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enwoohyuk
导语: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以前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既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能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多听英文广播、多看英文书籍或视频
语言能力不外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英文水平如何,也无非是从这四个方面分别去衡量。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输入和输出同时进行的过程,我们能输出(应用,即说与写)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去我们曾经输入(学习,即听和读)了多少。通俗的讲就是,说不好英语往往是因为听英文听的少,写不好英语经常是由于看的英文材料少。所以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需要从提升自己的英文信息输入量开始,多听英文,多看英文。即使刚刚开始会听不懂,会觉得无聊,但要知道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有提升。
2、开口慢慢说
我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在学习英文的时候很着急开口讲话,其实我觉得说话这件事最不能着急。很多时候我们英语说不流利,发音不标准,语音语调很奇怪,大都和着急开口有关。按照上一条的经验,应该先大量的输入然后才是输出。英文听得少,没有形成语感,直接张口就说,难免语音语调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发音不标准,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分辨不出差别:如长短音的区别,r和汉语拼音r的不同发音,v和w,s和th的发音等等,如果我们听得不够,无法有效的识别出差异,自然我们也不会发音很准。记得当年我学西班牙语时,很长时间分不出r和l的发音,故这两个发音总是发不准,直到专心听了一个月以后,终于可以听出差别,当然最终也可以把这个音发得很准。
3、将单词直接对应含义,不翻译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认识英文单词的时候,总会有第一反应将这个单词和其他事物链接起来。在大脑中不同的信息存储方式,会造成我们读取信息时的巨大差别。如看到或听到Apple这个词,大多数人先想到的是中文的“苹果”二字,然后才是苹果这个物体。而很少有人看到Apple这个词,会直接联想到苹果这种通常是酸甜味道的水果。这就是翻译惹的祸。这样的信息存储方式,在语言学习中,很常见却非常不可取。因为这样会限制我们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我们需要打破这种惯性,我们需要将单词直接和他的本意链接起来。这样的英语学习,效率才会更高。试想,如果你看到Shell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不是“贝壳”这两个字,而是“弧形的、硬硬的外壳”,是一种朦胧的概念。你自然在使用时就可能猜到Shell不但是贝壳,还可能是果壳甚至是龟壳。体会一下这样的语言学习效率吧。既不容易忘,还能触类旁通。
4、用造句的方法辅助来记单词
我认为最好的记单词的方法就是试着用新学习的单词去造句,至少造5个不同的句子。只有有能力使用这个单词,才说明你已经驾驭了它。这个方法比传统的英文配对中文的记忆法,记单词的速度要慢,但是却不容易忘记。长期来看,能记住多少单词甚至会使用多少单词才是王道,而绝对不是曾经背过多少单词。
5、优先学习动词
任何语言中,名词都是无穷尽的,永远也学不完,记不全。相比之下,动词的总数则相对要少很多。不过,动词往往是句子的主干,是句子中最最要的词汇。故理解了动词的含义,在看书时结合文章语境,很多时候也可以猜测对应的名词是什么;日常交流中也是一样,只要你会说动词,再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则对方大都会理解你们的意图。甚至还会教你你不会说的名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我去一个陌生的国家买东西,假设我基本上不会说该国的语言,但只要我会说“要”或者“是”“喜欢”这样的动词,配合手势,卖东西的人往往会告诉你,你买的是什么,你只需要认真记住那个名字就是了。我觉得动词的学习将会辅助名词的学习。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从有限的英语动词开始学起,将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6、要勤加练习
英文有句话叫做"Practice makes perfect",和中文的"孰能生巧"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作为一种技能,需要去使用,才能真正把它掌握。参加身边的英语角;和英文好的朋友多交流;或者结识外国朋友都是在给自己创造实地练习语言的机会。
1、下好苦功背单词,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
英语用的时候,其实有很多词汇只是日常的词汇。只要我们下大力把基础词汇背诵好,对我们后续的英语学习是很有用处的。我那时候,是先把高中基础词汇背诵完成,整整用了我一个月的时间,那时候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是很深刻的,几乎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观。
2、熟读英文文章,即练口语又熟记单词。
先选择一些篇幅比较短的报纸中的一篇,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先查好。然后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熟读一篇。刚开始选择的文章尽量短一点的,待有感觉以后逐渐阅读比较长的。那时候随着这样的练习,我发现我的水平提高了很多,开后说口语也更加有胆量了。
3、广泛阅读英文报刊文章,既涨知识又提高。
当一般的报刊我们能看懂以后,就可以更加广泛的猎取一些英文知识了。这个时候,我们阅读英语的水平应提高了很多后续的学习自然很轻松了。如果是针对四级考试,你可以广泛阅读关于英语四级的一些学习资料中的文章。这样有针对性地看,自然就游刃有余了。
4、利用多渠道应用英语,不断学习进步。
我深知应用的重要程度,所以平时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应用。比如看美国大片只选英文原音的,基本上也能听懂了。多听英文歌曲、和外国网友网络聊天。查看资料时候试着用英文搜索引擎,那时候经常用的是百度。只要我们处处用心,既避免了单纯学习英语的枯燥,又提高了英语应用水平,真是娱乐学习两不误呢!
5、利用外语知识进行更多的学习。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能利用好现有的工具比如互联网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我们如果想要及时了解,那么一定要能读懂才行。还有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国网站的浏览、连看电影欣赏音乐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才行。学好英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你一定会越来越熟练,并且爱上它的。
6、最后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要想学习取得效果,一定要有恒心。俗话说量变引起质变,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我顺利通过了四级、六级的考试。到现在工作了,我还是没有把英语的学习拉下,也在工作中帮了我很多忙。人最怕的就是认真两个字,只要你认真起来,你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
豆瓣酱7
孩子两岁的时候,我给儿子买了几本原版英文绘本,兴致勃勃的想要给孩子进行英文启蒙。不过很快受到了打击,我既然听不懂给几岁孩子英文书。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覆辙,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学英语的方法,学习其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反思。在陪孩子学习英文过程中,我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听”对英文学习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英文学习,需从听入手:英语学习,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不过在实际中我发现,很多成年人想要提高英文,仍从阅读入手。很多刚开始学习英文的孩子,也跨过听这个阶段,直接让孩子跟读,背诵。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母语从来不存在听力问题,为什么学习英语却成了最严重的问题了呢。根本原因在于:学习母语是从耳朵“输入”,学习英语则是从眼睛“输入”,这也是造成哑巴英语的原因。
二、听力材料选择有讲究:当年大学毕业后,想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四处寻找资料。很多人推荐的是voa,新概念,英语九百句这类。坚持几天以后,终因太枯燥而放弃。现在网络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方面的资源都可以找到。在选择听力资料时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有趣的资料,再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资料,很容易坚持下去。
三、长期坚持。任何好的方法想要取得效果都不开时间的积累。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无所收获。但若能静下心来,每天持续学习,坚持一年都会有很大惊喜。
肥猫啃鱼头
我是英语老师KK,已经带过很多学员。通过自己学英语的感悟以及和学员们的沟通交流,分享三个心得体会。
1. 不要脱离生活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和别人顺畅的沟通交流。因此,英语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时不能脱离生活。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的经典打招呼用语:"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这么说。而且,这句话在生活中,也不是我很好,而是我不怎么好。所以,要想和别人愉快的说话,就要研究外国人在生活中真正会说哪些话,比如我们可以观看贴近生活的美剧:《摩登家庭》、《绝望主妇》等。
2. 输入重要,输出更重要
很多人提到学英语,第一个反应是背,背单词,背句子。并不是背东西不好,而是只背不用是学不会英语的,因为会用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相对于输入而言,输出更重要。就像没有一个孩子学说话,是靠往脑子里不停得塞东西,而不运用,都是要不停的模仿,不停的说,多运用多输出,记住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了。
3. 抓住一点去努力
我有很多学员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音准、音调、流利度、语法等等都想一把抓,结果把自己搞的很疲惫,过了几天就放弃了。切记:面面俱到 = 精力分散,如果什么都想做成,往往什么都做不成。就像旅行一样,我们每次都只能去一个地方。因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是常态。比如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音标学好,每天学几个音标读法,这样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正反馈,会积极地促进自己走的更远。
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KK英语大爆炸(id:kkenglish2015)
别针换别墅嘞
学英语的感受: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学英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可能是老生常谈了,但确实是我学习英语的体会。但就是这说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正所谓大道至简,其实学习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道理,比如说上课要认真听讲,有问题要及时问老师等等。我认为只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事做好,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家都知道,英语中的短语、特殊句型之类的很容易遗忘,如果说在高一高二还可以通过多看多背来记忆,那在时间相对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再靠多花时间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靠科学的方法来记忆。
我的建议是每天晚自习时将今天记的笔记或讲义看一遍,特别是记的重点及做错的题目。到周末时将这一周英语内容认真看一看。我认为这样的记忆效果较好。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不同的方法必定蕴含相似的道理。
说到学习方法,有一点需要同学们注意,到了高三最后时候,自己的学习可能会受他人影响,特别是当自己成绩没有明显提高时,会受到那些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同学的影响,模仿甚至照搬他们的方法。
这一点是不行的,必须要坚持自己的方法,即使有改进,也必须在原有的学习方法基础上改进,切不可伤筋动骨地另搞一套。
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要坚持每天的阅读训练,这一点很重要。一是可以让自己习惯看长篇的英语短文,提高阅读速度;二是可以积累生词,这对今后的阅读很有好处,三是能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
拥有好的语感对答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说单选、完形,总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这时候语感就会起很大作用。
最后一点,就是考试时的状态。比起其他学科,英语考试时的状态显得更加重要。我的经验是考试时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特别是做听力时,既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太放松,听力做得好差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答题。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