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3

大大大华哥呢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新课标培训课程安排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anjingyiyi

已采纳
目标内容三级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和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的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四级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社曰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就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和简单的意见。能读懂短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曰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差异。三.语言技能分级描述级别技能目标描述三级听1.能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和指令等。2. 能根据语调变化,判断句子意义的变化。3. 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5. 能听懂学习活动中连续的指令和问题,并做出适当反应。6.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7. 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说1. 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3.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4.能利用所给提示(图片,幻灯片,实物,文字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5. 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6. 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7. 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8. 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读1.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 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3. 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 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写1.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3. 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4. 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四级听1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2.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3.能根据连续的指令完成任务

英语新课标培训课程安排

193 评论(13)

和斯蒂芬is

英语新课程标准2021是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课标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组织研制的标准,由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3月23日印发。英语课程目标:1、职场涉外沟通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备必要的英语听、说、读、看、写、译技能,能够识别、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和多媒体手段。2、多元文化交流目标: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语言思维提升目标:通过分析英语口头和书面话语,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了解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思维方法,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

230 评论(15)

天使之懿727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据介绍,新课程方案对“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等情况作了针对性的调整修订,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英语学科的课程标准,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教学建议等方面做了重点提炼。    学科核心素养: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课程内容: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拓宽国际视野;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注重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效益。

8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