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哒哒啦
千羽YUmi
自从开始讲翻译以来,我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个。 其实一个翻译的水平怎么样,不在学历,不在出身,能不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的翻译,一看能力,二看态度。十年前我想不到今天会做会议口译,甚至六年前我还幼稚地说不考虑做同传,会折寿。 2013年,在翻译的第一本书上架以后,我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十年磨一剑——我的文学翻译梦》,开头是这样: 选择翻译为事业是因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我爸妈都是教语文出身,受家庭熏陶,我上学前就背了一百多首唐诗,九岁开始看大部头的书。书看多了,便有了自己的思想,讨厌随大流,别人学奥数、学剑桥少儿英语我都懒得去,只是跟着学校学了一点ABC,所以刚上初中的时候我还连个hello都拼不对。幸而遇到了很不错的英语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所以我英语学得还行。 回想起来她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最有用的是三点:听录音跟读、背课文、做汉译英。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我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课下又学了《走遍美国》,增加了词汇量,因此初中毕业后就可以跟老外对话了。 16岁那年,我迷上了美国作家安妮·莱斯的吸血鬼小说,那时除了《夜访吸血鬼》,这套书在大陆都没有正式出版的中译本,于是我把原版找来稀里糊涂地看,看得废寝忘食,便立志要做翻译。那时我正在充满数理狂人的郑州一中上学,但我理科并不好,也不喜欢做题,只是醉心文艺,没事就爱逛音像店图书馆,或者去学校旁边的批发市场买几本漫画看,还当了半学期的团支部书记和诗社社长。宿舍楼里有很多人都认识我,因为我特别喜欢唱歌,在水房洗衣服也唱歌,洗个头也唱歌。那时我就像一只无拘无束的小鸟,满校园里到处乱飞。 等我发现周围同学都在刻苦学习时,我的成绩已经落到了三十几名,这才埋头苦读起来,甚至人都变得有点呆。文理分科后,成绩有所起色,英语考了班上第一,但数学还是不好。最沮丧的一次,在自习课上问了数学老师一节课的题,还是不会,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河南的学生,高考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我们那一届有80万考生,100个文科生里面才能有一个上重点大学。恰逢当年有个我妈朋友的儿子,在郑州外国语学校保送上了南开大学英语系,因此我爸妈问我,要不要你也转学到外国语? 郑州外国语学校,本来应该是我中考的第一志愿。但是当时郑州外国语排全市第二,一中排第一,在班主任和校长的怂恿下,我也随大流报考了一中(在这件事上我竟然没有坚持个性,或许也是虚荣心作祟)。那之前,为了以防万一,我甚至还去考了实验中学(排名第三)的美术特长班,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毕竟当年教我素描的老师还鼓励过我去考中央美院呢。最后因为考上了一中,就没去学画画。 若干年后说起这件事,不由要想,如果我当年去学美术了会怎么样?“不要把另一种可能想得太好。” 我是个走了很多弯路的人,因此一般这样安慰自己。 转到外国语学校以后,英语教材从一种增加到了三种,除了人教社的统编教材,还有新概念三和英文原版的《展望未来》 。一开始我很不适应,记笔记都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于是特别用功地背课文,天天缠着外教练口语。学期结束后英语又考了个全班第一,140分。 但数学还是不行。最后,我阴差阳错地走了个捷径——没有高考,参加了北外小语种考试,被保加利亚语专业提前录取。 到了北外,我才发现学保加利亚语一点也不好玩。这个语言既难学,前景又窄。很多人认为,语种越小越好就业。其实不然。对象国不景气,和中国的往来也不甚密切,自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于是我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学英语。本来就是外语学校出来的,词汇量还行,又喜欢学语言,所以也不觉得辛苦,别人周末去玩,我学雅思,别人读双学位我学西班牙语,别人找工作我申请出国,别人淘宝我练听力…… 我的大学成了一场“无组织的自由活动”,我不爱考证,不爱自习,不混社团,也不是很喜欢去企业实习,就喜欢看看戏剧电影,看看书,看看展,写些东西,认识其他院系的人,参加一些作家的讲座还有诗会。兴趣比较广泛,大都不太持久,唯一坚持的事情大概就是写作和学英语。因为这两个长处我得到不少机会,比如做了院刊记者、北外学生新闻中心网络部部长、一些晚会的双语主持人等等。 这些大学期间培养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因此结识的朋友,后来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大学期间我的想法也产生过几次变化,大一想退学出国,大二想读海外汉学的研究生,大三去保加利亚交换了一年,想过考对外汉语的研究生,后来一看考研这么麻烦,就不想考了,准备去英国学翻译。出国的事情办得比较顺利,留学两年,大开眼界,与其说提高的是水平,不如说提高最大的是自信。 记得高中刚转学到外国语学校的时候,我每天都和美国外教一起吃午饭练口语,虽然我未必是他最欣赏的学生,但最积极的一定是我。外教口语课经常没有人和他互动,我可以问他问题一节课。现在我经常想,中国学生花了那么多金钱和时间却还学不好外语,根源是什么。 2015-2016年我在北外西院里面编辑大学英语(四六级、专四专八、托福雅思)模拟试题,有很多高校老师交上来的稿件都是中式英语。从他们编辑的试题内容来看,我感觉有些高校老师对英语背后的文化都不是真的感兴趣。如果学外语的人不爱看原版书籍、报刊杂志,甚至都不爱看外国影视剧,那说明他/她骨子里对外国文化就是排斥的,那怎么可能把英语学地道? 这让我不禁想到,今天知乎上有个人在我的翻译专栏下面留言:不明白你们出国读翻译硕士有什么用,不如把这些钱攒起来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女孩子找个房价温和点的城市攒下首付才是对自己好。 如果这个人是学外语的,那我只想说,这么多年你白学了。如果一个人学的语言完全没有改变他的认知水平,甚至都不知道开阔眼界对人的意义,那就还是一个井底之蛙,那他学外语有什么意义,怎么可能学好? 吃的苦中苦,不一定成人上人,但一点都不想吃苦,是不可能轻松过得安稳的。保送到北外保加利亚语专业以后,我每周五没事就去英语角和人谈天说地到十点多。大三在保加利亚交换,接连遭遇失恋、扭脚、腹部烫伤、因为利益纠纷被孤立,我在窘境中经历了五个月的寒冬,索非亚的冬天经常下一尺深的大雪,又赶上天然气危机和罢工,但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坐一小时的公交去上课,因为觉得人活着总得坚持点什么。 在保加利亚的首都索非亚, 中国留学生都住在郊区的大学生城,宿舍很老旧,蟑螂很多,我的室友每天看电视剧,为了不影响她,我时常在厕所里背《新概念》第四册。那些日子我努力让自己不要消沉颓废,听了十几部英文有声书,读了劳伦斯和王尔德,申请去英语系听课,认识了英语系的大四学生伊万。我对伊万说毕业后想去英国读翻译,他说那可真不容易,你得好好努力哦。那一年我为毕业论文搜集了资料,也顺利完成了学业。 大四我申请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中英口笔译专业,Eric当场就录取了我。我是保加利亚语班上第一个写完本科毕业论文的,两年后在英国又第一个完成了硕士论文初稿。 在英国的两年,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内大学教育和英国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从不怎么会写论文到毕业拿到merit,我不敢说自己是最优秀的学生,却尽力了。每一篇翻译作业我至少检查三遍,每一篇论文都会向擅长英文写作的同学或者英国人请教。 2012年回国,在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求职岁月中,我完成了人生第一场同声传译,也参与翻译了两本书,到今天已经翻译七本了,几乎全是在全职工作之余完成的。回望过去,那些奔跑到想吐的感觉,那些孤独寂寞、挫折伤痛和泪水,独自在异国的漂泊、不知明天在何处落脚却信心十足的豪迈,还有那些感冒发烧还在赶稿的日子,还都历历在目。 今年六月开始主要做剧本,九月份辞职再次回归自由,翻译团队也正式建设起来了。我可以骄傲地说,虽然我仍旧会犯错,但我的伙伴认可我,愿意帮助我,他们比我优秀的多。十年磨一剑。到2017,我做翻译也已经是十年。走了不少弯路,也没获得什么惊人的成绩,但少年时的梦想,我已经做到。
阿优米酱
10203是吉林师范大学的学校代码。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坐落在坦荡恢宏、宽博厚重的松辽沃野腹地英雄城四平市。也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更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据2021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87.02万册;有本科专业66个,有全日制本科生17797人,研究生3194人。吉林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时名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政府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入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73年学校升格为四平师范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教职工1627人,其中正高级158人,副高级472人;博士生导师61人,硕士生导师490人;双聘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省高级专家3人次,省拔尖创新人才23人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3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12人,省主讲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3人,省优秀教师8人,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教学新秀2人。 院系专业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21个学院,有67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建设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一流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4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3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5个,省级校企合作综合改革专业5个,省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立项课程4门,省级优秀课程67门,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学科建设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同时,学校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权。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以来,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3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 收录1294篇,CSSCI 收录期刊论文317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91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9件,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4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有41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包括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吉林师范大学师资的培训截至2021年,吉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设在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肩负着全省所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培训任务。多年来,通过举办助教进修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题研讨班、岗前培训等形式,培训各类教师10000多人。吉林师范大学办学质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以狠抓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成效显著而蜚声全国。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构建教师教育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师魂、全面发展的师观、热爱学生的师德、教书育人的师能,教学质量更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学校连续几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在全国性文体竞赛以及软件设计、科技制作比赛中多次获奖。现在,学校已成为有志青年报考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热点。入口极丰,录取线比省定本科线高出40分;出口极畅,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福州、杭州等外省城市的重点高中和吉林省高校纷纷前来选拔毕业生。对外交流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吉林师范大学已与2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1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310余人次,选派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学习1200余人次。学校是吉林省教育厅与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理事单位,在美国索克莱匹兹市莱斯小学设立孔子课堂。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与欧美高校合作举办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6个。吉林师范大学先后与韩国仁川大学、吉林省社科院、吉林农业大学、北方液晶工程中心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签署了正式合作办学协议,还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能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任务,合作申报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吉林师范大学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吉林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学科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省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化学、英语、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物理学、中国史、化学。省级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物理学、中国史、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哲学(与省社科院共建)、教育学、数学。校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体育教学训练学、英语语言文学、美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中国古代史、物理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材料物理与化学、伦理学、应用数学、自然地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动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