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0

极夜北极光
首页 > 英语培训 > 喀斯特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犬黑犬97

已采纳

你想说的是喀斯特地形把中文名称:喀斯特地貌 英文名称:karst 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 ;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喀斯特英文

115 评论(13)

沫卡MOKOO

名词 n. 【地】喀斯特地形;水蚀石灰岩地形

165 评论(11)

pochacco要加油

喀斯特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现属克罗地亚)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比较缺乏,但地下水系却比较发达。亚洲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中南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西伯利亚等地,其中最为精彩的两个国家当属中国和马来西亚。 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279 评论(9)

木叶星海

karst [kɑ:st]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地形)karst landscape喀斯特景观;[地质] 岩溶景观Karst Sheepdog卡斯特牧羊犬karst lake[地理] 岩溶湖;喀斯特湖tower karst老人峰;塔状喀斯特karst plain岩溶平原;喀斯特平原clayed karst粘质岩溶karst relief喀斯特地形karst pit喀斯特井cockpit karst盆地喀斯特

221 评论(11)

maodougouzaizi

karst landform 又称“岩溶地貌”。

307 评论(15)

耶丽芙小熊

喀斯特地貌(英语: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扩展资料: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1、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2、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

3、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4、气候影响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喀斯特地貌

33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