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装饰
虽然我天天处于心有余而睡眠不足的状态,但是不妨碍我通过哄睡学会了十八般武艺,简直像是重温了小时候错失的兴趣班。
唱歌、跳舞、背诗、角色扮演……
可就算这样,孩子还是不睡。
所以为了解救和曾经的我一样,被哄睡折磨得快要头秃的老母亲们,我们前不久做了一次征集活动,在众多的成功经验里,我挑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哄睡妙招分享给大家。
祝愿每个老母亲从今以后都能安睡整晚。
01
我家的哄睡神器是孩子她爹。
二宝现在五个月了,每次睡不着觉,只要放在爸爸的怀里,她就会安静很多。接着就是“哄睡三部曲”。先调整姿势,爸爸会把她抱成一个团,她一只脚耷拉着,一只脚蜷在爸爸的臂弯里。接着开始听歌,爸爸只会唱充满年代感的85后歌曲,还好她也听不懂,不然就该嫌弃她爸了。最后是轻轻地晃动,感受着爸爸摇晃的节奏,慢慢进入甜美的梦乡……
——@类似于渔
02
我家宝宝已经14个月多了,但每天晚上还是得叼着乳头睡。短则几分钟,长则躺到我都快半身不遂了,他还精神抖擞。
我试过了各种方法,什么横抱着拍、竖抱着拍、吃安抚奶嘴、吃手指头、看小猪佩奇、放任大哭……但哪招对他都没用。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被我找到了破绽。
那就是——坐车!
不拘泥时间地点环境路况……总而言之,只要坐车,就能睡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不过念在开车哄睡成本着实有点高,于是,就改成了骑自行车。万万没想到效果也是一样的不错。
既强身健体,又绿色环保。为娘很是欣慰。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一个闲来无事就骑着车带着娃在村头巷尾遛来遛去的农家老妇。
Ps: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哦~
——@二环
03
个人觉得白噪音哄睡还是很管用的。
可以让宝宝侧着睡,用脚轻轻压住宝宝的脚,手轻轻拍宝宝的屁屁,之后在宝宝耳边发出“shishi……”的声音。
除了像“嘘~嘘……”“噢~噢……”这种有持续有节奏的声音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白噪音。
比如说吹风机、洗衣机、吸尘器、收音机、电视机空白频道的声音,揉搓塑料袋的声音,还有雨声、风声、海浪声等都是适合哄睡的白噪音。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下载专门的白噪音软件,有些温和的白噪音对于成人失眠都很管用哦。
但是一定注意声音要轻柔温和,不然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听力发育。
——@廖婷
04
说到哄睡,我们家的床围栏绝对是“大功臣”。
在哄睡前,首先你要有一个床围栏,要是那种四面扣起来的,不是翻折款的。接下来,就能开始你的表演了。
到了睡觉时间,先走一波睡前程序,什么刷牙洗澡上厕所,之后把床围关上,把灯关了,和孩子躺在床上,进行一些安静的亲子活动,比如聊聊天、唱唱童谣、讲讲故事等等。
当然,你不要以为到这一步他就会乖乖睡觉,你要带着孩子耗不过你的心态和他打持久战。
接着你就要开始装睡,他要不睡的话就让他在床围栏里摸黑玩,要走来走去要打滚都随便,只要不离开床围下地怎么嗨都行。
最后总结一句,我个人认为,哄睡这件事最主要的还是要坚持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等养成了规律,以后一切就好办了,到了点用不着你哄他自己就困了。
——@林某某
05
为了哄娃睡觉,我们全家人都出动了。
奶睡不行,没啥效果也不安全;摇椅也不行,越摇越兴奋;把他包裹起来起初还是有点效果的,可是时间长也不听使唤。
各种方法都试了,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真正的“哄睡神器”居然是条被我们忽视了的红包被。
娃出生当天就裹着这条红被子,我发现宝宝对那条红被子情有独钟,只要有它在身边,他仿佛就能get大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马上就会打呵欠,接着入睡。从四个月开始到现在2岁多,这条红被子一直陪伴着他入睡,完全不需要我们操心。
为了保证被子的干净卫生,我索性准备了三条一模一样的被子替换使用。
最后我要代表我们全家向这条红被子致谢:
感谢你!是你,拯救了我们全家人……的睡眠!
——@凝月
06
我们家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每次睡觉都要我唱成龙大哥的《国家》。后来这招就不管用了,我就开始试各种方法,把老母亲累得够呛还是没有显著效果。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宝宝居然喜欢听我高中的英语磁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就在哄睡的时候给他放了我纯正美式发音的英语听力。
不到5道题的功夫,宝宝就睡熟了。
这招直到现在还是屡试不爽。我发誓,继我六级失败之后,我再也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发自内心的热爱英语了!
twinkle100
一、应该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怎样断?多久才能断得了? 有些母亲在自己的宝宝刚刚出生不久就着急地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哺乳刚刚开始就想到断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社会对母乳喂养的一些偏见,认为婴儿应该在某一个阶段早早断奶。这些新妈妈看着宝宝吃奶的香甜样子,深深恐惧自己在“应该”断奶的时候断不掉。加上听说“断奶越早越容易,越大越不容易断”这样的传言,更是对断奶充满焦虑。 “断奶”在中文听上去十分断然、猛烈,其实wean这个词在英语,却是来自于意为“满足”的词根,并且兼有“逐渐”的意思。在人类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断奶一向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表明孩子终于吃够了奶,不再需要母乳了。然而如今,由于偏见和缺乏信息,很多妈妈不再将断奶看作一个欢娱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件充满痛苦和挣扎的可怕经历。其实母亲采用的断奶手段对于母亲本身以及孩子的身心舒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断奶手法得当,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断奶,都会十分顺利;手段失当,则会对母子双方造成损伤。 最应该避免的,是突然断奶。有些母亲采取外出,或者把孩子送到别处等手段,给孩子猛然断奶。这样做,会给母亲带来极大的身体上的不适(涨奶的痛苦),也会给将来埋伏下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由于哺乳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提供食物,更是安抚和亲密的源泉,突然断奶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 还有一些母亲,在乳头上涂抹辣椒、苦味药物等,让孩子不吃奶,这也是十分不恰当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受了欺骗,对母亲甚至世界产生不信任感,更会引起孩子的愤怒和焦虑。 在极个别的情况下,由于医疗的原因而不得不突然断奶,母亲应该注意采取一些措施,减轻自己的不适:穿戴宽松支撑力强的胸罩、少吃盐多喝水、定时挤掉一部分奶以缓解涨奶的痛苦,等等。不要束胸,也不要吃所谓的“回奶药”,研究表明,这些传统的做法都是弊大于利。 同时,突然断奶的孩子也需要特殊护理和照顾。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挑选合适的代乳食品,孩子也需要额外的拥抱和关注。有些母亲采取冷淡孩子的方法来断奶,其实这和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驰。孩子在断奶阶段最最需要的,是母亲让他确信他依然是被爱着的。 二、怎样有计划地给婴儿期孩子断奶? 很多妈妈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在宝宝没有准备好断奶的阶段给孩子断掉母乳。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断奶,远远强于突然断奶。最佳手段是每隔两、三天取消一顿母乳,这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会逐渐减少,也较少产生涨奶的不适;同时母亲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宝宝是否适应这样的变化,并给宝宝足够的额外关爱来替代哺乳时母子之间的亲密。有些宝宝的吸吮要求十分强烈,也许会在断奶期间寻找奶头的替代物,比如拇指等,这时母亲可以选择给孩子奶瓶或者安抚奶嘴来满足他的吸吮需求。 给婴儿期宝宝断奶的许多实际操作,因宝宝的月龄而异。母亲应该咨询专家,看看用什么样的营养物来替代母乳最好。小一些的孩子需要过渡到配方奶以及奶瓶,将近一岁的孩子,如果已经学会用杯子喝水并正常进食辅食,则不必使用奶瓶。 对于较小的婴儿,断奶期最大的考虑是营养。每隔两三天用配方奶替代一次母乳,过了大约两个星期,宝宝就逐渐过渡到每天只吃一两次母乳。如果你不着急完全断奶,可以继续这样哺喂两个星期。只要宝宝吃,你就会有足够的奶给他。 三、怎样给幼儿期孩子断奶? 无论孩子多大,母乳都会提供丰富的营养。不过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吃母乳的情感因素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断奶,也许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精心计划、调理以及关爱。西尔斯医生说过,“一个聪明的宝宝才不会拱手相让他十分享受的哺乳关系,除非有与之同等引人入胜的情感养分把他吸引走。”根据许多妈妈的断奶经验,以下几点会使幼儿断奶更加顺利: 1)给孩子定时规律吃饭喝饮料,避免饥渴。同时也要观察他需要吃奶的其他原因:需要和妈妈亲热、需要吸吮、需要安慰(当受伤、生病或难过的时候)、因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习惯,或者需要入睡等等。 2)不主动喂,但也不拒绝。就是说,孩子要吃就给他吃,没有要求就不要主动喂。 3)试着改变孩子的日程安排。有些孩子会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要求吃奶,改变这些原有的习惯,会有助于消除孩子吃奶的要求。 鼓励孩子的父亲或者其他能够帮忙的亲友在断奶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孩子一般在临睡前或睡醒时要求吃奶,可以让其他人帮助他入睡或者起床穿衣。 4)感觉孩子将会要求吃奶时,提供其他替代物或者引开他的注意力。最好在孩子要求吃奶之前提供替代品,因为一旦他提出吃奶,再给他替代品,会让他感到被拒绝。替代品应该是健康的零食和饮料,而不是糖果等。另外把他带到一个有趣的场所,会进一步引开他对母乳的注意力。 5)两岁左右的孩子,如果已经懂得等待的含义,可以采取推迟喂奶的手段来避开喂奶;和更大一些的孩子也许可以采取商量的办法来说服他放弃吃奶。 6)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断奶的好处之一是母亲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灵活掌握。母亲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反应、尊重他的选择,看看那几种办法更加适合自己的孩子。同时,某些情况下的吃奶(比如生病、受伤或者入睡前)对于孩子来说必不可少,母亲可以允许孩子继续吃,先断其它一般情况下的喂奶,最后断掉特殊情况下的喂奶。 四、自然断奶 虽然当今的社会普遍期待婴儿在满一周岁之前断奶,纵观人类历史,在大部分文化中,儿童的平均母乳喂养期为2至4年,自然断奶也是最为常见的断奶方式。有些母亲选择自然断奶,因为她们认为这样做正确;有些母亲选择自然断奶,因为她们知道这样做最少麻烦。 许多母亲唯恐自己不主动采取断奶措施,孩子就会一直吃下去,永远也断不了奶。事实上,孩子总会自动脱离吃奶的要求,就象他们会逐渐摆脱孩子气的行为一样。这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一定的答案。就象开始走路、长牙、控制大小便等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表一样,孩子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自动断奶允许每一个孩子按照自身独特的规律来成长,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断奶。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最终都会停止吃母乳。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