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0

天才和笨蛋
首页 > 英语培训 > 仁爱版小学英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洋嗨阳

已采纳

我初中学的是仁爱版的。仁爱英语教材全彩印刷,每一册课本后面的单词表都有音标,而且是英式和美式两种,这是我觉得最赞的地方。七年级课本后面附录国际音标,八九年级课本后面附录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表,有一册还附录了一些单词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里不同的拼写。七年级上册后面附录的是常用英语人名。而且每一册课本里都有一部分教材讲解,就在那些附录前面,真的很有用。仁爱英语教材还很贴心地把七年级上册设为入门课本,方便那些以前没有学过英语的人入门和学习。可能是因为我对学了三年的仁爱英语有感情吧,说了很多赞美的话。那就提一点不足之处吧,仁爱英语教材虽然是全彩印刷,但是里面的人物画得不是很好看,不过我小学英语课本就是这个画风,也习惯了。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我没用过,很遗憾。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你。:-)

仁爱版小学英语

133 评论(9)

为何不信2013

仁爱版初中英语

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12.flv|11.flv|10.flv|09.flv|08.flv|07.flv|06.flv|05.flv

109 评论(13)

主君的太阳Soo

仁爱版英语是最难的,它(单课)词汇量特别大,语法知识出现的频率较低,教师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学生学习比较吃力。枣庄市原来用的就是仁爱版教材,只用了一届(因上述原因)就改用人人教版了。

326 评论(12)

向着好吃奔跑

仁爱版。

它(单课)词汇量特别大,语法知识出现的频率较低,教师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学生学习比较吃力。枣庄市原来用的就是仁爱版教材,只用了一届(因上述原因)就改用人人教版了。

现在小学英语教材版本非常多。

北京:人教新起点,人教PEP,北京版,人教精通版,北师大版

河北:冀教1起,冀教3起

山东:外研1起,外研3起,鲁教版,鲁科版

上海:沪教牛津版,沪教版

深圳:深圳版,科教版

江苏:苏教译林版

湖南:湘少版,湘鲁版

陕西:陕旅版

广东:广东版开心学,广东深圳版,教科版

版本还有很多,同一个地区有选用不同版本的,可能还有没涵盖到的。

教材都是精心编撰出来的,质量都能够有所保障。曾经做过一项对标,就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同一个年级同一个主题下的词汇和句型对比,结果发现其实同一个主题下各教材难度相差不大。因为小学阶段本来就是打基础的,同一个主题下学习的内容甚至语法都是基础性的,相差不会很多。

但对比的时候感觉教材的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教材很多年不更新,是比较正式的传统风格,有的教材特别能适合小朋友的风格,配图也有趣,甚至连成人看着也觉得很有意思。

个人感觉不会因为选的教材不同而对英语成绩有所影响,因为教材所包含的主题和涉及的难度差距没有那么大。但是学校能不能把教材上的东西让学生学透了,就会对英语成绩有影响了。

比如有的教辅材料会把课本中出现的,单词表以外的,超标词,识读词整理出来,有的老师会让学生一起掌握了,一起听写提问。但有的学校没有那么重视这部分内容,就没有把这部分课本上出现的,但没有在单词表里的词作为学生掌握的范围。这区别就有了。

所以感觉还是得看学校,看老师,看家长的重视程度。

188 评论(12)

miumiu6571

一 我从2007年开始使用仁爱版教材,迄今已经15年了,该教材很适合零起点的学生,特别是适合当时的学生,他们在小学时很少接触正规的英语教学。 仁爱版教材从宏观内容上来看,从七八年级的日常生活,比如衣食住行,到九年级时上升到了国家和世界,格局逐渐打开;这样的编排也很贴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材中的四名主角和若干配角伴随了学生三年,我喜欢说这是第几季第几集,好像连续剧一样。 从微观内容来讲,每篇文章都针对性很强,有又连贯性,把词汇、语法和有用的表达都结合起来,于“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语法学习刻意性不强。 二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先备整本教材,先把握整体,让后分单元、分话题,分课时地备课,通常参考仁爱英语《教师用书》上面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上课先启发诱导,比如学正文前先看图推测今天要学的内容,英语问答或自由发挥。注意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比如这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什么结构,这样合理吗,如果让你写你怎么写,有时会让他们画思维导图。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教材中的一些地方不是很明白: 1、SectionA 1a Listen,look and say.SectionB 1a Look,listen and say为什么听和看换了个位置? 2、八下U7T2SA,第63页康康的脸是绿色,乍一看,盘子好像悬在半空中,学生们在学习这篇对话时每次都出戏。 3、八下第25页,连读是不是标错位置了? 4、九上U2T3SA中 three R's为什么用名词所有格的形式,reduce,reuse,recyle的词性是什么?词汇表中recycle是名词,但是牛津词典中recycle只有一个动词词性,有道中是动词、名词都有;但是reduce不管是牛津和有道,都只有动词这个词性。这三个单词放在一起,不应该词性一样吗? 5、有一些文章不太严谨,比如八下第78页最后总结的那句话;八上第77页,分段不太恰当;九上第67页,最后一句话是对哪一部分的总结?6、个别地方语法学习的痕迹过于明显,读起来有点尬,比如这篇时间状语从句的学习。7、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正规,七年级上册内容有些过于简单,可以压缩一下。 三 另外 ,新课标与旧课标的不同之处(以下4条来源于网络): 第一,词汇量增加。旧课标要求初中毕业时掌握1500-1600个单词,新课标增加到了1900个。 第二,语法要求增加。新课标在旧课标的语法知识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带*号的内容,如感叹词、“主谓一致”等。 第三,阅读要求提高。虽然与旧课标一样,新课标要求初中毕业时英语阅读量要达到15万词以上,但新加了视听要求。 第四,写作要求增加。旧课标对初三生的写作要求仅有5条,新课标则增加到了14条。 我们的教材怎样才能匹配得上课标的要求呢?

27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