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8

爱吃哒小胖纸
首页 > 英语培训 > 商务英语专业背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美meme

已采纳

商务英语专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当前,尽管全球经济都存在一些发展上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国际经济新态势下的国际商贸领域,依然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文章就我国商务英语的师资水平、课程安排、顶岗实习等发展现状展开了讨论,并指出了我国商务英语的未来发展前景。我国商务英语现状首先,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商务和贸易工作的特殊人才。高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时,吸取各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索最科学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其次,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队伍建设颇有成效,但依然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贸易发展所需。与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育专业相比,商务英语专业缺乏大师级的商务专业教师,很多教师商贸一线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经过企业实践和培训,虽然具有一定的经验储备,然而还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商务英语教学,因为商务英语专业对于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但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需要教师具有特定的一线工作经验,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才能真正地胜任此项教学工作。另外就目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安排而言,技能型课程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那些旨在提升学生基础水平的课程则明显不足。扎实的基础是技能发展的前提,所以在课程安排方面,高校要适当地安排基础课程。最后,在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并未高效利用学生顶岗实习这一锻炼机会,顶岗实习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特殊手段,对于培养实践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及时地与企业沟通,做好配合工作,同时教师要给予顶岗实习的学生一定的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汇总,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的作业。商务英语专业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涉外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国内外企业对商务翻译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外贸业务方向: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将会有大的发展,国营或民营外贸公司对正规的、专业的进出口业务员的需求将与日俱增。 进出口贸易业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国际旅游方向:目前,从事旅游事业和国际导游的大多职业高中和技校毕业生,学历和文化层次较低、英语交际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 良好的就业前景 首先,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 其次,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保持旺势。 再次,高素质商务人员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最后,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商务应用人才。 英语翻译任职要求 任职要求: 英语文秘工作内容包括: 1、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与相应的信息; 2、参与项目的提报、跟踪、总结3、协助经理日常工作(日常行政管理/投资设立/采购支持),办公室文案的整理和管理; 4、协助经理进行面对外籍客户的营销工作.希望能帮到你

商务英语专业背景

209 评论(9)

轻清净静的美好

选择商务英语专业,因为该专业能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经贸理论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操作规程,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120 评论(13)

艳醉迷风

发展历程

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科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同步发展,一直是作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高等教育活动来开展的。商务英语从一开始就具有基于内容的英语教学的特征,以商务内容的材料作为教学材料,注重培养使用语言处理这些材料的能力。

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为首家获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

2008年5月9—11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体验商务英语论坛上,来自150所高校的200余位代表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表达了关切。

2012年,商务英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5年,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制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定位,参照上述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一般为4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知识要求

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

能力要求

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10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