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5

麻辣土豆56
首页 > 英语培训 > 反式脂肪酸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ylviali1109

已采纳

基本上都有,那可能表示微量的,测量精度不够。

反式脂肪酸英文

94 评论(9)

刘思韵2522

【可以食用,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收集】 *太平全麦系列饼干(黑芝麻、花生等口味) 食用植物油 *上好佳 不含反式脂肪酸(包装袋有标注)系列 *康师傅蛋酥卷(醇香芝麻口味、牛奶特浓口味)108g 精炼油脂(猪油、牛油、棕榈油)*马来西亚 御之味 特浓牛奶大饼 (酥油) *金宝白咖啡(成分:即溶咖啡、蔗糖、无脂奶粉、可可粉) *Kinder 健达巧克力 (通过SGS INSTITUT FRESNIUS 印章的产品。而且是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专用巧克力。) 【少食用的食品列表】(少食为佳) *吉利火星微波爆米花(奶油巧克力口味)118克 氢化植物油 *吉利火星爆米花即食型(奶油口味) 氢化植物油 *雀巢脆脆鲨(就是那种红色包装的巧克力威化)氢化植物油 *嘉顿草莓威化 精炼植物油 *日清 量鼎天炒面 精炼植物油 *四季宝花生酱 (小C 提供,油种不详) 奶茶、豆浆等冲泡类: *3点1刻原味奶茶 植物性奶精 *冰泉女人豆浆 (克拉玛moon提供,具体油种不详) *私房小厨 植脂末 速溶咖啡类(基本所有咖啡伴侣都是): *雀巢速溶咖啡(丝滑拿铁口味) 植脂末 *雀巢的咖啡伴侣 食用氢化植物油 *江苏昆山出的摩卡咖啡含伴侣的(bathball·巴思柏提供,油种不详) 饼干类: *奥利奥 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 *康元提子饼干 植物油(英文写的是vegetable shortening:植物起酥油) *康元威化饼干 (精炼植物油) *菜园小饼 氢化植物油 *格力高百奇牛奶味装饰饼干 食用植物油(部分氢化) *glico格力高 巧心柔(林心如最近做广告的那款..广告做得太诱惑了) 排第二的是 麦淇淋配料表里还有代可可脂巧克力颗粒..食用植物油(部分氢化) *康师傅香浓巧克力曲奇 部分氢化棕榈油、氢化植物油 *康师傅甜酥夹心饼干 氢化棕榈油 *康师傅咸酥夹心(醇香奶油味)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椰子油) *康师傅3+2苏打夹心 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棕榈油、椰子油) *康师傅乐芙球休闲饼干 精炼油脂(部分氢化植物油) *康师傅 蛋黄也酥酥 精炼油脂(部分氢化棕榈油、部分氢化大豆油) *好丽友蘑古力(巧克力味) 氢化植物油、起酥油 *卡夫优冠酸奶夹心饼干 食用部分氢化植物油 *乐天小熊饼干 起酥油 *宾堡多菲角蛋奶口味夹心起酥包 人造黄油 *真巧饼干 氢化植物油 *康元椰子奶油饼干 氢化酥油 *格里高 奇蒂 食用植物油(部分氢化) *贝因美系列的婴儿磨牙棒 磨牙饼干 精炼植物油 *全家的红豆麻薯小球(乳化油) 派、面包、糕点类: *好丽友派 代可可脂 *好丽友熊猫派派 氢化植物油、起酥油 *好丽友Q蒂榛子巧克力味蛋糕 起酥油、氢化植物油 *妙芙蛋糕 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大豆油、部分氢化棕榈油) *盼盼小面包 莲蓉和红豆夹心 起酥油 人造奶油 *宾堡棒棒虫 人造奶油 *曼可顿系列的吐司面包 起酥油 *福马巧克力派 氢化油 速溶奶茶: *雀巢、立顿、优乐美速溶奶茶 氢化植物油 巧克力类: *德芙巧克力 精炼食用植物油 *德芙醇黑巧克力 精炼食用植物油 *金丝猴巧克力 代可可脂 *士力架Snickers豪享装70g 精炼食用植物油 糖果类: *怡口莲 氢化植物油 *百诺的麦丽素 代可可脂 *sugus 瑞士糖 混合水果口味(哈密瓜、橘子味也是) 35g 食用氢化油 *伊利牛奶片(植脂末) 无论伊利蒙牛的 都含有氢化油提炼或植脂末 *阿尔卑斯奶糖 氢化植物油 *旺仔牛奶糖 氢化棕榈仁油 薯片类: *薯愿薯片 氢化植物油 *乐吧焙烤薯片(复合型)68g 精炼植物油 【不健康的油】: 中文:氢化植物油、半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起酥油、植脂末、奶精、乳马林、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植物油、精炼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代可可脂、植物性奶精、麦淇淋、乳化油 英文: Vegetable Shortening:植物起酥油 Shortening:起酥油 Shortening Powder:起酥油粉 Hydrogenated:氢化. 解释: 代可可脂:为达到可可脂的口感、质地和组织状态,一般都采用氢化的工艺,而这种氢化的植物油脂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坏处:引起消化不良,促使肾功能衰退,促使动脉硬化形成,导致碘缺乏,促使痛风发作 精炼植物油:是部分氢化棕榈油+椰子油,或者是部分氢化大豆油+部分氢化棕榈油,但是也有可能是其它油组成。 精炼油脂:是部分氢化棕榈油+牛油+椰子油+部分氢化大豆油+乳化剂。 麦淇淋: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9万名护士的饮食摄入量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每天摄入4汤匙以上的麦淇淋,其心脏病发病危险比每天摄入3汤匙麦淇淋者高出70%。因此,专家们规劝人们不要过多食用麦淇淋。 乳化油:乳化油脂,也称作植脂奶油、液体植脂末、水溶性乳化食用油脂、食用乳化油脂、脂肪油等。是以食用精炼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添加高效乳化剂稳定剂和其它辅料,采用油脂乳化技术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产品。 “Trans fat free”和“0 transfat ”: 0克反式脂肪可以是指每一食用分量含少於0.5克反式脂肪,故依然可以含反式脂肪。这是采用较宽松的美国标准来标示。但是,若产品包装以「不含反式脂肪」或「Trans fat free」作招徕,则必须合符原法案,即每100克含少於0.3克反式脂肪的规定。 【可食用的油】:食用棕榈油

100 评论(10)

eugenewoo1986

反式脂肪(Transfats),又称为反式脂肪酸、逆态脂肪酸或转脂肪酸(Transfattyacid),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或多元不饱和)。动物的肉品或乳制品中所含的天然反式脂肪相当少;如果用天然脂肪反复煎炸,也会生成小量的反式脂肪。人类食用的反式脂肪主要来自经过部份氢化的植物油。“氢化”是在20世纪初期发明的食品工业技术,并于1911年被食用油品牌“Crisco”首次使用。部分氢化过程会改变脂肪的分子结构(让油更耐高温、不易变质,并且增加保存期限),但氢化过程也将一部份的脂肪改变为反式脂肪。由于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易于长期保存等优点,此类脂肪被大量运用于市售包装食品、餐厅的煎炸食品中。反式脂肪因为被归类为不饱和脂肪,所以在被发现其危害健康之前是被视为取代饱和脂肪的较符合健康的取代品,尤其因为普遍宣传的健康饮食观念更助长了反式脂肪的使用量。许多速食连锁店也因此由原来的含有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改用反式脂肪。现代认为人造的反式脂肪是比饱和脂肪更不健康的脂肪,因此在少数国家中被严格管制,而较多国家要求食品制造商必须在产品上标注是否含有反式脂肪,而也有多起因反式脂肪而引起的法律诉讼正在进行(主要是针对速食店进行的诉讼)。许多食品公司已经主动的停止在产品中使用反式脂肪,或是增加不含反式脂肪的产品线。希望帮到你

192 评论(10)

大漠金鹰

植物奶油和反式脂肪酸,英文翻译_Vegetable cream and trans fats

352 评论(9)

Megumi2046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

342 评论(10)

壹贰叁肆4321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链上含有一个或以上非共轭反式双键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我们常说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动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种,因其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而得名,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来自哪里?对健康有何影响?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有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天然食物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加工来源主要是在植物油的氢化、精炼过程中产生,食物煎炒烹炸过程中油温过高且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而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酸是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中国人吃进去的反式脂肪酸有接近一半来自于植物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有较大比重。曾经有人错误地认为反式脂肪会沉积在体内代谢不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跟普通脂肪的代谢途径是一样的,没有发现反式脂肪在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体内的代谢途径有何不同。有部分研究表明,反式脂肪会干扰其他必需脂肪酸的代谢。但是欧盟认为,只要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宜就不会受到影响。关于反式脂肪酸和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长发育、生殖健康、阿尔茨海默病、抑郁、暴力倾向等健康效应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比较明确的是它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同时学界的共识是,反式脂肪酸不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健康有明显的潜在危害。

138 评论(10)

風雨飘零

反式脂肪即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脂肪酸 ( fatty acid) 分为饱和脂肪酸 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是指脂肪酸链上至少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酸。

如果与双键上 2 个碳原子结合的 2 个氢原子在碳链的同侧,空间构象呈弯曲状,则称为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这也是自然界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形式。

反之,如果与双键上 2 个碳原子结合的 2 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空间构象呈线性,则称为反式不饱和脂肪酸。

危害

1、形成血栓。

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危害尤为严重。

2、影响发育。

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研究发现,胎儿或婴儿可以通过胎盘或乳汁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他们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式脂肪酸

18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