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雨城
他们身怀高超的滑雪技能 却不参加冬奥会任何比赛 他们能应付各种突发状况下的医疗救援 工作地点却不在医院 他们就是 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 2019年2月, “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 正式成立,70多名医疗队员被分为两组:延庆高山组和崇礼云顶组。 北医三院眼科孟璐、麻醉科白鹏、急诊科怀伟、麻醉科敦元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马鹏程,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赵双云、第二门诊部姚娜,肿瘤医院麻醉科杨娇楠、李晓曦 就是其中的成员。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医疗指南》,运动员在赛道上的任何地方摔倒受伤, 医疗救援人员都必须在4分钟内带着急救物品到达现场。 理论上是4分钟,运动员摔倒受伤后,巡逻员评估伤情、相互沟通协调都需要时间, 留给滑雪医生的实际救援时间可能只有1至2分钟。 在地势复杂、冰雪严寒的条件下,要 背着15公斤重的医疗设备, 快速、平稳地到达救援点,对每位滑雪医生都是极大的挑战。 虽然滑雪医生都有一定的滑雪基础,但应对这样的紧急情况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从三年前,这些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就开始为冬奥会作准备。 北医三院眼科孟璐、麻醉科白鹏、急诊科怀伟和肿瘤医院麻醉科杨娇楠、李晓曦所在的 延庆高山组,主要负责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医疗保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位于延庆海坨山, 雪道是国内最高等级的高山滑雪赛道, 海拔高、落差大, 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高山滑雪赛道之一。 高山滑雪项目向来以难度大、观赏性强著称,是一项将速度与技巧完美结合的滑雪运动,被誉为 “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 ,同时也是 受伤率最大、最危险的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 。 在坡度大的冰状雪上,救援人员首先需要足够安全地停在受伤运动员的身边。对于通过了加拿大滑雪指导员联盟二级指导员认证和国内滑雪指导员认证的白鹏来说,这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 从2018年冬季开始,队员们每年雪季都去崇礼参加滑雪培训和救援演练, 包括练习负重情况下的滑行,雪道上伤员的快速转运,在雪道上进行CPR及急救插管等。每年训练两三个月,期间每天训练7至8个小时。 除此之外, 雪道救援与院内的临床工作也有很大的区别, 冬奥组委多次组织队员参加120的院外急救培训、高山滑雪医疗队院前急救技能培训、疫情防控、专业英语培训等。 滑雪技能培训非常严格且艰苦, 不少队员都在这个过程中受过伤, 在极寒天气下,也有队员在训练中出现冻伤的情况。 有时候训练时,崇礼的最高温度是-36 ,体感温度只有-60 ,最大风力达9级。“当时滴水成冰,整个医疗队的队员都多少有点冻伤。但大家没有退缩,反而开玩笑说,省下了去北极 旅游 的钱”,白鹏回忆到。 作为第一代滑雪医生, 又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一切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白鹏说:“在雪场上队员们佩戴的N95口罩,不到一分钟就被冻成冰壳子,雪镜上也全是雾,根本看不清楚。此外,防护服或隔离服是穿在雪服里还是雪服外、清洁区和隔离区怎么设置……队员们需要一起想办法、做实验。经过反复演练验证,终于确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流程。” 56岁的孟璐是队里年龄最大的女性,她曾以女子组第一的好成绩成功入选,但面对高要求训练,孟璐不仅要克服对速度的恐惧,还要面对体能上的劣势。 为了跟上训练计划,孟璐加强了自己的训练要求,经常到健身房锻炼、做瑜伽、游泳等。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她不仅顺利通过了队里的一轮轮考核, 还考取了加拿大滑雪指导员联盟一级指导员证书。 “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我为自己骄傲、自豪!”孟璐计划在冬奥会结束后正式退休,但她要 成为一名雪道救援志愿者, 让更多冰雪爱好者开心、安全地享受冰雪运动。 怀伟对北京即将成为“双奥之城”感到特别光荣。“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是一名志愿者,负责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院内紧急救治工作。现在我又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一名‘滑雪医生’,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希望能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白鹏说:“我们养兵已经足足千日了,这条赛道对我们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了,我们做了很认真的准备,希望能为冬奥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过连续三年高强度、高压力的训练和参与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高山滑雪比赛项目医疗保障工作的实践,肿瘤医院杨娇楠和李晓曦的滑雪水平、急救能力也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李晓曦说:“目前我们的医疗保障团队已是万事具备,随时准备着,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驾护航。” 杨娇楠也对即将到来的冬奥工作充满信心:“我们将在冬奥会赛场上展现北肿人风采,彰显中国力量。” 北医三院麻醉科敦元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马鹏程,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赵双云、第二门诊部姚娜 在张 家口云顶赛区滑雪公园 进行赛道医疗保障工作。 在不同地形、坡度、难度的雪道上和极端天气进行训练,经历了很多次摔倒和受伤,姚娜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掉队,一定要完成赛道医疗保障任务”。 经过三个雪季的滑雪培训和系统的急救培训,赵双云和姚娜的滑雪水平和雪上急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获得了加拿大滑雪教练认证及120急救培训中心认证。 “相约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测试赛期间,队员们 春节假期一直坚守在张家口云顶赛区整整三周。 他们每天早七点就到达赛场,全天候驻守在赛道旁,参与了雪上技巧、空中技巧、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残奥会坡面回转、障碍追逐等多个项目的赛道救援。 连续工作20天,虽然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寒风中站立,也常常不能按时吃饭,但他们都表示,能参与冬奥、服务冬奥,是莫大的荣耀和自豪。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滑雪水平,出色地完成了赛道救援保障任务,受到张家口市卫生 健康 委的高度肯定。 测试赛中,看到很多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努力拼搏,在赛场下互相帮助的乐观、自信和执着,姚娜深受鼓舞:“ 我站在雪道边,心里默默地想,你们在赛场上加油努力,我们一定会守护你们的安全。”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素材来源于各医院 部分素材来源于《工人日报》、新华社 编辑/宣传部 韩娜 题图/王崇锟 排版/张湄芷
雨中之苇
冬奥会志愿者报名条件有: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自愿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接受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指导和管理;2、截至2022年1月1日年满18周岁(即2004年1月1日及以前出生),具备开展志愿服务所需要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素质;3、具备志愿服务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能使用汉语或英语进行交流;5、能认真参加赛前培训,并为北京冬奥会或冬残奥会赛时运行提供满足需要的志愿服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申请人同等情况下可被优先录用:1、能够参与“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志愿服务;2、能够同时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赛时志愿服务;3、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口笔译服务、医疗服务、驾驶服务、信息技术保障等;4、其他赛时运行保障所急需紧缺的人员。赛会志愿者的报名方式有:1、个人申请人报名方式个人报名申请人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以真实姓名注册,根据在线报名提示语,正确填写个人信息并在网上提交。无法使用网络系统的个人报名申请人,可通过来信、来函等方式直接向北京冬奥组委报名,可到由北京冬奥组委授权或委托的相关组织机构所设立的宣传点报名。2、团体申请人报名方式团体报名申请人通过北京冬奥组委授权或委托的组织机构报名,由相关组织机构指导团体报名申请人统一在全球招募网络系统报名。
旧在现在
奥运赛场中,医疗救治是赛事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为追逐梦想的运动员们保驾护航,也是办赛能力的一种体现。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进行,共设有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这对医疗救治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疫情背景下,防疫举措也将成为北京冬奥会医疗救治的一大部分。为此,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设置88个医疗站,提供现场医疗救治以及伤病员分流转运工作。涉冬奥伤病员将分为新冠肺炎确诊与疑似患者、闭环内发热症状患者、闭环内其他伤病员、闭环外发热症状患者、闭环外其他伤病员等五类。北京18家定点医院将实施精准分类收治,避免不同风险伤病员流线交叉。比赛开始之后,还要从定点医院抽调1188名医务人员、840名院内专家,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准备了60名市级专家、10名院士给予高水平技术支持。各类医疗保障为参赛选手保驾护航:和一般的运动会医疗保障不同,冬奥会滑雪项目的保障医生们不但要会治病救人,还要会滑雪,他们被称为“滑雪医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滑雪医生”要穿着滑雪板,背着10公斤的装备去施救。面向北京冬奥会,他们还组建了一支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远动员如果在滑雪比赛中发生意外,裁判长会通知赛道出发区暂停比赛。赛后赛道组长将确定运动员受伤点位,并通知滑雪医生,他们会在4分钟内尽快到达运动员身边,做急救处理和伤情病评估。为保障运动员安全,这些“滑雪医生”需接受许多专项练习。此外,北京市还加大医疗保障人员冬奥知识、英语水平、滑雪技能等培训。40名滑雪医生都达到了国际救援水平,1900名医疗保障人员具备了基础急救能力。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网-北京冬奥选手赛场医疗救治有何特点?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