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糖奶爸
我的小书桌上,摆放着一个胖嘟嘟的小猪,淡绿颜色,红色的小嘴撇着,好像饿了向我要东西吃似的,看它那可怜的样子,我忍不住往它肚子里放点东西。我每次有了硬币,我都会想起我的小猪,自从有了这个储蓄罐,我就养成了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我每天把节省下来的硬币都往小猪肚子里“填”恐怕小猪饿着,没过几个星期,我就把它喂得饱饱的。拿起来很沉,还真“胖了”它不在撇嘴了,而是嘴成“O”字形表现出很吃惊的样子,想不到吧!哈哈!我时刻都会想起小猪,真希望它肚子在大点儿!
何水生之LED灯
本科,设计学史专业
从专业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存钱罐以猪的形象出现?
1、设计角度
其实从工业设计角度来说,以猪为形状的储钱罐是内容量最大的设计。因为猪的几乎全部体积都集中在肚子上面,而最后用来存钱的恰恰是肚子的部位。
猪短小的四肢和模糊的五官也为最后的烧制成品降低了难度,并且猪圆乎乎的身材也非常方面着色加工,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猪储钱罐是彩色的。
2、历史角度
其实存钱罐这个东西是从英国流传过来的。在英国猪的英文是pig,同时制作存钱罐的陶土英文也是pig,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都是用pig猪来表示存钱罐。
中国人在引进西方存钱罐的时候,以讹传讹,都以猪来表示存钱罐。慢慢市面上的存钱罐都是猪的形状了。
3、文化角度
众所周知,猪是中国人最早驯化的家禽。在商代陶器刚兴旺发达的时代,人们都是以猪作为自己财富的象征,因此很多陶器都是做成猪的形状,或者纹上猪的图案。
当然储钱罐也不例外,只是当时的储钱罐放的不是如今的硬币,而是玉器、龟壳、铜钱这些贵重物品。但是猪作为储物罐的习俗却慢慢流传了下来。
4、个人角度
其实更真实的原因是:人和猪一样比较懒,不喜欢改变。既然老祖宗将储钱罐设计成猪的形状,那我们后人只要照着老祖宗的要求继续制作就可以了。
并且,既然储钱罐什么形状都差不多。那大家为什么不选择像猪这样充满美好寓意的形状了,毕竟猪在古代可是多财多宝的意思。
其实储钱罐是什么形状不重要,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jiuxing2015
喵星人观点:因为猪的形象比较常见并且也更加富态饱满,所以就被用做了“储蓄财富”的象征。
相信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么个现象,虽然从小到大我们也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存钱罐,也有各种形状,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国内或者国外,都是以猪的形象为主的。网上也流传有比较多的说法,但是我个人认为则是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猪的饲养寓意和储蓄最为接近
无论是世界上的那个地方,猪都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一种动物,并且猪的生活习性也是比较慢,吃了就睡,睡醒就吃,然后身体也慢慢发胖。这对于我们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无疑是降低了很多难度,并且猪也是越养越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也是希望自己的储蓄能够越来越多,这一点则是和猪越养越胖不谋而合的。而我们反观其他家畜,这一点则很难体现。
2、猪的形象较为温和可爱更易被接受
然后,从储蓄罐的形象来说,现在储蓄罐基本上也就是用来存零钱,或者给小孩子玩儿。早就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储蓄作用。但是,我们依然保留了存钱罐猪的形象,则主要就是因为小猪给人感觉憨厚可亲,比较温和一点。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其他形象感觉一下,假如说是存钱罐是狗的形象,或者是猫或者鸡。一方面来说,过于瘦小,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做成胖嘟嘟的猫狗鸡也跟现实差距太大。
所以,总的来说,猪被用作存钱罐的形象是长期下来的经验所致,并不约定俗成,但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
春天的玉米粒
英文:The piggy 的意思!译为贪心的小猪猪。用来存放钱币的罐子,材质一般为陶瓷或塑料,上端有隙孔以塞入钱币,下方有更大一点的开口以便把钱取出。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陶罐是没有开口的,只能在需要用钱或钱币存满时将其砸碎以将钱币取出。
一般的存钱罐都被设计为专门用来存放硬币,并且多数为猪的形状。因为猪食量广大,体胖身圆,有招财纳福之意,故此几乎成为了存钱罐的标准样式。人们将胖乎乎的小猪存钱罐买给孩子,以培养小孩的理财能力,养成良好的财富观。
“扑满”特征
“扑满”是古时以泥烧制而成的贮钱罐。
上世纪50年代初,在湘潭古城,玩具摊上还在卖这种蓄钱的小陶罐,它的妙处是硬币可以放入,却无法取出。
因此小孩子平日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从小孔中塞进去,到快过年时,钱贮满了,便打烂小陶罐,拿了钱去作快乐的消费,故此物又名“扑满”。“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西京杂记》卷五)。
扑满最早的记载文字,见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它还有许多别称,如:悭囊、闷葫芦、储钱罐。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