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李大妈
民权英雄课文A 2004年,一个纪念“地下铁路”的中心将在辛辛那提市成立。这条铁路不同寻常,它不出售车票,也无火车行驶。然而,它将成千上方的乘客送往他们梦想中的目的地。给人以自由者弗格斯•M•博得威奇 我步出这幢两层小屋,加拿大平原上轻风微拂。我身边是一位苗条的黑衣女子,把我带回到过去的向导。那时,安大略省得雷斯顿这一带住着美国历史上的一位英雄。我们前往一座普普通通的灰色教堂,芭芭拉.卡特自豪地谈论着其高祖乔赛亚•亨森。“他坚信上帝要所有人生来平等。他从来没有停止过争取这一自由权利的奋斗。” 卡特对其先辈的忠诚不仅仅关乎一己之骄傲,而关乎家族荣誉。因为乔赛亚•亨森至今仍为人所知是由于他所激发的创作灵感使得一个美国小说人物问世:汤姆叔叔,哈丽特,比彻•斯托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那个逆来顺受的黑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人物所象征的一切在亨森身上一点都找不到。一个不愿奋起力争、背叛种族的黑人?卡特对此颇为愤慨。“乔赛亚•亨森是个有原则的人,”她肯定地说。 我远道前来亨森最后的居所——如今已成为卡特曾管理过的一处历史遗迹——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此人,他在许多方面堪称非裔美国人的摩西。亨森自己摆脱了黑奴身份获得自由之后,便暗中帮助其他许多黑奴逃奔北方去加拿大——逃奔自由之地。许多人和他一起在得雷斯顿这一带定居了下来。 但此地只是我所承担的繁重使命的一处停留地。乔赛亚•亨森只是一长串无所畏惧的男女名单中的一个名字,这些人共同创建了这条“地下铁路”,一个由逃亡线路和可靠的人家组成的用以解放美国南方黑奴的秘密网络。在1820年至1860年期间,多达十万名黑奴经由此路走向自由。 2000年10月,克林顿总统批准拨款1600万美元建造全国“地下铁路”自由中心,以此纪念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民权斗争。中心计划于2004年在辛辛那提市建成。真是该建立这样一个中心的时候了。因为地下铁路的英雄们依然默默无闻,他们的业绩依然少人颂扬。我要讲述他们的故事。 听到轻轻的敲门声,约翰•帕克神情紧张起来。他开门窥望,夜色中认出是一位可靠的邻居。“有一群逃亡奴隶躲在肯塔基州的树林里,就在离河二十英里的地方,”那人用急迫的口气低语道。帕克没一点儿迟疑。“我就去,”他说着,把两支手枪揣进口袋。 二十年前,即1.9世纪20年代,生来即为黑奴的帕克才八岁就被从母亲身边带走,被迫拖着镣铐从弗吉尼亚走到亚拉巴马,在那里的黑奴市场被买走。他打定主意有朝一日要过自由的生活,便设法学会了铸铁这门手艺。后来他终于靠这门手艺攒够钱赎回了自由。现在,帕克白天在俄亥俄州里普利港的一家铸铁厂干活。到了晚上,他就成了地下铁路的一位“乘务员”,帮助人们避开追捕逃亡黑奴的人。在他正前往的肯塔基州,当局悬赏一千美元抓他,活人死尸都要。在那个阴冷的夜晚,帕克渡过俄亥俄河,找到了十个丧魂落魄的逃亡者。“拿好包裹跟我走,”他一边吩咐他们,一边带着这八男二女朝河边走去。就要到岸时,一个巡夜人发现了他们,急忙跑开去报告。 帕克看见一条小船,便大喝一声,把那些逃亡黑奴推上了船。大家都上了船,但有两个人容不下。小船徐徐驶向对岸,帕克眼睁睁地看着追捕者把他被迫留下的两个男人团团围住。 其他的人都上了岸,帕克急忙安排了一辆车把他们带到地下铁路的下一“站”——他们走向安全的加拿大之旅的第一程。约翰•帕克在有生之年一共带领四百多名黑奴走向安全之地。 黑人去当乘务员常常是由于本人痛苦的经历,而那些白人则往往是受了宗教信仰的感召。在北卡罗来纳州长大的贵格会教徒利瓦伊•科芬解释说:“《圣经》上只是要我们给饥者以食物,无衣者以衣衫,但没提到过肤色的事。” 在19世纪20年代,科芬向西迁移前往印第安纳州的新港(即今天的喷泉市),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店。人们传说,逃亡黑奴在科芬家总是能得到庇护。有时他一次庇护的逃亡者就多达十七人,他还备有一组人员和车辆把他们送往下一段行程。到后来有三条主要路线在科芬家汇合,科芬家成了地下铁路的中央车站。 科芬经常由于他做的工作受到被杀的威胁,收到焚毁他店铺和住宅的警告。几乎每一个乘务员都面临类似的危险——或者更为严重。在北方,治安官会对帮助逃亡的人课以罚金,或判以短期监禁。在南方各州,白人则被判处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监禁。一位勇敢的循道宗牧师卡尔文•费尔班克在肯塔基州被关押了十七年多,他记录了自己遭受毒打的情况:总共被鞭笞了35,105下。 至于那些黑奴,逃亡意味着数百英里的长途跋涉,意味着穿越自己极易被人辨认的陌生地域。没有路标,也几乎没有线路图,他们赶路全凭着口口相告的路线以及秘密记号——比如树上钉着的钉子——是乘务员用宋标示北上路线的记号。 许多黑奴在夜色掩护下赶路,有时脸上涂着厚厚的白粉。贵格会教徒经常让他们的“乘客”不分男女穿上灰衣服,戴上深沿帽,披着把头部完全遮盖住的面纱。有一次,利瓦伊•科芬运送的逃亡黑奴实在太多,他就把他们装扮成出殡队伍。 加拿大是许多逃亡者的首选终点站。那儿1833年就废除了奴隶制,加拿大当局鼓励逃亡奴隶在其广阔的未经开垦的土地上定居。其中就有乔赛亚•亨森。 还是孩子的亨森在马里兰州目睹着全家人被卖给不同的主人,看到母亲为了想把自己留在她身边而遭受毒打。亨森利用命运给他的一切机会,干活勤勉,深受主人器重。 经济困顿最终迫使亨森的主人将他及其妻儿送到主人在肯塔基州的一个兄弟处。在那儿干了几年苦工之后,亨森听说了一个可怕的消息:新主人准备把他卖到遥远的南方腹地去农庄干活。这名奴隶将与自己的家人永远分离。只有一条路可走:逃亡。“我会认北极星,”许多年后亨森写道。“就像圣地伯利恒的救星一样,它告诉我在哪里可以获救。” 亨森和妻子冒着极大的风险带着四个孩子上路了。两个星期之后,饥饿疲惫的一家人来到了辛辛那提市,在那儿,他们与地下铁路的成员取得了联系。“他们为我们提供了食宿,非常关心,接着又用车送了我们三十英里。” 亨森一家继续往北走,最后来到纽约州的布法罗。在那儿,一位友善的船长指着尼亚加拉河对岸。“‘看见那些树没有?’他说,‘它们生长在自由的土地上。”’他给了亨森一美元钱,安排了一条小船,小船载着这位黑奴及其家人过河来到加拿大。 “我扑倒在地,在沙土里打滚,手舞足蹈,最后,在场的那几个人都认定我是疯子。‘他是个疯子,’有个沃伦上校说。” “‘不,不是的!知道吗?我自由了!’”
彡鈖赱辷筝
课文翻译为
①当我的大儿子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放松——我终于知道他那些行为举止的原因所在了。然而,我也陷入了悲伤、畏惧和愤怒的深渊。我既为儿子也为我自己感到难过。像其他很多处于相似境况的人一样,我也禁不住要问上帝:“为什么是我?”
②由于上帝的恩惠,我现在可以把心思集中在感恩上了。我相信,上帝选择我来养育我的儿子是因为他相信我会把我的东西给予儿子。上帝教导我去爱、去理解儿子的一切。我很感激上帝选择我作儿子的母亲。
③这是感恩的力量和疗伤作用。
④作为母亲,感恩在日常生活中又能如何帮助我们呢?通过注意和感谢家人所做的一切伟大的事情,想想你能为家庭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当你表示感恩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你的爱心和感激。每个人每天都需要这些感受。
作为母亲,有时候会感到没有人感激我们——事实上也是如此,母亲总是最后一个被感谢的人。你传授感恩的一个方法就是自己树立榜样。即便有一天你的孩子和丈夫把所有的事情都搞错了,你也要找个理由感谢他们,花些时间和精力,寻找好的地方。想想你的家人所做的事情,哪些值得你说一句“谢谢”。
你可以对丈夫说一句:“谢谢你为我们的家努力工作,”或者对孩子说:“我非常欣赏你的幽默感——笑笑真好。”表达你的感激会帮助你的家人理解收到感激的心情。如果他们还是无法领悟,那就在你需要感激的时候告诉他们。你也可以告诉他们,当他们向你表达感激时你的感受。
⑤在你需要合作的时候,感激之情就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当我获得我2岁儿子的帮助时,我经常满怀激情地表扬他。我要让他知道他帮了我很大的忙。我知道,因为他要感激我,所以我就要教他学会感激。几天前,我带回家一束颜色各异的玫瑰花,一连五天,他几乎每天都要说几次谢谢。
⑥有时,我们过于繁忙,忙于芜杂的生活琐事,连感激都忘记了。我们期望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尽职尽责,在这个时间每个人所能听到的就是做完活。这种态度,日积月累,在家人之间就会发展为抱怨和不和。
⑦生活安稳的时候,表达感激就会很简单。但是,当我们面对艰辛的生活时,表达感激就很难了。经济困难,长期疾病,亲人过世和婚姻纠纷这些都可能让人心烦,给生活带来困难。这时候,甚至连找一个感激的理由都很难。虽然痛苦无法避免,但我们有权选择是否接受痛苦,有权选择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环境。
我们可以相信上帝,相信上帝会给我们做好安排的。我们感激经验教训,感激给个人成长和变化的机遇。看看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在生活的艰难中获得了礼物。正是生活中的那些痛苦时期让我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热爱今天!
⑧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很有影响的研讨班,讨论的主题是人类产生的多级能量。与会者把能量分成7级。第一级能量是根据冷漠的感情和牺牲他人的思想而定义的;第二级能量的人怀有愤怒的感情和对抗的思想;人的能量级别越高,他的感情和思想也就更加积极。在第七级别,人就会获得自由的爱和辨证的思想。只有上帝才能达到第七级。人类平均拥有的能量级别为2.5。要想拥有和平和欢乐,个人的能量级别必须达到5或6。
⑨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能量级别呢?如何敞开胸怀拥抱欢乐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养成感激的态度。看下那些感激的眼神,聆听你的内心和你所爱的人的内心,每天说些肯定的话,感激你的生命所拥有的教训和祝福。你拥有的感激的思想和感情越多,你对社会的作用就越大,你对生命的见解也会更深。
思得不瑞奥
感恩的力量
黛博拉·诺维尔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埃蒙斯博士,长期以来对感恩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颇感兴趣。他与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迈克尔·麦卡洛夫一道选择了三组志愿者,并且随意指定他们每周关注三件事情中的一件:麻烦事,让他们心存感激的事以及日常琐事。
第一组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件不称心的或者令他们恼怒的事情上,比如“那个该死的家伙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将车开到我前面抢道。”第二组专门关注那些提升生活质量的事,比方说“我的男友善良体贴——有他真是幸运。”第三组回忆最近的日常生活中的事,诸如“我去买鞋了。”
结果是那些注意力集中于感恩的人明显感觉更加幸福,他们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他们鲜有诉说头疼感冒之类的身体不适症状,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比起那些关注麻烦事的人们,他们每周差不多多运动一个半小时。知晓感恩的人单纯朴素,生活质量更高。
他们身边的人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注意到这群人更加快乐、更有活力。他们看得出来那些人正变得更加乐观。”埃蒙斯说道。懂得感恩的这组人“甚至似乎看上去更加乐于助人,会独立帮助他人。”对于这一结果,埃蒙斯大为惊讶。
“感恩不仅仅是像积极思维或乐观之类事使人感到快乐。感恩真的使人付诸行动,使人变得更加亲近社会,更富同情心。”这种变化在另外两组人身上却不曾显现。
埃蒙斯和麦卡洛夫对他们发表于2003年的研究成果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召集一批大学生每天——而非仅仅每周——关注生活中的烦恼或幸事。从一开始埃蒙斯和他的团队就意识到定期的感恩检查功效甚大。
后续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天都能找到感激之事的人较少追求物质享受——他们不大会把生活的满意度与物质财富联系起来。他们比别人更愿意放弃所拥有的财富。在他们的车的保险杠上不可能看到写着“谁拥有最多,谁就是赢家”之类的小标语。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利用感恩这门科学呢?
每天只需花几分钟工夫,感恩就是产生力量。但是它需要始终不渝、心胸开阔以及奉献精神。埃蒙斯说:“我认为感恩是一种要求极高的品质,一种苛严的品质。它是一种磨砺,一种训练。”它也许来之不易,但是可以培养。
培养的方法如下:
记录你的谢意
每天花上片刻——一般最好是临睡之前——扼要记下三件当日发生的让你心存感激的事情。任何使你精神振奋的事,使你绽露笑容、心情愉悦的事,或为你的将来带来幸福感的事,都行。
对于每一件令你心怀感激的事情,写一写为什么它对你而言是件好事。也许你收到一个久未联系的老同学的电子邮件,它让你回想起你们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让你意识到即便你不曾与他们联系,他们还惦念着你。这足以说明你是个不同寻常的人。
另外,记录下谁(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的话)在你当天的回忆中是个有影响的人,以及那个人如何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这一切听起来都不难,是不是?如果让你在记录谢意和做五十个仰卧起坐外加二十五个俯卧撑之间做个选择,你会更倾向于拿起一支笔,是不是?
感恩日记使你以积极而又具体的方式看待生活,提醒你关注在这个快节奏的、冷漠的世界里生活的相互联系,以及他人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你的生活质量。感恩日记促使你关注正面事物,而非不可避免的负面事物。此外,感恩日记还能增强你的自尊。
认清模式
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在令你感激的条目列表中有着某种一致性。许多条目显示他人在你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他条目突出一些有意义的经历。还有一些则涉及你所引发的事情,你能满怀豪情地指着说,“我促成了此事。”
这叫做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即来自于行动本身,而非其结果的幸福或满足。随之而来的所有其他益处——如:某人感激你,你的项目获得成功——不过是种点缀而已。
接住回飞镖
感激之情,在向别人表示之后,几乎总能辗转返回。被感激的人更加愿意为那些使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的人作出回报。
一项研究表明,服务员把账单递给顾客前,在账单上简单地写上“谢谢”两字,比起那些不写的来说,平均多得11%的小费。在账单上写上即将推出的特价餐信息的服务员同样获得较高的小费,平均高出17%到20%。
在人际关系显得越来越少而且有时非常紧张的当今世界,感恩之情会激起回响。
抓住时机
环顾你的四周:在你的世界里哪些事是对的?如果你有什么爱好,你就付诸行动吧;如果没有,你就找一个吧。主动接触他人,与人分享你的东西。对别人做一个小小的姿态并不使你损失什么,却能给你带来诸多好处。所有这些行动都能增加你心怀感激的机会。
北卡罗莱纳大学心理学家芭芭拉·费雷德里克森说:“感恩之心有可能使万物由其平常状态升华为一种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