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拉之吻~
1. Helvetica Helvetica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无衬线字体, 由瑞士设计师 Max Miedinger 于 1975 年设计. 是一款已经超过50年历史的字体,在设计界的地位似乎无人能敌,是世界上最受认可的字体,一直被广泛使用,人们甚至为这款字体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款字体以独特,专业,永不过时而得到众人的青睐。Helvetica 拥有多种风格,多个版本,世界上使用它设计成著名Logo多不胜数,有航空公司,汽车公司,以及微软这样的软件巨人。不过LeeSum与Google的logo同用的是Catull字体。 2. GaramondGaramond是个用途广泛的字体,苹果用它,国外的高级餐厅Menu用它。Garamond的易读性非常高,由于它适合大量且长时间的阅读,几百年来西方文学著作常用Garamond来作内文的编辑。Garamond演绎出许多优美的字体,1964年出现的Sabon是其中最流行的一种。高级餐厅的Menu和高档红酒的酒标上,都常见到这个古典而优雅的字体。“教父”导演科波拉在Napa有个漂亮的葡萄酒庄Niebaum-Coppola,它的网页可说是Sabon这个字体最好的使用范例了。注1:2002随着eMac的上市,苹果的企业标准字已改为Adobe Myriad。、注2:基本上,Apple Garamond是源自于减缩20%宽度的ITC Garamond。 3. Frutiger Frutiger由瑞士设计师Adrian Frutiger设计。在1968年新建法国戴高乐机场时,Adrian Frutiger决定不沿用原来的Univers字体,而是新制作一个字体作为导向系统标准字。这个新字体最初命名为Roissy,于1975年完成,并在当年在机场使用。设计师Frutiger的目标是制作一个新的无衬线字体,保留Univers的整洁美观的特点,并加入Gill Sans字体有机元素,因此形成了Frutiger清晰可读性。 这个字体特点非常适合戴高乐机场现代的外观和从不同角度、大小、距离的可读性。长字母的上升下延部分非常突出,而且间隔较宽,因此很容易与其他字母区分,为设计上常用到的7套字体之一。 4. Bodoni Bodoni以出版印刷之王 Giambattista Bodoni (1740-1813)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多产的字体设计师,也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师。他设计的字体被誉为现代主义风格最完美的体现。现代字体代表了十八世纪晚期十九早期的字体设计发展一种总结,其他类似的如法国的Didot(1689-1853)字系和德国的J. E. Walbaum (1768-1839)都反映了“现代风格”的不同面貌。 尽管19世纪的一些批评家对这些字体不屑一顾,然而今天的Bodoni字体和当年他们诞生的时候相差无几。Bodoni字体给人以浪漫而优雅的感觉,用在标题和广告上更能增色不少
米果janicefeng
首先纯以工作量计,一套包含简体和繁体的中文字体大概有两万个字符,也就是说你得结结实实地设计两万个左右的汉字:写出来,扫描进电脑,然後用软件反覆调节形态。整个过程非常清苦繁琐。设计一套中文字体的时间在两到四年不等。英文字母的数量则少得多。(这当然不意味著英文字体的设计就简单很多,但单纯看工作量还是有区别的。)
其次,设计中文字体回报率低。盗版和山寨意识在中国深入人心,众多国人不以为耻,反有「好东西就应该免费」这类奇谭怪论。这导致字体设计师的辛苦劳作无法获得相应回报,久而久之,鲜有人愿意沾此苦差。
从教育角度说,中文字体设计和排版还不成系统:没有足够好的、通用的标准,也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梳理。一个有志於中文字体设计的人,在搜寻资料时常会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挫败感。
还有一些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很多设计师不看(字)书。不爱阅读的人,不可能成为好的字体设计师。他们最多只能根据自己的视觉审美偏好来挑选字体,殊不知最好的字体设计和排版是把自己消灭,让读者专注於内容。往更深层看,还有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的问题——对汉字没有感觉和感情,对字体自然也不会有敏感度。
以上情况正在改变,但总体来讲,对,设计中文字体比设计英文字体难。
瑶瑶然然
前10名。括号中是这些字体的设计者以及设计的年份。样式见图片。
1. Helvetica [1957 - Max Miedinger]
2. Garamond [1530 - Claude Garamond]
3. Frutiger [1977 - Adrian Frutiger]
4. Bodoni [1790 - Giambattista Bodoni]
5. Futura [1927 - Paul Renner]
6. Times [1931 - Stanley Morison]
7. Akzidenz Grotesk [1966 - G nter Gerhard Lange]
8. Officina [1990 - Erik Spiekermann]
9. Gill Sans [1930 - Eric Gill]
10. Univers [1954 - Adrian Frutiger]
记住我88
常用的英文字体有:
1、Roboto
这款字体是一个非常标准而常用的黑体,有着简洁的笔画设计,和“思源黑体”的中文搭配非常经典。是用得较多的一款字体。
2、Quicksand
这款字体的特点与“幼圆”体比较类似,在字体的结构上,字腔比较大,字尾呈现圆弧状,视觉上显得柔和内敛。
3、Teko
这款字体的粗体显得非常有力,也是由于其字形较为方正,而且有着某种节奏感。笔画设计非常简洁锋利。
4、Italiana
这款意大利风格的字体,字尾都是收缩的斜向下的锥形,有比较显著的锋利的线体特征。有着意大利式的古典浪漫,也有现代风格的简洁利落。
5、Kaushan
手绘字体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字母之间相互独立,字体会更具现代感。风格爽快、利落,个性化极强,表达出某种自由感。
湖边隐居
中文的难处:中文字体设计师要在大小统一(monospaced) 的空间分割成正空间和负空间分割。由於是表意文字,因此一个字一意思,一套终极完整中文字库需要二万至三万多字。中文字体,若以内文字起计,如宋体、黑体等(LOGO不在此谈,因为没有准则可言),最大的难度就是要将二万至三万多字统一风格、大小高度比例,其注入的时间和耐力可想而知。
英文的难处:拉丁字母为表声字,字数虽少,但致命点在於,英文并不如中文一字母一字,而是多字母才组成一字。而且每个字母大小不同(variable width),因此要先将字母大小比例均一(这是新一代的做法,还未计古典类,如Garamond, Bembo一类字母间比例大不同的字款),在基本测试成功後(如Hamburgefonstiv, a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lazy dog, etc.)再做kerning pair. 若果字母比例好的话後期工作就没有那麼辛苦。
基於中国与西方的文字文化不同,公平点说是各有各难度。由设计师朋友Petr Bilak口中得知於拉丁入门门槛较易,因此竞争十分剧烈,当然竞争是很正面的,就是斗质素了。
柚子chatmonkey
HELVETICA新无衬线体的代表性字体,整体简洁、清晰,没有手工感,是一款非常冷静的字体,因此也被定义为中性的字体,给人有一种现代、高效、清晰的感受。IMPACT此款字体浑厚有力,结构比较明显,字身修长而粗壮,在电商行业中多用于男性系列和一些外表较坚硬的产品中,或用于优惠信息的表达,有很强的视觉效果。FUTURA常见于有设计感的产品,也常用于“未来”的设计题材中。此字体个性鲜明,有点抢眼,不适用于内文排版。AVENIR此款无衬线体相对比较温和,可读性强,在被设计时并不拘泥于几何形式,而是以视觉为准,显得人文、柔和.DIDOT此款衬线体已经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与此类字体类似的中文字体大家可以下载方正风雅宋。OPTIMA此款无衬线字体融入衬线基因,虽然没有衬线,但粗细变化相对明显,笔画末端加粗,显得非常优雅有韵味。此款字体被用作潘婷和雅虎的LOGO中。TRAJANPRO此款字体也是比较流行的衬线体,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欧美的电影海报多用此类字体。Myriad Pro此款字体具有更好的韵律感,气质开放、亲和,与Helvetica相比更儒雅,不匠气,显得亲和随意,更流线型。被用于苹果的VI字体,用于宣传:广告、网站、产品铭文等。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