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饮识吃识享受
在短期内不会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
英语不被取消也是情有可原的,虽然中国越来越强,但是目前国际用语还是英语,所以如果想要不被国际甩开,英语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在我国,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习英语,英语早已成为了我国的主科之一。因为不是母语,所以学生学起来特别的费劲,为了能有效地提升英语成绩,家长和学生为此都要付出不少的精力。不过,虽然不能取消英语,但是在中小学中,英语的位置确实在逐渐的边缘化。虽然英语并不好学,但是在毕业后其实用途还是很广泛的。
小小小花花儿
首先,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非常稳固,绝大部分科技资料文献都是用英语写作。如果没有一次非常严重的世界战争将整个人类文明摧毁,改变了世界文明中心(类似一战二战摧毁了德语的科技通用语言地位一样),英语的世界语地位是不会动摇的。所以,英语是作为交流工具,尤其在技术科研行业内,近几百年不可能被淘汰的。其次,你所说的英语将被淘汰,我认为你指的是英语从普通高考和义务教育中被淘汰。这里我要澄清一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改革方向(我故意不用“高考”两字)。现在已经非常明显,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已经分化为自主招生(联考)和传统高考两条路。以北京为例,不仅有北约、华约这种顶尖联考,而且还有了首都联考,你能想得到名字的北京高校,现在已经全部进入联考范围。明确的说,你不参加联考而只参加传统高考,那么你进入北京名校的机会基本为零。所以北京走向高考改革前列,传统高考不仅剔除了英语,而且将会剔除数学(未来趋势)。因为联考中数学是重头戏,好学生肯定要下功夫。而对于只参加传统高考的学生,代表你只想上个屌丝学校混个文凭,你也没能力从事高等技术岗位,没必要逼着你学数学,对你也没啥用,浪费你的精力,也浪费国家资源。高考改革的另一个方向就是英语考试社会化。变成一年多考。自主招生的学校,完全可以自我划定英语社会考试成绩分数线,而不必大家用同一次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能力,这对学生的确是利好。(学霸们要不停的刷分了,就像我们当年刷G刷T一样)另一方面,从古至今,掌握第二种语言,一直是高大上的象征,在过去,农民家庭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能力接受外语教育。(想象一下,18世纪,什么样的人有能力学拉丁语,19世纪什么样的人有能力学德语)。从社会效用上看,没必要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掌握第二语言。英语从国家义务教育中退出,转向社会化教育,有一定道理。但是,这里有个非常严重的弊端,就是教育的两极分化。英语从国家义务教育中退出,必然提高了个人承担英语教育的费用,导致掌握英语的人,必然是家庭资产较好的人。也就是精英越来越精英,屌丝越来越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