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客套话
《飞鸟集》英文是 Stray Birds。
书籍内容: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倾心之作。犹如旅途之鸟留下的一个个脚印,《飞鸟集》中那些优美清丽的小诗,将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合二为一,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了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又是那么的厚实,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人。泰戈尔的《飞鸟集》(Stray bird)1913年发表,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泰戈尔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广为世人所知。
《飞鸟版集》包括了325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的基本题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从1891年起,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权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
食品监督所
《飞鸟集》英文是Stray bird。
《飞鸟集》中很多诗歌原先是用孟加拉文创作的,后由泰戈尔自己翻译成英文,还有一些则直接用英文写就。这本诗集包括325首无题诗,其中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
诗集并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中心,只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触、思考、情思的片段的记录。
飞鸟集赏析:
《飞鸟集》的诗大部分只有一两行,极少数是三四行。诗人把这些小题为《飞鸟集》,笔者认为,也许他意在用这些描叙南来北往的漂泊者的长途跋涉的诗句,把自己比作寻求理想境界的“永恒的旅客”,记录自己的行程。
因此,泰戈尔在诗句中,往往善于捕捉一个自然景物,或叙说一个素理,犹如空中的闪电,海波的泛光,夕阳的余辉,黎明的暗影,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蕴藏一种深奥的哲理。虽然诗中表现的是一刹那的印象,或瞬息万变的心里想空中飞鸟没有足印的行程。
诗人似见非见,若有若无,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但只要紧紧扣住诗人的基本哲学思想和社会观,这部诗集中的哲理内容还是可以理解的。《飞鸟集》景情意理四妙兼得,尤以“笔者得于心、 阅者会以意”的哲理高妙为最。这正是他发人深省之奥妙所在。
战斗鸭鸭
今早我坐在窗旁,世界像一个路人,停下片刻,向我点点头走过。
这些琐碎的灵感,像叶儿们沙沙响动;它们在我的思想里,快乐地私语。
你看不到自己,你看到的是你的影子。
神啊,我的愿望太愚蠢,它们的呼喊喧嚣了您的歌声。请让我倾听吧。
我不选择最好的。最好的会选择我。
将灯笼置于他们的背面,会投射出他们的影子。
活着,于我的一生,是永恒的惊喜。
叶儿们沙沙作响,那是回答暴风雨的声音,你是谁,竟如此沉默? 我是一朵纯洁的花儿。
休息也是工作,就像眼睑置于眼睛。
人,生来就是一个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力量。
《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初版于1916年,收录了326首诗,包含泰戈尔孟加拉语短诗的英译文,以及访日时的即兴英文诗作。《飞鸟集》中的诗歌极其凝炼短小,描写对象多为花草树木、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微小而简单的事物,但这些恰恰构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对这些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歌颂中,蕴含了泰戈尔的哲学思考,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