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7

好吃不懒做也
首页 > 英语培训 > 青岛要取消英语培训机构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原来我在这里8

已采纳
学科的会取消,不是学科的不会。1、北京不允许对6岁以下儿童进行学科类培训,除了英语,其他学科也不可以。2、有课程存量的机构,可以把存量的课程上完,之后不能再续课,机构不能再招生,目前不可以再发招生广告。3.、英语绘本、数学思维等,若出现 “擦边球”行为,教授学科知识,将受到严厉处罚。一旦发现,马上取缔。4、对于已存在的少儿英语等培训机构正在积极制定政策,等教委通知,这类机构可以转。主要内容如下:1、对9个省市及7个地方城市同步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其中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辽宁省(沈阳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南省(郑州市)、山西省(长治市)、山东省(威海市)、江苏省(南通市)。2、“双减”工作分校内,校外两方面推进,校内工作聚焦“三提”,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校外工作聚焦“三限,即限培训机构数量、限时间、限价格。3、统筹安排周末一天作为学校周末服务时间,由学校提供以拓展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相关服务,供学生自愿选择参加,努力实现学生周末两天不参加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4、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方面特别提到了三个方面:严审批机构:进一步提高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主管部门,分类制定设置条件标准,强化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根据培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全面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青岛要取消英语培训机构吗

346 评论(14)

巫毒小子

为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8月5日,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发布《关于停止部分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今年8月6日起,青岛市停止以下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业务:一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二是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三是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提出,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通知》明确,自2021年8月6日起,停止上述培训机构的审批业务。包括已经递交申请材料尚未批复和许可证已经颁发正在办理登记等审批业务。新闻延伸: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即“双减”),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最近,“双减”政策出台引发全民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从严治理教培机构,是这一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长期以来,教培机构的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在贩卖焦虑,加重中小学生负担基础之上的。“双减”政策是合乎民意的,有利于国民长期福祉。此次政策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其整治力度空前,掐住了教培机构资本化运作的“命门”。对于公众而言,这是改变教育“内卷”的关键一步。进行“供给侧”改革,也要对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祭出雷霆手段。7月27日,根据家长及媒体提供的线索,黄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突袭,在一幢别墅内,对屯溪一中教师吕某某涉嫌有偿补课行为进行了查处。有的地方,个别教师有偿补课很出名,甚至有“四大名补”之称,课上教学有保留,课外收费讲要点,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诸多禁令,但个别教师就是舍不得补课费这块“肥肉”。对此,必须提高监管水平,加大打击力度。相关部门不能总是靠举报,假如补课变成“一对一”,又怎么办呢?此前长沙规定,教师两次违规补课即取消教师资格证;今年1月,呼和浩特两名教师违规补课被解聘、撤销教师资格证。如此铁腕,多多益善。教育部显然注意到这一问题,继“双减”政策后,教育部7月28日再度出手,启动中小学有偿补课等专项整治,通过在“供给侧”上动刀,切除毒瘤,为家长减负。“双减”政策落地,还应重视“需求侧”改革。“双减”政策思路是,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包括课后延时服务等,最大程度满足多数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而非流向教培机构。这就是从“需求侧”着眼。不可否认,过去的“三点半放学”,确实加剧了教培机构生长。如今强调学校托底,也是一种纠偏。也必须承认,中国家长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学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将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实的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尽职尽责,改变思路,创新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86 评论(14)

曼妙樱花

不让开了,2022年校外培训机构,数学、英语、语文这些科目都是不会允许在开办这样子的一个培训课程或者是相关的培训机构的,因为多数的培训机构在2021年的年底就已经正式的关停了。而且关停的都是学科类的一些培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相关的一些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等这些课程都是被关停的,而且都不能够在学生的学习期间去强加这样子的一个补习课程,而且线上线下都是一切杜绝这样子的一个状态。所以说2022年校外培训机构数学、语文、英语都是不会让开的,而且未来可能会重新再开放,但是时间是待定的。

17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