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墨Lena
信息技术2.0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如下:
1、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只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是求知欲望优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模拟仿真,变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可以使图像、动画、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以往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时,受教材等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参与的机会非常得有限,而且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够活跃,严重影响其学习效率。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较短,特别是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
教学中,我们遇到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如, 语法知识的渗透,这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准确地运用语言, 并且教师通过运用信息 技术可以将文字和声音等呈现给学生,运用电子课件实现高质量的英语教学。
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潜移默化地渗透文化知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奔跑的窝妞妞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语境: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现实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处理后在课堂上播出,通过模拟现实语境(VirtualReality)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在Cyberspace的语言情境中、在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学习任务。 二、制作微课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微课是一种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方式,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便于家里备有电脑的学生观看学习。它主要包括:微课堂(视频)、微设计、微反思、微练习、微资源和微简介。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预习,有利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补缺补漏。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微课”也是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与文化,在极大程度上支持了“反转课堂”的进行,节省了课堂时间,使师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应用于交流与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更多关于信息技术如何与英语教学融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cloverEcho
信息技术2.0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如下:
1、课前进行合理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可以视听结合,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在开始讲授新知识之前可以先进行引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给学生做好铺垫。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将一些课本上的画面以及图案使用课件动态地展示出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再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进行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导入环节可以为接下来知识点的教学做好铺垫。
比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Unit1“Welcome to my new home”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正式开始前先用动画飞入展示房子和一些家具,让学生先用中文回答,对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播放Kate去Li Yan家的动画场景,再用英语单词的形式再次展示课堂刚开始时播放的house、bed、bedroom等等,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英语单词有初步的印象,便于接下来的深入教学。运用动画演绎可以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且富有生活性的物品可以打消学生与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点之间的陌生感,并让学生了解这一课主要是在讲解什么内容,是怎样的一个生活场景,从而更好地学习。
2、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化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给教育提供了更多新型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这些教学资源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智能平板尽可能地跟每一位学生进行互动,或者对学生进行整体测试,用多媒体和平板结合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读写的环境,并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测试、小组合作等形式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各网站的教学资源与微课,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
比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Unit2 Lesson7这一课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板采取滚动随机点名的形式,点到哪位同学谁就站起来用英语报数,比如班上有三十位同学,就让学生按点名顺序依次往下从one至thirty进行报数,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之后发布学习任务,让各位同学自由组成小组进行teacher 、classmate的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再讲对话语音录入平板中上交作业,方便教师课后了解每位同学的发音情况和完成度,这样能督促每位同学都认真地练习,同时也能节省课堂时间,也避免了课上教师检查不全可能导致的对部分同学发音情况的忽略。
3、课后结合网络学习app复习,进行知识巩固
在课后教师可以发布复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学习app进行知识回顾、课后任务学习、知识拓展、作业提交等,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也方便教师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可以据此进行后续课堂教学方案的调整和改进。课堂时间和学生学习精力、教师的教学精力都是有限的,教师也可以在课后结合网络资源对课上未能拓展的知识进行发散拓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网上进行学习。
扩展:信息技术2.0是指信息技术以网络培训平台为支撑,构建一种以学校为基础场所、全员参与、区域合作、跨学科合作的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协同发展模式,它响应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加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加强对教师团队的管理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转变,也是教育事业方面的一大创新亮点。
jessica8918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改变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些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教科书等各种参考材料获得,来源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现在计算机的集成特征与网络化和存储技术相结合,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如光盘、录像带、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有利于教师开展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导入方式:1、播放歌曲,情趣导入。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趣。新教材为我们提供大量孩子们爱唱、乐唱的英文歌曲,有的歌曲还可以配上与歌词相对应的动作,如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5Parts of the Body之PartC的Followme等歌曲,一则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二则为本课的教学定下基调,做好铺垫。2、利用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导入。如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1Birthday 之PartA时,我们可以把a football,a present,a card,acake等四张幻灯片逐一呈现在屏幕上,同时配上录音,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就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学习,突出上课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制作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7Clothes(2)新课之前,教师先做好课件利用“头脑风暴”复习一下Unit6Clothes(1)的相关词汇、句型,让旧知在头脑中闪过一遍,承前启后,有利于拓展新内容的学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另外,利用课件教学新单词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单词“clothes”时,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利用计算机的特殊效果让单词中的7个字母c-l-o-t-h-e-s逐一“飞入”屏幕,让学生把熟悉的字母“串”起来,达到轻松拼写单词的教学目的。二、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语境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现实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处理后在课堂上播出,通过模拟现实语境(VirtualReality)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在Cyberspace的语言情境中、在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学习任务。这是一种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即语言情境),易于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教学效果的先进科技方法。经常运用的形式有:镜头定格、慢放画面、循环播放等。其中慢放画面,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重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无须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就能学懂。 这种直观新型的知识表达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静止和运动、语言和形象的障碍,能模拟现实情况下难以实现和完成的任务,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它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在试听媒体的辅助下,模拟国外生活或学习情境(如在街上乘坐公交车、到医院看望病人、在商场购物、在学校学习等),要求学生与不同外国人对话,进行模拟训练。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语言情境之中,对于提高学生对情境、学习内容的适应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尤其适用于口语教学。三、制作微课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微课是一种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方式,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便于家里备有电脑的学生观看学习。它主要包括:微课堂(视频)、微设计、微反思、微练习、微资源和微简介。其中以微课堂为核心内容,基于问题解决,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展开教与学,灵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重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目的的数字化资源整合,每个视频时长在10分钟以内,这符合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年龄特点。例如在教学闽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7Christmas的内容之前,教师可以把圣诞节的相关文化及礼物用文字或图像以解说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并录制成微课堂,课前提供给学生学习、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带着对圣诞节的浓浓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再如当学生学过数词一到一百以后,老师把相关的数词进行归纳比较,辨别词形及读音的变化,如six-sixteen-sixty,做成微课,课后供给学生复习巩固。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预习,有利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补缺补漏。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微课”也是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与文化,在极大程度上支持了“反转课堂”的进行,节省了课堂时间,使师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应用于交流与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四、信息技术条件下造就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主动学习新知识,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迎难而上,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交往方式,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信息技术条件下必然造就了新型的师生双边互动关系,促进了师生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反过来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给学生布置作业或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并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让家长督促、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新课标形式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课题组创建的“一起作业网”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作业并进行网上批改,使学生及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让老师轻而易举地在网上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方便快捷,同时也减少了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工作量。再说,网上的作业形式多样,图、文、声、像并茂,游戏性强,富有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真可谓是“玩中学、学中玩”,很受学生欢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这种信息技术影响下的良性循环,很好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新型的师生双边互动关系更和谐、更融洽。 “十二五”第3期泉州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见习期间,泉州实验小学、师院附小及德化实验小学三所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十来节的观摩研讨课,他们上课独具特色、各有千秋,导入方式五花八门,教具使用多种多样,语境创设逼近生活,教学评价丰富多彩,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执教老师的教育智慧和用心,体现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和研发,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之,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抓住机遇,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擅于把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挖掘教育智慧,创新教育理念,想尽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