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twen1390
一、活动背景
当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生活中就离不开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特别是手机对于大学生的我们的使用就相当的重要了。我们的买东西、查询我们的考试的成绩、查找资料、听音乐、看视频、锻炼身体等等都离不开我们的手机。你真正的了解我们的手机又有多少了。它到底有哪些功能呢!所以在我们的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去了解、去探索其中的知识吧!
二、活动主题
玩转手机,玩转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9号
四、活动地点
5B307
五、活动的对象
全体的湖北民族学院的学生
六、活动的流程
1、全体到达活动的场地之后,我们就开始。主持人就开始向同学们讲关于我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播放一个视频,关于我们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未来手机可以做的事。让同学们换一种眼光看待我们的手机。比如可以交电话费、生活中的各种开支以及学习锻炼身体。还有未来我们手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各种的影响。
3、手机APP的应用拓展以及知识有奖抢答环节
主持人通过播放一个PPT,来向观众展示一些比较好的应用软件。例如可有关于学习、娱乐、生活、交通和一些综合性比较的强的的软件,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玩转生活玩转学习。主持人讲完了然后就进入有奖抢答的环节,这些抢答的题目来源于前面的视频和PPT上面的内容。题目大约有十五个,搞四到五题的难度较大的这样比较的有意思。
4、游戏环节
我做你猜游戏:请八个同学上台,两人一组进行PK(每组限时2分钟)。工作人员在投影仪上播放一个词语,一人背对投影仪,一人面向投影仪,由面向投影仪的人用肢体语言描述投影仪上单词的意思,猜对一题得一分,两组中得分最高者有奖品颁发。输的一组将要进行一个小小的惩罚(进行一个才艺表演)。获胜的两组就进入终极对决。
5、活动的结束,主持人对此次的活动进行总结并且宣布活动的圆满的结束。
七、活动的反馈以及总结
八、物资的准备
1、气球两袋、六个本子
2、饼干(五斤)、糖果(两袋)
3、奖品笔15支
4、AD钙奶一箱
引言: 大爱无言,真情无疆。爱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是一片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一、活动名称:“携手你我、传递关爱” 送温暖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为荆楚理工学子提供一个人际交流、奉献爱心、传递关爱的平台,增强其精神文化素养。
2.为本社团成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锻炼自我能力的舞台,增加社内成员的凝聚力,丰富其大学生活。
3.与荆门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
三、活动主题: 为继承中华民族仁爱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唤起荆楚理工学子的博爱之心,缓解爱心超市积压物品过多的局面。
四、活动内容:
1.师范学院团委及荆楚理工学院团委以介绍信的形式将本社团介绍到荆门市民政部门及红十字协会、荆门市慈善机构。
2.由本社团主要负责人与荆门市民政部门及红十字协会、荆门市慈善机构洽谈,建立由爱心超市出物资上述部门出财力及联系扶助地点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3.近期在民政部门、红十字、慈善机构的协助下策划举办一次向贫困地区捐赠衣服等其他物品的爱心活动。
四、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学工处
承办单位: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映山红”大学生爱心互助社(爱心超市)。
五、活动地点:观涧4爱心超市。
六、活动时间: 待定
英语在法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提高我院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我院05级学生的热情倡导下和团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我院组织开展“英语沙龙”活动。现将具体活动内容策划如下:
一、成立“英语角”
1、活动内容:“英语角”的成立主要以锻炼英文口头表达能力,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英语沟通环境为目的,通过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提高口语能力,由辅导老师对语法知识、阅读能力、解题技巧作专门讲解。集学习性、交流性于一体,与学院的外语协会组织的英语角有所区别。这个英语角的学习性质比例较重,为成员营造了浓厚的全英文交流气氛,促进同学们英语水平的提升。
2、活动时间:每周周五下午4:00
3、活动地点:法学院教学楼前的樱花树下
4、组织人员:杨友志乔瑜
5、参加人员:以法学院学生为主,其他英语爱好者也可参加。
6、辅导教师:我院知名外教
7、主办机构:法学院团总支
8、活动设想:体现以学生为主,发挥辅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原则上要求参与者都说英语。
(1)、活动场地的.布置由学生设计和装饰,体现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2)、每次活动的主题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活动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
(3)、主题确定后,通知各班负责人。并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学生参加。
(4)、活动以游戏、对话等形式开展,突出语言的功能性。
(5)、每次活动至少安排两位英语教师参与设计和指导。
二、举办英语演讲比赛
1、比赛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英语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给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英语沙龙”决定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
2、比赛时间:初赛:第12周周六下午2:00
复赛:第13周周六下午2:00
4、比赛地点:初步定于法学院多媒体教室(第7教室)
5、负责教师:王宇钢(法学院团书记)
6、总策划:杨友志
7、策划小组:乔瑜、陈雅、岳霄、李志茂、饶弦、郭自立
8、特邀评委、嘉宾:外语学院知名教师、陈小平书记、宋强副院长、邹渊教授
9、参赛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均为英语形式,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具备完整的演讲稿,并要求上交。
(3)、演讲内容要求健康向上,真实细腻地反映人生理想,奋斗目标,自强自立,校园生活等。
(4)、演讲时需脱稿演讲。
10、赛程安排:
(1)初赛:每个人比赛时间5分钟以内。(1分钟自我介绍和4分钟自主命题演讲)
(2)复赛:
a主持人介绍赛程和比赛规则
b评委嘉宾介绍
c选手同上场一样,进行自我介绍、自主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当场回答评委老师的提问
d现场观众抽奖
e评奖、颁奖典礼
f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11、奖励办法:以颁发证书和奖品为主要方式
12、资金来源:团总支及赞助商
三、举办英语歌唱比赛
1、比赛目的: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比赛时间:第16周周五晚7:00
3、比赛地点:学生活动中心
4、负责教师:王宇钢
5、总策划:杨友志
6、策划小组:卢星辰、崔翔、乔瑜、陈雅、岳霄、饶弦
7、特邀评委、嘉宾:外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知名教师、我院领导及我院其他教师。
8、参赛要求:
(1)、所有参赛歌曲均为英语形式,演唱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参赛选手自备演唱歌曲配音碟。
(3)、演唱歌曲内容要求健康向上。
9、赛程安排:a主持人介绍赛程和比赛规则
b评委嘉宾介绍
c参赛选项手依次演唱
d评奖、颁奖典礼
e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10、奖励办法:以颁发证书和奖品为主要方式
11、资金来源:团总支及赞助商
四、其它活动
1、英语学习交流会
进入大学后,大家学习英语靠的不再是老师的督促和管教,而是自己的自学能力和一套自创的学习方法,但很多同学学习英语的求知感淡化,自学方法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英语沙龙”决定适时开展英语学习交流会。在交流会中由各个同学谈谈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包括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以及现阶段自己学习英语面临的困难。希望在交流中吸取他人学习英语的成功之处,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2、举办各类英语游戏
开展多种英语游戏,寓教于乐,可以激发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娱乐中得到提高。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以下的此类英语游戏:
瞬时记忆大比拼(游戏)
游戏规则:各班推荐1人参加此活动,一轮游戏可分四组同时进行。参与者站定后背着观众,此时四个工作人员各举一张卡片上场。卡片上写有一个句子,工作人员背向观众站定。由主持人下令让参与者同时向后转,此时开始计时,限时5秒钟。在这5秒钟内参与者可以看卡片上的句子并迅速的记下来。5秒钟后,工作人员将卡片给观众快速看几遍,然后将卡片扣在地面上。参与者有1分钟的时间将迅速记下来的句子写在参与者面前摆放着的黑板上。时间一到,工作人员将卡片举起面向观众,由评委审查参与者写的句子与题目是否一致。全对者可得满分,满分为100分。若参与者写的句子中有单词错误,错一个单词扣10分。
如今她已是伤痕累累,银河中传来她痛苦的呻吟。来吧来吧,爱惜一滴水,它是母亲的血液。来吧来吧,护养一颗树,它是大地的身躯。来吧来吧, 放飞一只鸟,它也是地球的儿女。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热情。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来自《善待地球》
一、活动来源: 今年的4月22日,是世界第43个地球日,在全球地震灾难不断的大背景下,通过地球日宣传活动,让大家牢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我们寄予厚望、无限憧憬、尽情享受的生活的同时,更应以感恩之心负起保护的责任,才会使其更加美好,更适合我们生存。
二、活动目的:
1、知道世界地球日,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要和动物、植物做朋友,共同来保护地球。
3、培养幼儿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萌发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文明小朋友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实施:
(一)幼儿园
活动内容:
1、开展“爸爸妈妈我们走路去上学”倡议活动;
2、“我为地球添色彩”捡拾垃圾义务劳动;
3、一周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儿歌、科普知识的学习):环保教育图片展;
4、“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社区宣传等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倡导大家节约一张纸、一粒粮、一滴水,减少一次性木质筷子、塑料袋的使用,多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救救地球妈妈的图片”,布置主题墙,进行展出。
6、寻找自己或者家人的旧T恤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漂亮的环保袋。
7、学念一首环保儿歌,开展“环保儿歌大家诵”活动。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方案幼儿园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方案你拍一,我拍一,环境保护是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爱护小草和花儿;
你拍三,我拍三,别让垃圾堆成山;
你拍四,我拍四,墙上不能乱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江湖河流要保护;
地球妈妈我的家,争做环保小卫士。
(二)年级组
各年龄段活动:
小班:
课程参考:语言《垃圾悄悄话》社会《小小环保桶》科学《小鱼要喝干净的水》
中班:
课程参考:《认识地球》《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时装表演》
1、“地球真美”:通过观看地球的美丽河山,让幼儿拥抱地球,表达保护地球的决心,
2、请幼儿参与布置墙饰“地球妈妈我爱你”、“我为地球过生日”等活动。
3、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服装,开展“环保时装秀”
大班:
课程参考:《在地球上》《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干净》《变废为宝》《环保教育》
每班一张世界地图(或者自绘、打印地球图),开展打扮地球妈妈活动。如:搜集破坏地球的图片张贴在地图周围,提醒大家要爱护地球;给地球妈妈穿上绿裙子、戴上美丽的小花;按下一个个小小的手印,代表我们做环保小卫士的决心;画小动物将小动物送回家;为沙漠种树……通过擦、画、剪、贴等形式,围绕地图开展宣传教育。
粉红蚕宝宝
文/sgasun 对沙龙(Salon)最初的记忆和印象刻骨铭心,记忆深刻。因为那时,我十八岁。从1975-1979年,是我的中学时代。这个时代,既不是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那些年,也不是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的所有的日子。那时候还没有彩色电视机,整个凤凰县也就是几个大单位可以看到银屏大一些的黑白电视,每到晚上就放在院子里,看电视的人围的水泄不通,有时候因为差转信号不好电视图像还经常雪花点点飘,人的影像几乎都是颗粒状。但是观众依旧守在电视机旁看得津津有味恋恋不舍。 如果要我回忆电影《牛虻》的印象,我脑子里的图象都是带雪花点的。但是,尽管如此,透过这电视银屏这小小窗口看到的另一个大大世界给那个时候的少年的我内心带来的震撼是翻天覆地惊心动魄的。 我家那时侯已经有一台上海“凯歌”牌的电视收音两用九英寸黑白电视机,《大西洋底来的人》就是通过它看完的,也是第一部进口国外的电视连续剧,对它的音乐耳熟能详。 电视剧开始的音乐一响,真个人就全神贯注了。后来的《乡恋》《大连好》《潜海姑娘》等等被批为靡靡之音的音乐都是从它这里第一次接受的。 但是,这些都与沙龙无关。到80年的时侯一部国产单本电视剧《雪花静静地飘》却让我深深地着了迷,那是我第一次憧憬未来大学时代浪漫生活,憧憬那样的沙龙聚会,脑子里第一次有了沙龙的概念。后来知道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作家李陀的一篇小说改编的。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种反映真实人性情感的作品还是很前卫的,一放映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是,那个时代,那个年龄阶段的我,却被它深深迷住,这么多年,挥之不去。 故事说的是一个77年恢复高考以后考上大学的女知青,老三届的,出生军人大院,父母早就和自己的战友说好,两家结亲,也就是说她早就已经有了结婚对象了。但是大学新生活的熏陶,使得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这段情感以及未来的生活,于是,她总是心事重重,若有所思。 后来,她跟随一个好友去参加一个大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沙龙”。“沙龙”是在一个同学的家里,她去的比较早,进去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电工师傅在梯子上忙着修理灯泡和线路。 直到来自几所大学的来聚会的人到齐之后,主人拿出一部收录机,放在屋子中间,大家都围着坐住,手里捧着一杯茶,主人将一盒磁带插进收录机卡座。这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全神贯注,主人按下放音键,一阵轻柔、舒缓而又带一种淡淡的忧伤的英文歌声飘了出来。 这时,旁边的一个很磁性的男声开始缓缓地将每句歌词大意讲给在座的各位听。音乐原声与旁白结合的天衣无缝。还记得那首歌曲好象叫什么黄水仙,属于乡村歌曲类的。看电视的我,当时就一下子被这一幕震立当场!这就是我心底憧憬 的生活啊。 电视剧中的女主人公这才发现,她一进门认识的那个电工师傅就是正在给大家翻译并旁白的那个人。如此棒的英文水平?他是哪个大学的呢?她于是对这个电工充满好奇,在这次沙龙聚会后,他们相识了。她才发现他并不是她想象的大学生,虽然如此才华横溢却因为家庭背景等因素被挡在大学门外,靠自学让自己如此学识渊博。 后来的发展和许多的浪漫故事一样,他们越走越近,彼此都发现对方就是自己这辈子要找寻的人。 但是,他们中间横亘着一个障碍。他们都是有了结婚对象的人。这也许是较早反映这种情感的电视剧。作者也无法解决,只把问题抛了出来,没有结局。 于是,电视剧最后的镜头就是,他们俩在桥头相遇,远远地彼此注视着,没有话语,只有雪花,静静地飘着,落满他们的身上,周围大地白茫茫...... 这最后一个镜头冰封在我十八岁时的记忆深处,没曾融化! 读大学期间,从众多的英语单词之间,惟独对salon这个词格外亲睐,才明白它在英语中也属外来词,指的是一种相当“小资”的资产阶级社交活动方式。但是,不可救药的是,我对这种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中毒了。完成大学教育之后,都一直构想着我未来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周末聚在一起,一杯热茶、几个话题、几句实话,博古通今,浪漫温馨。 没想到08年回到外语学院不久,从北方调来的尉教授见面聊过几次后,竟然问我:咱们有时间搞个沙龙怎么样?我毫不犹豫地说:好啊!我双手赞成。 于是她就急忙查看几个外教的课程时间安排,找一个我们都有空的时间。前几个星期,因为都被各种事物缠身,没能成。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大家都有空的下午,第一个沙龙的第一次聚会得以实现。别看尉教授典型北方人,干事风风火火,心直口快,干脆爽朗,沙龙开始才发现她其实也很“小资”的。她竟然都准备好了上等的雀巢咖啡、椰奶伴侣、白砂糖、一些香脆饼干。呵呵,如果有一高档场所,再配上点音乐,离真正的沙龙距离不远了。 对泡咖啡,我情有独钟,所以对任何进来的人我都主动问一声:我给你泡杯咖啡怎么样?杯杯香浓,味道好极了! 第一次沙龙聚会来了四位外教,几乎是所有在韶大的外教了----Kayewen、Perry、Juan和Kim。我们有老师陆续来到,共有十来人。沙龙就是随便聚会聊天。古今中外,信马游缰。 Kayewen坐我对面,属于有话则多,无话不语的人,我和他上课间隙遇到过,聊的十分投机,很好接触的那种。他进门时,我问他喝不喝咖啡,他说不用,也不喝水。我也就不泡给他了。Perry则十分喜欢咖啡,而且申明要black(纯)的,伴侣和糖一概不要。 Juan则自带喝的矿泉水。坐我右手的有着一张中国人脸的Kim则喝我一样的咖啡。 看着Kayewen干坐,水也不要,我开他玩笑说他是头骆驼。耐渴又耐汗,沙漠之舟。他笑笑。 Perry则十分健谈,手舞足蹈。Juan温文尔雅,气定神闲,说话时健谈,听话时专注。令人感动。 谈起文化的差异,大家都捧腹。我顺势提起Babel tower和Babel电影,想听听他们这些西方人对圣经中巴别塔的解读和对电影巴别塔之间的联系或者解读。为此我和Kim出现争执。他认为圣经巴别塔的故事是上帝要人敬神,我同意。但是我说上帝要警示人们敬畏他,不要敬其他神,尤其不要把自己当神,也就是心中没了上帝。但为什么他要用弄乱人的语言来作到这一点,以示警示? Kim认为电影巴别塔(Babel)是一部很boring(闷)的影片,我发现和他就欣赏来说,就迥然不同了。我认为电影是讲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他认为电影的主题就是那把来复枪(rifle)。 我说,即使关于枪的话也应该是子弹更关键。就像美国人大部分人都赞成私人可以合法拥有枪支,他们的信念建立在这样的认知上(枪支的生产商更加如此):枪支是无辜的,重要的是谁pulls the trigger(扣动扳机)。 为电影的主题,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本身就充分说明沟通的困难并非语言障碍,也是进一步说明巴别塔无法建成的例子。 后来说起在不同文化中出生,受不同文化影响各种人的形象指代。Kim说起什么Jook Sing。音似广东话“竹升”,又是连比划又是纸上写写画画,可惜他的汉语我们听不懂,汉字也猜不出。他解释了一阵。我懂了一半,说这样的人就是“banana”吧。 他说,不是,banana是negetive(负面的)。 我说,是的。是指一个人有点羞于认同自己原来的血缘印记和文化,黄皮肤,外面中国,里面完全西化。 但他说Jook Sing 不带这点负面含义。后来他干脆跑到文印室给我们每个人打印了一张Jook Sing的语源说明,出处和含义一目了然。 看来他是个十分认真的人。原来这个词指“a person is Chinese outside,hollow inside(外表中国,内心空虚)”。 我说,反过来,对你们在西方文化下出生长大的西方人,如果来中国,被我们中国文化同化了,我们就叫你们egg,煮熟后剥皮的egg,外表西方,里面中国黄。他们笑,点头认同。 这是第一次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的一场沙龙。虽然与我十八岁青春年少时构想的沙龙相去甚远,但它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沙龙啊。 呵呵。有了这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希望下次你也能参与哦。
yanjinshujie
Salon,中文意即客厅,在欧洲的中世纪的时候,这个Salon是上流社会中名门望族、社会名流等人相互交流、铺撒关系网、交际劝的中心之地。在Salon文化的范畴内,主导各位显赫权贵、或是富豪、大思想家、大文豪们的不是什么权威之人,而是一些女性。这些女性充当了从15世纪到19世纪欧洲Salon文化的剑锋角色,在任何一个知名的Salon内,它的名望都不是来自当世名人,也不需要多少贵族的资助,它都是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位杰出的女主人。于是在众多的Salon之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一个有名的Salon往往会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主人,比如某公爵或伯爵的夫人。而成功地主持一个Salon可以为她们赢得社会的赞誉,透出众多上流社会的人物,她们甚至可以主导一个时代的风气。:“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人们还经常提起的林徽因,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