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9

sleepworm88
首页 > 英语培训 > 超前校正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曹婕倩风恬

已采纳

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特点:增益和型次未改变,稳态精度变化不大,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即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

2、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特点:幅频特性小于或等于0dB,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3、滞后-超前校正适用于对校正后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更多更高要求的场合。施加滞后-超前校正环节,主要是利用其超前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利用其滞后部分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

特点:可同时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即兼有快速响应特性和良好稳态精度。

扩展资料

滞后校正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

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或需提高相位裕度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知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3、若原系统已经不稳定或相对稳定裕度很小时,不能采用滞后校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滞后校正

超前校正英文

258 评论(8)

怀念旧莳光

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超前校正装置。利用滞后网络或PI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滞后校正装置。

150 评论(9)

遇见你之前的我

1、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

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2、滞后校正

滞后校正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

(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或需提高相位裕度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知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3)若原系统已经不稳定或相对稳定裕度很小时,不能采用滞后校正。

扩展资料

作用

滞后校正的高频段是负增益,因此,滞后校正对系统中高频噪音有削弱作用,增强抗干扰能力。利用滞后校正的这一低通滤波所造成的高频衰减特性,降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称穿越频率),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以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这是滞后校正的作用之一。

为了避免滞后环节的负相位对相位裕度影响,应尽量使网络的最大滞后相位远离系统的截止频率。其目的是保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由此可知选择滞后校正环节零极点的准则就是,使零极点尽量远小于截止频率,以降低相角滞后所带来的影响。

29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