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13

好奇怪的样子哦
首页 > 英语培训 > 暴龙的英文缩写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闪电小白猫

已采纳

霸王龙的英语:tyrannosaurus[tɪˌrænə'sɔ:rəs]n. 暴龙;霸王龙

暴龙的英文缩写

116 评论(10)

我们是MJ

暴龙用英语,tyrannosaurus /tɪˌrænə'sɔ:rəs/

192 评论(10)

笑语莹莹

恐龙英文:dinosaur

一、读音:英 ['daɪnəsɔː(r)] 美 ['daɪnəsɔːr]

二、意思是:

n. 恐龙

n. (俚)过时、落伍的人或事物

三、例句:

Tyrannosaurus Rex was a large, meat-eating dinosaur.

霸王龙是一种巨大的食肉恐龙。

扩展资料

复数:dinosaurs

一、读音:

英 [ˈdaɪnəʊsɔːz]

美 [ˈdaɪnəˌsɔrz]

二、意思是:

恐龙;守旧落伍的人;过时落后的东西

dinosaur的复数

三、例句:

A new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became fascinated by dinosaurs.

新一代科学家对恐龙研究着了迷。

104 评论(8)

guyanni1987

tyrannosaurus

276 评论(12)

偶da幸福

霸王龙英文表达是:tyrannosaurus rex、t-rex

解析:

1、tyrannosaurus rex

读音:英 [tɪˌrænə'sɔːrəs reks]  美 [tɪˌrænə'sɔrəs reks]

释义:n.霸王龙

The largest carnivorous dinosaur was the tyrannosaurus rex.

最大的肉食性恐龙是霸王龙。

2、t-rex

读音:英 [tiː reks]   美 [tiː reks]

释义:霸王龙

Tiny the T-Rex: I have a big head, and little arms.

霸王龙:因为我的脑袋太大,胳膊太短。

其它恐龙英文单词

1、stegosaurus

读音:英 [ˌsteɡə'sɔːrəs]  美 [ˌsteɡə'sɔːrəs]

n. [古生]剑龙

Stegosaurus was one of the many plant-eating dinosaurs.

剑龙也是食草恐龙之一。

2、Ceratopsian

读音:英 [siərə'tɒpsjən]  美 [siərə'tɒpsjən]

n. 虚骨龙  adj. 虚骨龙的

huge ceratopsian dinosaur having three horns and the neck heavily armored with a very solid frill

有三只角的巨大角龙,颈部披有非常坚固的褶皱

3、Ankylosaurus

读音:英 [æŋkɪlə'sɔːrəs]  美 [æŋkɪlə'sɔːrəs]

n. 甲龙

The Ankylosaurus had a tail that was like a club.

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

291 评论(8)

为食猫88

恐龙英文名Dinosaur

读音:英[ˈdaɪnəsɔː(r)],美[ˈdaɪnəˌsɔr]

释义:恐龙,守旧落伍的人,过时落后的东西。

Dinosaur短语搭配

feathered dinosaur——有羽毛恐龙

Dinosaur classification——恐龙分类表

Planet Dinosaur——恐龙星球,恐龙在野。

Dinosaur Hunters——恐龙猎人,恐龙,捕龙达人。

Dinosaur Assassin——恐龙刺客,恐龙杀手。

saurischian dinosaur——蜥臀目

ornithopod dinosaur——鸟脚类恐龙

dinosaur like——似恐龙的

扩展资料

dinosaur的近义词是dino

拼音:英['di:nəʊ],美['dinoʊ]

释义:

1、n. 意大利人,流浪汉

2、n. (Dino)人名;(法、意、西、葡)迪诺

3、n. 龙

dino短语:

1、Dino Attanasio迪诺·阿塔那斯奥

2、HAPPY DINO小恐龙哈彼

3、Dino Drpic德尔皮奇

4、Dino Bebe大依诺贝贝,卫衣

5、Dino egg拼图

228 评论(15)

默默一个人旅行

我来答 查看全部20个回答 热心网友2012-05-16霸王龙有个大脑袋。霸王龙的前肢短小,每只手有两个手指;后腿大而有力,每只脚有三个脚趾。每个手指和每个脚趾都带有爪子。霸王龙有条又细又硬,带个尖的尾巴。它一共有60颗牙,每颗牙长9英寸,都很锋利。当有一颗牙掉了时,会有颗新牙长出来。霸王龙走路时用两条腿,它能跑的很快,每小时的速度可达30英里。它的视觉和嗅觉都很好。霸王龙的脑袋很大,它是只聪明的恐龙。它独自居住,有时也和另一只霸王龙生活在一起。我们不清楚它们是否照顾自己的孩子。霸王龙可能是有纪录以来生活在地球上最大型食肉类恐龙之一。它是食肉类最晚的一支,它具有六十个锯齿状边缘的利牙,有些达18厘米长。它具有硕大的上下颚;仅仅头颅长达1.3米,它或许能够吃下一整个人——假若那时候周围真有人类存在的话。霸王龙站起身高超过两层楼高,一口可以吞下一头牛,奇怪的是霸王龙前脚非常矮小,和人手臂差不了多少,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霸王龙无法捕食,只能吃死尸。 霸王龙庞然大物,整个身体好像是专为袭击其他恐龙而设计的;头长而窄,两颊肌肉发达,颈部短粗,身躯结实。后肢强健粗壮,尾巴不算太长,可以向后挺直以平衡身体,张开大口,有长约15厘米的利齿……只是前肢细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只有两只较弱的手指。尽管它是恐龙世界的霸主,也没能逃脱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灾难。曾经有人认为霸王龙是笨重迟缓的动物,但是最新的研究认为霸王龙奔跑起来时速可达40公里以上,果真如此的话,恐怕没有什么猎物可逃过它的追杀了。后来发现了一具鸭嘴龙的化石,而它的尾椎骨上居然有霸王龙的齿印!显然,它不仅成功的逃脱了,而且还活了一段时间。在下面的介绍中,您也许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不用这种动物的全名。像霸王龙这个例子,虽然较多人知道它叫做tyrannosaurus rex,我们则叫它做tyrannosaurus。我们有两个理由这样做。第一,对于某些系列中的动物而言,已有足够的证据来辨识其属别,但却无法辨别其属别中的种别。第二,这样可使名称较不会令人觉得混淆。虽然每个人都对这个名称tyrannosaurus rex很熟悉,但赋予所有动物其全名是不恰当的。化石记录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霸王龙求偶的证据,因此我们只能根据现今类似动物的行为去想像其求偶画面。霸王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动物,它比任何它的猎物都来得大。因此,它可以单独撂倒它的猎物并且极可能过着独居的生活。(和其他霸王龙一起活动是有缺点的,因为这样会减少猎物的数量。)我们在现今的大型肉食动物像是熊和猎豹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公恐龙四处流浪,寻找配偶,而母恐龙则有清楚的领域。下一个问题是流浪的公恐龙如何吸引母恐龙呢?公霸王龙用食物来追求母霸王龙。在动物的求偶过程中,这些当作食物的礼物,或者可称为「爱情筹码」是很重要的。这有时候起因于当母恐龙将要筑巢孵蛋的情形之下。她需要吃饱以维持最佳状态来产卵。公恐龙也可证明它对于获得食物很在行。在这个例子中有着一个附带的因素:母霸王龙的体型比公霸王龙大,所以公霸王龙因为避免被母霸王龙当作食物吃掉而乐于使母霸王龙维持在吃饱和高兴的状态。实际由公霸王龙供应的食物是三角龙的尸体。由于三角龙是当时常见的食草性恐龙,人们总是乐于假设暴龙是以它们做为食物的。这要归功于一些聪明的研究,使得它不再是一个假设了。我们已经证实了三角龙是霸王龙的食物。在蒙大拿州洛基山博物馆的葛瑞格·爱力克森博士在调查一只三角龙的髋骨时发现上面布满了齿痕。显然这些大型肉食动物是以三角龙为食物。为了找出是何种肉食动物,爱力克森博士将牙科用的油灰填入其中一个较深的咬痕之中,结果产生的模型显然与暴龙的牙齿相同。这结果更可显示它们实际的吃食方式,它们并不小心翼翼地将肉从骨头上剥下,而是用力地咬穿肉和骨头,然后将大肉块扯下。在科学家的想象中,交配行为在尸体的周围持续了一会儿。(科摩多巨蜥喜欢在食物周围交配。)但是最后母恐龙会凶猛地强迫公恐龙离开。个体之间的打斗是霸王龙的一项明显特性。它们的头骨和骨骼更或多或少有可怕的伤口和咬痕。并且我们知道在许多的例子之中显示这并不是因它们的尸体在死后被翻搅所致。我们有关于愈合的证据(例如长出的新骨头),这些证据证明伤口是在动物还活着的时候造成的。事实上,许多的这些伤害是位于头部的齿痕,这也显示出霸王龙行为另外的关键元素。它们的头部是其主要武器。如果我们将霸王龙的身体形状与其它的肉食性恐龙相比较,明显地我们将立刻发现,霸王龙的手臂远比其他恐龙短、牙齿远比其他恐龙大、下颚更强状。因为霸王龙的手臂是如此的短,当它们咬伤其它动物时,它们的手臂只能当做爪钩来使用。在古生物学界之中有一个争论是霸王龙是否真的是一种积极的掠食者。着名的古生物学家杰克·荷姆对此抱持反对的态度,他认为霸王龙只不过是一种吃食腐肉的动物而已。我们已经在这里看到许多提出的观点,霸王龙的条件绝不只是一种吃食腐肉的动物而已,然而,像现在许多的肉食动物一样,它们有时也会吃吃腐肉。像是熊、印度豹和美洲豹等的单独行动的肉食动物之中,都是母亲担任照顾幼子的工作。但是暴龙是否会照顾它们的幼龙呢?有证据显示出某些恐龙的确会照顾其后代,但是对于霸王龙,我们只能做推测。现今和它们最接近的近亲是掠食性鸟类和鳄鱼,这些动物都会照顾后代到一定程度。不像哺乳类动物会照顾它们的幼仔一段长时间,恐龙们只照顾它们宝宝的初生时期。对于像是猫头鹰的掠食性鸟类,幼鸟之间有许多的竞争:手足之间会互相残杀或是父母会偏爱最强壮的幼鸟。我们则将这种行为延伸到霸王龙身上。

283 评论(10)

小雨012345

大鹅龙Anatotitan 甲龙Ankylosaurus 重爪龙Baryonyx 笨爪龙Baryonyx 角龙Ceratopsian 虚骨龙Coelurosaurs 恐爪龙Deinonychus 鼠齿龙Didelphodon 奔龙Dromaeosaur 矮异特龙Dwarf allosaur 爱德蒙托龙Edmontosaurus 鸭嘴龙Hadrosaur 森林龙Hylaeosaurus 海拉尔龙Hylaeosaurus 酷拉龙Koolasuchus 雷利诺龙Leaellynasaura 犹他盗龙Utahraptor 迅猛龙Velociraptor 暴龙Tyrannosaurus 木他龙Muttaburrasaurus 结龙Nodosaur 鸟脚龙Ornithocheirus 披羽蛇翼龙Quetzalcoatlus 提米穆斯龙Timimus 牛角龙Torosaurus 钉背龙Polacanthus 它蓓翼龙Tapejara ....列不完 LZ给个邮箱 我把这篇文档发给你

302 评论(8)

跟着Serena觅好食

“霸王龙”是一种古生物,用英语表达为“Tyrannosaurus rex”。望采纳,谢谢。

148 评论(9)

淡水氤氲

霸王龙又名暴龙,学名雷克斯暴龙,英文名Tyrannosaurs.Rex,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恐龙中出现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2米,最长达15.6米,臀部高度4米,最高臀高超过5米,平均体重8吨,最重14.7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最后100万年,距今约6700万年到66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加广泛。 霸王龙的最早的祖先来自三叠纪晚期的始盗龙(Eoraptor),它身长只有0.9米,还不到1米,体重只有5到7公斤。始盗龙的的下颌中部没有一些素食恐龙那种额外的连接装置。而是在下颚的中间,有一个能够让下颚弯曲的活动关节,当双颚咬住东西的时候便会紧紧钳住猎物,而暴龙就有这种下颚! 它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始盗龙具有5个“手指”,而后来出现的食肉恐龙的“手指”数则趋于减少,到了最后出现的暴龙等大型食肉恐龙只剩下两个“手指”了。再如,始盗龙的腰部只有三块脊椎骨支持着它那小巧的腰带,而后来的恐龙越变越大时,支持腰带的腰部脊椎骨的数目就增加了。 数十年来,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暴龙是其他巨型捕食者的后裔,例如异特龙,它是最大,更多牙齿的恐龙的最后一代,这就是超级肉食恐龙的假设,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并不正确。推测它会潜伏在植物丛中发动突击,强壮的前肢上长有3个指爪,为重要的武器,一般以中型至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物,无疑是侏罗纪恐龙最强的天敌,但到了白垩纪中期,跃龙突然消失在地球上,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历史上最强的陆上捕猎动物——霸王龙。近几年发现的霸王龙和肉食恐龙有很多现异之处,就拿它的脚为例子,它那突出的第三趾是很多白垩纪末期恐龙的特征,但它们都是小恐龙,[3]他们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大型肉食恐龙,如似鸵龙。霸王龙其实是小型肉食动物,但后来演化成极为巨大的体型,它们和其他大型肉食恐龙并没有任何关联,从解剖学分析可以轻易的辨认出那些恐龙与霸王龙没有关系。 要追踪出霸王龙的进化历程就甚为困难——化石纪录中有一大段空白,接着霸王龙的第一位巨型祖先就突然出现了,直到在加拿大阿伯塔省海拔1300米的山区发现了新的线索,这里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史前海滨,线索烙印在此地已经有好几百万年了,加拿大恐龙足迹最多的地方是阿伯塔省一处叫‘大仓’的煤矿,那里发现了甲龙等恐龙的足迹,他们通过巨大的崖面,发现这里一度是滨海的泥地,这个地点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它的年代有一亿年之久,但附近却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骨骸化石,所以专家们猜测,这是恐龙迁徙的时候留下的,在这些足迹里面并没有霸王龙的,但是根据这些细长的足迹来判断是某种巨型恐龙留下的,这也许是暴龙的祖先。 这种恐龙是霸王龙演化过程中一个转折点,与当时其他小型捕食恐龙不同,它是利用双颚来杀死猎物,而不是使用前肢。这种适应性变化造成霸王龙的兴起和它独特的外形,霸王龙最早来源于独龙,独龙体型细长,前肢也很长。演化至阿尔贝塔龙时,它的头变得更大,前肢变得更短,阿尔贝塔龙和霸王龙类似,但细看各个特征的时候会发现它比霸王龙更为原始。 古生物学家认为霸王龙最近的亲戚有两种:一是北美洲的惧龙,霸王龙在眼睛上方有一块大骨突,而在蒙大拿发现的恶暴龙化石,这个骨突就比较不突出,在早期的惧龙身上甚至更小。二是亚洲的特暴龙,特暴龙原本称为暴龙,但事实上它们有很多现异处,例如连接头部的后脑干部分。 根据2011年的研究报告,在7500万年前的坎帕阶,朱迪斯河组(Judith River Group)发现了一个暴龙亚科泪骨化石CM 9401,被归类于Tyrannosaurus sp,但中坎帕阶离霸王龙生存的晚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ian)太遥远了,足足差了800万-900万年,很有可能属于别的暴龙亚科,例如惧龙。 在霸王龙发现地的附近,仍然有霸王龙时代生活环境 在霸王龙发现地的附近,仍然有霸王龙时代的针叶植物和它的亲缘植物,当时的景物和佛罗里达州或乔治亚州南部相类似,这个区域有些小树,高约30~15米,树干直径不到0.3米。在霸王龙生活的时代,现代的各科植物都已经出现了。且恐龙种类相比侏罗纪减少,所以霸王龙生活的环境并没有想象的奇特。 在白垩纪初期出现的开花植物,在霸王龙生活的时期主宰着世界的生态系统,90%的叶片化石都是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对一具被叫做“苏”的霸王龙骨骼化石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发现在这具雌性霸王龙颚部存在着小洞,这是由于一种叫做“毛滴虫病在白垩纪初期出现的开花植物,在霸王龙生活的时期主宰着世界的生态系统,90%的叶片化石都是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对一具被叫做“苏”的霸王龙骨骼化石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发现在这具雌性霸王龙颚部存在着小洞,这是由于一种叫做“毛滴虫病(trichomonosis)”的鸟类寄生虫感染。直到这项研究发表之前科学家们都认为这具霸王龙颚部的小洞可能是与其他恐龙争斗时留下来的。直至2013年,科学家指出,这只42英尺长、10吨重恐龙的喉部和嘴部曾遭受严重的寄生物感染,这项最新研究关注“苏”这具雌性恐龙和其他9具霸王龙化石标本喉部损伤状况,此前科学家们主要认为这是恐龙之间打斗撕咬或者是细菌感染造成的。这种寄生物通常是通过鸽子等鸟类进行传播,鸽子通常携带着毛滴虫,却很少出现疾病症状。而猎鹰和鹰传染之后却会导致喉部严重损伤。沃尔夫称,这种喉部损伤类型非常接近于恐龙喉部出现的小洞伤口。沃尔夫强调称,霸王龙和其他恐龙之间的打斗伤口并不常见,同时这种损伤类型与当前在喉部出现的损伤有着明显差别。由毛滴虫导致的小洞伤口看上去边缘更加整齐平滑,而打斗撕咬造成的伤口却显得十分粗糙,同时他们的伤口和骨骼上留下的痕迹并不相同。霸王龙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时常聚集生活在一起,在一起猎杀进食,甚至有时它们会彼此之间进行嗜杀。当它们的喉部出现严重的感染损伤时便无法进食,无论它们身体再强壮,也会由于饥饿和身体虚弱而导致死亡。这项最新研究已发表在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在北达科塔州发现的,在收集的3万多个叶片化石中,有90%的化石是属于阔叶植物。 1905年被命名后,霸王龙已经成为最广为人知的恐龙。霸王龙也是唯一经常以完整学名“Tyrannosaurs.rex”称呼的恐龙,而学名的缩写“T.rex也经常被使用。罗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在1986年的书籍《The Dinosaur Heresies》中解释霸王龙完整学名为何常用的现象,他认为“Tyrannosaurus rex”的发音极具特色、吸引力。在1942年,查尔斯·奈特为《国家地理杂志》制作一幅霸王龙与三角龙打斗的绘画,成为最有影响力、最具戏剧张力的恐龙想像图之一,也造成霸王龙与三角龙是宿敌的形象。电影《侏罗纪公园》 博物馆也常有霸王龙的模型,并多为吸引参观者的热门展品;例如,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苏”标本2003年首次开放展览的第一天吸引到超过1万名观众参观。霸王龙首次出现在电影中起,它们被塑造成地表上出现过的最大型、最凶猛的肉食性动物。但在许多早期电影中,霸王龙常被误植为有三根手指,类似异特龙。或是受到查尔斯·耐特的绘画影响,霸王龙被塑造成直立、尾巴拖曳在地上的笨重动物。直到1993年《侏罗纪公园》的上映,观众才知道霸王龙的正确步态。

31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