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shanneko
2017年开始英语一年两考,第一次是1月,第二次是6月,投档时取成绩较高的那次。英语笔试的卷面分是140分,和口试10分相加后就是高考英语分数。口试要高分就要多练,那个E听说就可以的。
我是基里连科
最近,关于高考改革的消息不绝于耳,在其它省市透露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了改革的重点。那么我们的高考英语改革将会怎样改?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又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英语改革后有哪些影响
英语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满分为150分,新的高考改革消息中,英语将从“一考定终身”改为“一年两考”,英语实行一年两考是多给了考生一些机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主攻一下自己的弱项,这样在高考的时候,能够帮助考生取得好成绩。
从英语本身的角度来说,新的高考改革强调了英语的实用性。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英语学习都是以应试为主,老师给学生教授更多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能运用英语流畅地进行交流的学生并不多。“哑巴”英语已经越来越成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
说到底,英语口语是一种技能,尤其是依照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学习使用口语知识,可以应对工作、学习、出国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除了英语口语的考核外,在高考英语改革中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走班制。
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学生虽有固定班级,但可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不同老师的课程,这种模式下,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便利,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作业、讲解疑问,不会出现为了照顾大多数而占用拔尖学生的时间,便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发掘自身优势所在。此外,英语成绩不仅对学生的高考重要,即便是进入了大学之后, 也会直接影响专业的学习。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英语的学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容忽视的。
高考英语改革之后怎么学?
就口语考试而言,不管题型和占总分比例是多少,考查的核心始终是学生应用英语这门语言的综合能力,但大家一定要明白单靠做题、背单词并不能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目前,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的口语试题包括朗读句子、情景提问、看图说话、听说结合、简述与问答等题型。新高考英语口语考虽然题型没有公布,但考查内容万变不离其宗。学英语虽然可以各个击破,但总体上来说是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更重要。听和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一个人的英语口语好,那他的听力能力一定也非常不错。所以,我们应该每天听英语,这是提高英语听力的好方法。
按照本市高中课程标准,高中生三年的听说量不少于90小时,阅读量不少于25万个单词。不管听得懂还是听不懂,都要让优美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刺激大脑。听,那就要听经典的东西,时事新闻固然好,但以高中生的词汇量并不能轻松驾驭,时间久了反倒会打击积极性,老师推荐大家去听《新概念英语》,从第二册开始坚持精听,先全文听一遍,然后逐句听,直到全篇完全听懂,并做简单复述。
程度好的同学尝试完二册之后,也可以再试试三册。切记,提高外语能力,大量的输入和一定量的输出必不可少!多读多听多背,还需要多用嘴巴说。语言学习需要有这样的积累,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新概念英语》文章经典,语言精锤,比起时事新闻来说,学生既有兴趣,读来又琅琅上口,遣词造句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语法!
从目前高考英语改革上来看,旨在真正引导师生摆脱功利,掌握语言能力。临时抱佛脚肯定是反其道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还是应该早点着手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非常重要!建议从初中就要开始循序渐进地开始语言素材的积累,这样到了高中才能游刃有余地的做到应用这么语言。现在上海市的初中生,基本都已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利用这个庞大的语料库,早早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有了这些英语学习经历,到了高考,口语考试自然不在话下。
超越经典65
外语(含听力和听说测试);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
2020年报考本科院校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和听说测试,下同)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66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7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
扩展资料:
上海高考改革的相关要求规定:
1、要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遵守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严格执行国家、市级、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细化公开内容。
2、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核定备案并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对投档名单内的考生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参考资料来源:阳光高考-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秋季统一考试招生工作办法
青帝织锦
2014年2月3日上午9点,《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发布。这标志着上海新高考改革今年启动,从9月已入学的2014级高一新生开始生效,2017年整体实施。到2020年,将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这次改革的总目标是: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根据国务院此前的部署,推进全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两个省市现行试点,一是上海,一是浙江。一、考试科目改革之后的上海高考,统一考试的科目为三门:语文、数学、英语。此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中选择三门作为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俗称“小三门”。二、考试分值高考总分为660分,其中数学、语文、英语每门满分为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拓展资料】江苏高考新政策一、志愿填报本一本二批次合并__1、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高考录取方式也发生变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和录取时,将按照物理等科目类和历史等科目类分开计划、分开录取。__2、具体录取时,以“院校专业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类)进行录取。按照新方案,现行的本一、本二批次将正式合并。二、语数外采用全国卷__1、采用3+2+1模式__3+1+2”的“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__2、分数设置__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三、每年的一月进行合格性考试__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每年1月进行;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科目及理科实验,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定考试要求,设区市组织,学校实施考查,省教育厅抽查。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选择性考试即纳入统一高考总分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