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yiling1221
个人认为不会,高考取消英语政策解读:
1.英语不是退出高考,英语只是不再参加7、8日两天的统考。英语考试改为1年2次,3年6次,取最高分记入高考成绩,由获得授权的社会机构组织考试。
2.英语考试命题将更加侧重听、说、阅读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检测。
3.重点大学和名校对英语会有明确要求,英语成绩差的同学将更难进名校。
因而,我们建议,高一就应该将英语拿下,考出好成绩,这样在高二高三会有更多时间备考其他科目。换句话说,如果到头来语文、数学等科目考试成绩优秀,却因为英语而无缘名校,那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改革后英语能力要求变高还是变低
有关高考中的英语考试改革就是如此。主张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的人认为:在中国经济崛起后,中文会扩大使用的范围,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经济发展对英文能力的需求降低。所以高考调低英语考试的重要性,将考核英语一事交给市场和社会,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但反对者一来认为英语的大规模使用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不是中国经济增长促成了中文的使用。未来双语并存且主要是英语的使用依旧是促进贸易和增长的主要因素。
零下十三月
中国在1983年以后将英语列为高考科目了,与数学、语文并列。以此为导向,中国大陆的高中课程,基本上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程的必修课。
在全日制普通大学,除了非英语外语专业以外,一般均以英语作为必修课,其他外语作为选修课;而非英语专业的语言专业,一般要求同时对英语作为必要课程之列。
扩展资料:
在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及了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
进入21世纪,教科书中的文化目标被列为课程目标结构的五大目标之一。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文化列出了七级和八级目标,文化内容呈现多元化。
包括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领域名人成就、政治经济情况、主要宗教传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历史文化、大众传播文化以及中国与英语国家生活方式的异同等,希望通过丰富的西方文化内容介绍,能够成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语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