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1

玉面小达摩1986
首页 > 英语培训 > 侘寂风的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易木每

已采纳

侘寂风的读音:chà jì fēng。

侘寂按最简单的定义来讲:它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

商品

一些文化观察家们预言,侘寂会像风水一样,成为下一个被西方人,并转而被西方商品化所采用的东方观念。然而,这貌似是不可能的。因为侘寂这一理念本身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摆脱物质牵绊。那些想利用风水的零售商们可以买卖桌面电子喷泉,而不会违反风水的定义本身。

侘寂的例子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欢迎是在2008年,小布朗出版社发行了一本叫《侘寂》的新图画书。在这本书里,作者Mark Reibstein 与插画师Ed Young 通过将叙事、诗歌与拼贴艺术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探索了侘寂这一理念。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侘寂的小猫,在故乡日本京都漫游,探寻自己名字的真意。在漫长的旅行中,它所遇见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具比喻意义,将简朴,不完美,意想不到的美呈现在它面前,有时也以俳句的方式。

侘寂风的英文

198 评论(13)

Coco爱美食

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其黑色与灰色所占的比例不同,黑灰色是黑色浓、灰色淡,灰黑色是灰色浓、黑色淡。侘寂风具有以下特点:

212 评论(15)

may123456789

侘寂(日语:侘び寂び Wabi-sabi)是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侘寂的美有时被描述为“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它是从佛教三法印派生的概念。

侘寂的特征包括不对称,粗糙或不规则,简单,经济,低调,亲密和展现自然的完整性。

侘寂美学是日本传统美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它在日本的审美价值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希腊对于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如果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内心带来宁静的忧郁和精神向往的感觉,那么它可以说是侘寂。

侘寂接受生活是复杂的,但崇尚简单。它承认三个简单的事实:没有什么能长存,没有什么是完成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接受这三样事实,就能接受满足是一种成熟的快乐。

文化研究者户仓恒信,他主张将“侘”视为问如何(How)的对象,而并非问什么(What)的概念。于是在美学范畴里,将不完全与完全的颠覆过程之中,认识主体逐渐产生“侘”的美意识,而“侘”未必存在于外在世界。

例如,能够体现“侘”空间,如“茶禅一味”一词,以茶人所建作的“小间茶室”(Koma-Chashitsu)作为代表。

在不到两坪的极小空间里,茶人布下颠覆旧与新、劣与优等相对概念的契机。铃木大拙解释“侘”的意义是“简朴”、“非时尚”,不依赖世间诸法(如财富、权力、名誉),但内心体验到最高的价值。千利休孙千宗旦说知“侘”者离贪、暴力、愤怒、怠惰、不安和愚痴,与佛教的戒波罗蜜相应。

推广

许多西方设计师、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利用了侘寂的理想,有些人认为这个概念是他们艺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另一些人则很少使用它。

设计师Leonard Koren(生于 1948 年)出版了艺术家、设计师、诗人和哲学家的侘寂 (Wabi-Sabi)(1994 年),作为对侘寂的研究,将其与西方美的理想进行对比。

根据佩内洛普·格林的说法,科伦的书随后“成为了一种旨在忏悔的浪费文化的话题,并成为各种设计师的试金石。”

侘寂概念历来在西方工作室陶器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伯纳德·里奇(Bernard Leach,1887-1979 年)深受日本美学和技术的影响,这在他的基础著作“波特之书”中可见一斑。

美国艺术家约翰康奈尔(1940-2009)的作品也被认为以侘寂的思想为中心;其他采用这个想法的艺术家包括前Stuckist艺术家和再现代主义电影制片人Jesse Richards(生于 1975 年),他几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它,以及不知道单声道的概念。

25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