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198887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英语上册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的section A部分。
整个说课我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讲述。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分析。第二部分教学策略。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我先说说教学内容:
Do you like bananas?一课主要是学习各种食品的表达及分类,以及如何用英语询问或陈述likes and dislikes(即各人的喜好)。因此,使学生学会apple,banana,hamburger等词汇并掌握句型:Do you like bananas ? Yes , I do . / No , I don’t .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如何引导学生询问或陈述对食物的喜好以及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平台,合理运用目标句型进行不同人称之间的交流是这节课教学的难点。为了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读食物类词汇并能正确使用本节课的基本句型;能够利用老师提供的站进行自我学习;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即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询问喜好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交际教学法和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探究、调查、采访、游戏等多种途径学习词汇和句子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勇敢地使用英语,争做小记者。教育学生,理解父母,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帮助学生树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
对这节课,我想使用这样的教学策略:
运用农远教育资源,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因为我校地处城乡插花地带,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一个好的语言氛围,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窄,胆子普遍较小,不敢使用英语与人交流,甚至有些孩子对英语学习本身就缺乏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何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实物作出反应的能力,如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操练单词和展示句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感知英语到模仿他人再到实际运用就成了我本节课中最大的困难。综合考虑,我选择了用农远模式三进行教学。利用电脑等设备,通过课件和部分网站链接把课文中的生词用图象表现出来,让音乐、动画刺激学生的眼、耳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和品味,用媒体创设的情景吸引学生参与就会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收集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呢?我首先利用卫星和网络资源,打开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在这里我找到了这一课的课程资源、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了学校的农远光盘,下载相关Flash动画、图片、音乐和视频,再将下载的资源进行修改、加工,整合到自制的课件中。因为农远资源,大大的节省了我的备课时间,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我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下面,请允许我结合这节课所使用的课件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五个部分。
首先,利用几张事先准备好的有关球类的图片复习句型Do you have a football ? Yes , I do . No, I don’t.
其次,导入。我告诉学生,如果大家表现出色,周未我想带领大家去野餐,然后,我提问如果去野餐,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bananas?从而导入新课。这个部分的教学由教师播放动画音乐Let’s have a picnic today让学生跟随欢快的节奏感受野餐的乐趣。
既然我们去野餐就要有足够的食物,现在大家一起来列个清单吧。我利用农远资源网上的Flash课件,将食品类单词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们,引导学生听、读新单词区分食物单、复数并练习Do you like…?句型。此外,我还给学生准备了food bag,利用实物适时地与学生交流并感知句型。这,比起教师空洞地讲解,翻译要生动形象得多。紧接着再链接到Flash课件进行一组oral practice谈论自己喜爱的食物,然后是听力练习和pairwork : find out what Bill and Bob like and don’t like,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就会在不自不觉中将单词及食品联系到一起,既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然后再过渡到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在有效地识记了单词后,我们又要再一次来感知一下目标用语How to ask for the likes and dislikes?再一次带领学生们观看Flash动画课件。然后与学生分享我喜欢的和不喜欢的,I like … and I don’t like…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从而再次使用目标用语:Do you like …? Does he like …?
在合作学习的第一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将一个表格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内容自编对话,即用到了句型Does he like …?将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学习谈论他人的喜好并用一句话来陈述表格内容。如Bob likes bananas ,but he doesn’t like apples . 在合作学习的第二部分,我鼓励学生们勇敢地使用英语,争做小记者,通过合作学习,做调查采访,并且我利用Flash动画课件教学生们如何作好采访工作和汇报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然后,带领学生听我们的伙伴Lisa谈论她的家庭成员的喜好,我将问学生们是否也像Lisa一样关心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关心爱护我们,我们是否应该予以回报,所以我布置了第一个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询问父母对食物的喜好,如果可以的话,为我们的父母准备一些他们喜爱的食物。
最后,我告诉学生们,他们表现得棒极了,周末,我将带领他们去野餐,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们树立关心他人的意识,学会与人分享,我让他们集体准备一些大家喜爱的食品,但是don’t forget to ask your friends ,do a survey first!不要忘了先问问你们的朋友,事先作一个调查!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我引导学生进入湾里二中校园网----农远专栏查找资料并提供部分相关站,让学生通过课外自我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并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课外自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完成某一项任务,即“找到更多的食品类词汇,找找哪些是健康的食品,哪些是不健康的食品,谈谈如何保持健康”。即How to keep healthy ? 最后,在欢快的卡通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中结束本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主要是谈论话题“Things around the house”,其中Section A则围绕学习“询问物品的位置”这个本单元的重点而展开多种任务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基本句型“Where’s/ Where’re ~~~? It’s/ They’re on/in/under~~~~.”和 “Yes/No”疑问句,进一步体会和学会运用“Where…? Yes/No”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方位介词“on/in/under”来表达物品的位置。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听关键词、推测词意的学习策略,识别不同物品的位置。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居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又能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来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房间和对好的生活习惯的重新认识。本单元与第五单元衔接紧密:由本单元“Is/Are …?”的学习过渡到第五单元“Do …?”一般疑问句的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布鲁诺关于认识领域的教学目标理论以及新目标教材大纲要求,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有关询问物品位置的句型:
Where’s my backpack? It’s on/in/under/behind/next to the chair.
Are my books on the chair? Yes,they are.No,they aren’t.
Is it on/in/under ……? Yes,it is.No,it isn’t.
(2)学习和掌握有关家具类的单词:table, bed, dresser, bookcase ,sofa ,chair ,drawer , plant , bag
(3) 学会三个方位介词的用法:on ,in , under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判辨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他们积极主动参预课堂活动和相关的课外活动,并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和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德育目标:促使学生了解和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家居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社会交际意识。
学习策略:通过work in pairs and work in groups ,听对话贴图,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确立各目标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标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
掌握句型:Where’s my backpack?
It’s on/in/under the chair.
Are my books on the chair?
Yes,they are.No,they aren’t.
Is it on/in/under/……?
Yes,it is.No,it isn’t.学习运用重点句型"Where…?和 Yes/No”疑问句的用法
学会运用方位介词"on/in/under”表达物品的位置。
教学突破:
通过使用方位介词“on/in/under”表达物品的位置及学习“Where……”和“Yes/No”疑问句的用法,使学生学会区别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对七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本课的对象是刚进初中不久的七年级新生,有部分学生小学并没有学过英语,他们对英语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有利因素,注重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保持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积极采用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能力,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英语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心理上,他们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理上,他们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抓住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三、教法设计
要想上好一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所在。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英语课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小组竞赛法、交际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兴趣吸引人,以情感培育人,以评价激励人、以活动促进人。通过多媒体、实物、体态以及图片等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听、说、读、猜、表演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使学生陶醉在轻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循序渐进地、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和参与合作,形成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和巩固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1、情景教学法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而“语言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因此,英语教学应当将其置于情景中,从情景教起。情景教学法强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展示具体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使教学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进行。最终让学生通过感知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思维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的跟随为积极主动自觉学习行为。在本课教学里,我主要打算用情景法来贯穿。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象、声音、文字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考虑运用多种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变难为易。
3、交际法
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做到学用统一。在英语教学中,要使语言形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使口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 ,使学生能运用外语进行交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设法结合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情境,精心设计一些真实的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提供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交流中获得信息,习得英语。在教学中,我遵循这一原则,设计一些比较真实的情景。
4、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都是通过一个个任务来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四、教学手段
主要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学法指导
教务于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让他们通过思考,将有关知识重新提炼总结。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教法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应该在学法中体现,这样才达到教与学培养能力的目的。鉴于所学单词及句型特点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听、看、读、猜、想、说的方法来学习本课。通过听、看,达到有所思,有所得,帮助不同阶层的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采用多表扬、勤鼓励的评价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
六、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Step1. Revision
1.duty report
2.复习unit 2所学过的物品名称,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Step2.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游戏法教学单词
任务一:家具名称大搜索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有关家具类的单词。
活动过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课本P19 的图画中寻找家具,规定时间内找得最多并能准确说出家具名称的小组获胜。
(2)在屏幕上用闪现的方式展示家具的图片,学生边看边说,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新词。
语言知识:What’s this ? It’s ------.
2、直观法教学介词
(1)老师拿出铅笔和铅笔盒,通过不断变换铅笔在铅笔盒的位置,形象直观地引出三个介词: on, in, under
(2)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和铅笔盒,跟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通过实践来体会这三个介词的用法。这一过程用chant 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既强化了记忆,又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
Step 3. 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1.创设情景听对话,使学生学会运用听关键词和推测词意的能力。
情景一、Jimmy 是个粗心大意的男孩,他总是把东西乱放。请你帮他把需要的东西找出来。做1B的练习。
情景二、Sally帮忙收拾了房子,结果Jimmy又找不到他的东西了。请你再帮他把东西找出来。做2A和2B的练习。
2.展示出几组图片,引出本课重点句型:
Where is /are-----? It’s / They’re--------.
学生两人一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来巩固和加深对重点句型的理解。
3.投影出1B的图片,引出本课另一重点句型:
Is the baseball/Are the books -----?
Yes, it is. / No, it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凭记忆猜猜物品都放在什么位置,另一人打开书本检查正误,从而自然而然地操练这一重点句型。
Step4.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任务一:猜猜看
活动目的:通过猜物品的位置所在来巩固前面所学过的重点句型。
活动过程:投影出一所空房子的图片以及各种家具的图片。教师提问:Where is/are-----?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选派代表来猜:Is it /Are they-----?
猜对最多的小组获胜。
语言知识:Where is/are-----? Is it /Are they on/in/under-----?
Yes, it is. / No, it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任务二:寻宝大行动
活动目的: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情景,学生自由选择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过程:学生课前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东西收藏起来。以小组为单位,询问其他组员把宝物放在什么地方。规定时间内找到宝物最多者获胜。
语言知识:Where is/are-----? Is it /Are they on/in/under-----?
Yes, it is. / No, it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任务三:找差别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判辨能力,并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房间干净整洁。
活动过程:学生看两幅相似的图片,图片中有一些相同的物品,但所放的地点却不一样。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询问有关物品所在的位置。学生记录下两幅图片中物品位置的不同,并在班上汇报自己小组得出的结果。
Picture1Picture2
books
keys
baseball
backpack
Step5. Homework
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房间,把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加注英文说明。
这个作业的设计既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使课堂的知识得到了延伸,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
Where is-----? Where are-----? 方位介词
It’s on/in/under-----. They’re on/in/under-----. on
Is it on/in/under-----? Are they on/in/under-----? in
Yes, it is. Yes, they are. under
No, it isn’t. No, they aren’t.
这一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充分揭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操练。
确立教学程序各环节设计的理论依据: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再利用所学的知识,由师生操练转向生生操练,由单向操练转向自由操练,由模仿提高到运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组织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整节课的设计以任务型的学习模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各项任务,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为今后实现真正的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结
综观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为核心,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让学生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和运用自己所学语言。整个过程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猫与老虎
七年级英语上册《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说课稿范文
Section A
说课稿
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 My name is Wang Qiumei from No.2 Middle School. My subject is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Ch ose from Go for it Grade7.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初一新教材第7单元的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围绕着询问价格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物品的颜色。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运用句型进行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及应用中,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并加以创新,并用到实践中。把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过伙伴交流,师生问答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Aim 记忆 物品pants , socks , T-shirt , shirt , shorts , sweater , shoes
理解 颜色理解:color , black , white , red , green , blue ,
应用 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语言交流。
德育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通过任务完成,学习勤俭节约的品德。
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Importance Learn to ask about prices . 学习询问物品价格。
难点Difficulty Learn to talk about clothing . 学习谈论衣物,例如颜色、大小等。活动中运用的单词、句型。
二、教法渗透
本课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并辅助于TPR(全身反映教学法)、情景交际教学法和游戏活动。
1、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各种各样任务的过程。在本课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我将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2、全身反应教学法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TPR)是加州心理学家James J. 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认为学生在一个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紧张、焦虑的情绪对学习英语不利。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让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去模仿,以听力训练为主,待听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后,方进入说话训练,是自然而然的学会语言的方法。
3、情景交际法
课堂教学以情景交际教学法为主,尽量给学生以足够的听、说、读的机会,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引入讨论主题,在交际中学英语。情景的设计注意衔接的自然性,主题的`设计强调知识的渐进性和讨论的可行性,并注意情感体验和概括、推理思维的培养。
三、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本节课将在课堂活动中把学生分成两人一小组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能力。
2、创设情景和有意义的任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概括和推理能力,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教学程序:
Listen to the English song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 复习导入
运用多媒体复习服装名词和数字,为下文做铺垫,复习所学过的对话,通过询问What’s this?引出本课课题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二) 新授课
1. 运用实物引出询问价格的方法
2. 学生操练句型
3. 讲解形容词(实物及多媒体)
4. 听力训练
5. 情景对话
6. 总结
7. 作业
(三)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Board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How much is the blue shirt?
-It’s eighteen dollars .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They’re two dollars. big small long short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The Teaching Plan for Unit Seven
Subject: English
Teacher: Wang Qiumei
School: No.2 Middle School, Jiayin
Topic: Go For It Students’ Book Grade 7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Type: Newly taught
1.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sk for and answer the prices of something
(2). Ability: Use the sentences patterns correctly in the daily life
(3). Moral aims: Teamwork
2. Important points
Learn to ask about the prices
3. Difficult points
Learn to talk about clothing
4. Teaching aids
Computer, materials, recorder, cards
5. Teaching steps
(1). An English song
(2). Revision
(3). Presentation:
a. Explain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