代医学英语一方面经常把拉丁语、希腊语的词根作为组词因素,构成大量医学术语。

医学专业英语术语数量非常多,很多医学英语甚至电脑Word都无法识别,要把所有的医学英语都记起来是不可能、不现实、而且也是不必要的,但是掌握一些医学术语词汇很妖必要。

大多数医学英语单词都包含基本的词素,其构成也有相当固定的模式,很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比如,gastritis(胃炎)、enteritis(肠炎)、hepatitis(肝炎),看过这些单词不难发现,“itis”就是“发炎”的意思。

358 评论(15)

霸王V风月

英国人?不清楚,就像中文谁发明的你说的清么?反正是人发明的

239 评论(13)

好吃的深海鱼

英语的起源:

In 1066, William I, the Duke of Normandy, who ruled northwest of the Kingdom of France, conquered the Kingdom of England and became King of England. All the British nobles were changed into French and intermarried with the nobles of France.

公元1066年,割据法兰西王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王国,成为英格兰国王,所有的英国贵族也都换成法国人,并且和法国本土的贵族通婚。

During the more than 300 years of the Norman Conquest, the monarchs and nobles of the Kingdom of England spoke French, while the clergy used Latin and Middle English. Around 1500, Middle English evolved into Modern English.

诺曼征服的三百余年间,英格兰王国的君主与贵族都讲法语,教士们则习用拉丁语,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中古英语演变成为近代英语。

The spelling letters used in modern English are also completely borrowed from 26 letters. The so-called "English alphabet" is the spelling letter used by ancient Romans in writing. English began to use the Latin alphabet as a spelling system around the sixth century A.D. in Anglo-Saxon times.

现代英语所使用的拼写字母,也是完全借用了26个字母。所谓“英语字母”,就是古罗马人在书写时所使用的拼写字母。英语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拼写系统大约是在公元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The missionaries introduced letters in order to record the local language into words. The problem they faced was that there were more than 40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in English at that time, but the Latin letters could not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So they used the methods of adding letters, adding mutants to letters, and connecting two letters to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Later, a text system of 26 Latin letters plus plus some spelling rules was formed in Old English.

当时的传教士们为了把当地语言记录成文字而引进字母,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当时的英语共有超过40种不同的音,而拉丁字母无法一一对应,于是他们用增加字母、在字母上加变音符号、两个字母连写等方法来对应不同的发音,之后慢慢形成了古英语用26个拉丁字母+&来拼写并伴有一些拼写规则的文字系统。

扩展资料

1、词汇量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总计990,000个),但如果要估计具体数字,必须先判断哪些能够算作其单词。不过与其他语言不同,并没有一个权威学术机构来规定何为正式的词汇。医学、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词,一些进入了大众日常用语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内部使用。移民群体带来的外语单词也经常融入英语社会中去。

2、语法

英语语法基于日耳曼语源,虽然一些18世纪和19世纪的学者试图把法语和古拉丁语的语法应用于英语,但是并不成功。英语与其他所有的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没有那么复杂的屈折变化,也失去了几乎所有阴阳性变化,基本上,英语除了人称代词以外,已失去了性和格的分别了,它更强调词语间相对固定的顺序,也就是说英语正朝向分析语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语

250 评论(13)

bluesky588

英语不像世界语,是人有意发明的,而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英语起源于英国。大约在公元49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侵犯不列颠。他们在征服不列颠诸岛后逐渐形成统一的英吉利民族,他们各自使用的方言也逐渐融合,成为一种新的语言——盎格鲁-撒克逊语,这就是古英语(Old English,公元450年至1150年)。在这一时期,说英语的人不过几百万人,而其使用范围也仅仅局限在不列颠岛。其后,英语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由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1150年至1500年)发展今天的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1500年至今)。

216 评论(11)

还是曼特宁

医学英语主要学习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术语,医学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学等相关。主要就业方向面向制药,生物学技术,食品,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司法等方向。医疗领域的翻译和转录待遇挺好的。需求很高。各大公司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医疗设备公司,食品公司上市开发面向海外本地化提交注册申请实验记录等都需要可靠医学相关翻译和记录。医学英语主要是面向医学领域的学习。普通英语专业主要面向通用英语(经济贸易)这种。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学、文学,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

212 评论(15)

上海二当家

主要是词汇上会有很多术语,不过有构词法可以遵循:一般是 前缀+词根(o)+后缀hyper-thyr-o-idism vascul-(o)-lym-phaticcardi-(o)-tomy

24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