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亞嘉利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614天。公众号搜索赵君可以查看最新文章。 这套书一共三本,《三角形滴溜溜》《四边形咣当当》《圆形骨碌碌》。一听名字就知道肯定和形状有关,套装封面的右下角印着这几个字:幼儿数学、形状、颜色。这就是这套书的关键字。 这套书两位作者都来自日本,都出生于1940年,文字作者得田之久,大学期间开始以昆虫为题材创作绘本,2000年以后,主要是以身边常见的事物为主题创作绘本。图画作者是织茂恭子,1984年她与阪田宽夫合作的作品获得了日本绘本奖。1991年又获得了赤鸟插画奖。 这套绘本每一本都在讲一种形状,每一种形状都用不同的颜色展示出来,每一页里面五颜六色的形状都会组合成一样事物。 这就给了孩子认识形状,认识颜色的机会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但这本书为什么可以做数学启蒙呢? 数学启蒙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数的概念(认识数字、数字的顺序、简单的加减法...)、量的概念(对比关系)、空间与图形(认识图形、图形的组合分解、空间的方位、立体图形)、逻辑关系(事物之间的关联、部分和整体、因果关系...) 首先认识图形,在为孩子阅读每一本绘本的过程中,同一形状不停出现,无论颜色怎么变化,位置怎么变化,大小怎么变化,形状的属性是不变的。孩子就会在千变万化的信息当中去提取,关于这个形状的共同特征,比如长着三条边的叫三角形,这样孩子就完成了认识图形的这个任务。这可是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未来孩子上学以后学好立体几何就靠这个啦! 在数学学习的空间与图形里面,还有一部分叫图形的组合分解,简单的图形组合起来可以形成新的图形。在书中作者不仅仅创造出了组合图形,还从孩子的角度赋予了组合图形意义,比如几个三角形组合成小雨伞,几个四边形变成了小狗,几个圆形组成了糯米团。虽然没有直接和孩子说是什么图形,孩子们潜移默化中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图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这就是在了解组合图形形成的过程和特征,而图形的分解就是把这个过程倒过来,孩子也自然会接收到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形状组成的。 除了空间和形状,这套绘本也可以帮助我们带孩子学习数和量的概念,数字对孩子来说是很抽象的,孩子最开始学数数,也只是无意识地在念叨,并没有真正地把数字的意义和数字本身关联起来。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 在这套绘本中经常一个页面里有很多同一形状一起出现,我们可以数着说,孩子就觉得有关联啦。那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实际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实际的事物带孩子数出来。绘本中还有大小不同的同一形状一起出现的画面,当看到时我们可以直接和孩子说大小,他们就容易理解了。关于量的概念,我们要做的就是不仅仅说出大小轻重这些概念,还要给孩子机会去体验和感受。 这套绘本还有个特点,有各种颜色。 对于正处在色彩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场色彩上的视觉盛宴。3-4岁的孩子会进入色彩敏感期,喜欢认识颜色,他们还会把色彩融入到生活当中,会对不同的色彩有偏好,会有意识地将色彩运用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开始喜欢涂色了。从原来只是用一种单一的颜色乱涂,过渡到选择不同的色彩作画。这样一本形状书被读成了关于色彩的启蒙书。 那我们家长要怎么给孩子读这套书呢? 一是对于2岁前的小宝宝来说,可以只是读出来,指着某一个图形说出形状和颜色,孩子就会记住了。如果宝宝可以表达了,可以问问孩子看到的颜色是什么?让孩子观察寻找,然后说出或指出答案。 二是每一次讲到形状会变成什么之前,可以让声音先行,模仿这样事物的声音,让孩子去猜。 三是颜色和形状的英文很简单,可以添加简单的英文进去。 读完绘本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生活中去观察这些形状,尤其是隐藏在事物当中的形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形状拼贴画,书中每一页都是拼贴画模板,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卡纸,把绘本当中的形状画下来剪下来,摆出不同事物的图形。 这本书涉及形状、颜色、数学......简单的一本书可以读出玩出各种花样,一起来吧!
YIFAN的新家
一、说教材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他们喜欢关注画面的细节,每次阅读由于关注的细节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优秀的儿童绘本有着无穷的魅力,仔细阅读并加以联想,就能发现绘本中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教学资源。 绘本故事《这是什么形状》讲述的是小酷和小玛兄妹俩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各种几何图形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创造出了美丽的小镇。这是一个充满创意、趣味性很强的故事。整个故事情景生动有趣、跌宕起伏。而如何将绘本富有创意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是关键所在。我分析后发现,小酷和小玛通过几何图形的组合构造简单的物体,这和中班上学期的幼儿美术活动几何图形的组合非常吻合。几何图形的组合比较单调和抽象,幼儿掌握起来有困难。绘本《这是什么形状》内容比较简单易懂,画面鲜艳,生动,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现在,美术活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画”课了,它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并整合各个领域能力的偏向美术欣赏、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通过这个绘本故事能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如何对几何图形进行组合,表现物体的简单特征。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从简单的图形变化入手,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通过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组合与相加,在游戏中慢慢变化成复杂有趣的图案,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形状概念,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活动,能从单一的几何图形联想出简单的物体。 2、能力目标:尝试用图形组合表现物体特征,并进行想象添画,萌发对物体的观察意识。 3、情感目标:在大胆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尝试精神,发展想像力。 其中从单一的几何图形联想出简单的物体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尝试用图形组合表现物体特征,并进行想象添画,萌发对物体的观察意识则是此次活动的难点所在。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小酷和小玛》PPT课件。我在制作这个绘本课件时不只是为了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而制作课件,而首先是考虑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如何制作一个让孩子喜欢、接受和容易投入的课件,如何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容入形象、生动、活泼的课件当中。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