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1

开心3点0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任务教学法培训内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兔斯基801110

已采纳
任务型教学(task-teaching)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其着眼点是学生的“学法”。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价值。它要求教师从学习者“学”的角度出发,依据特定的教学目的,以话题为单位,以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兴趣爱好为依据,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以交际为目标的各项任务,让学习者在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目的语去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一特点恰好与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吻合。  2001年修订的《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面对新课改,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从学生角度来讲,任务型教学就转换成了任务驱动型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学会人际交往。从社会媒体、故事、诗歌等作品获取所学语言传播信息,并使之灵活应用。在小学阶段任务型驱动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感受一种新的语言韵律,体会它的实用价值,获得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乐趣。任务驱动型学习能促进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任务型教学途径之一:注重计划性  所谓“任务”,是指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控制和调节,学生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信息的一个活动。  任务型教学途径遵循的原则是:(1)语言及其情景真实。(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3)形成阶梯型任务链。(4)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注重计划性。通过教师的策划、引导、学生入境、表演、展示结果、自评,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整个任务。其中的学习策略可以是多样化的。可采用观察、发现、归纳、推测、查阅、询问、讨论、探究等方式来调动感悟能力,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整个活动中始终贯穿着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主流,它有计划的锁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一方面是“驱动器”,另一方面是“文件夹”。  二、任务型教学途径之二:增强灵活性  一切源于生活的题材,才最具生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选择话题,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宽松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这便是任务型教学中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没有计划、不可预料的,是需教师去捕捉的情境,是稍纵即逝的机会,是最贴近生活、最易感悟、最易开发思维能力、最有实效性的活动。然而它是灵活的、实发的,因此,也是不稳定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激情放送,是任务教学模式的一个小高潮、一个亮点。因此笔者认为,计划性和灵活性之间是整合的关系。任务型教学模式应将计划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使课堂活动既有“锁定目标”又有“激情放送”。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吸引力、具有活力、具有现实创新能力。  以下是笔者在课堂上捕捉到的一个实例。一次,笔者在上课前发现一个男生将上衣围在腰间,便马上捕捉到这一场景进行复习活动。首先提问说:Whatishewearing?有些学生回答:He is wearing a T-shirt.还有学生答:He is wearing the trousers.当有学生说:He is wearing a blue skirt.便赞赏地说:Yes!同学们都笑了,情绪高昂。紧接着又问:What is wrong with him? 同时还给同学提示了一个“猜想”的动作。马上就有同学说:I think it is hot.还有同学说:I  think he is hot.我说:I think his trousers…至此,停下来,并做了一个动作。学生马上接下来说:are broken.当男生听到笔者的猜测时,他马上解下腰间的衣服。笔者又引导学生说:You see.同学们一同说:He takes off his T-shirt.笔者又说:I am wrong.同学们则说:We are right.通过这一系列现实场景和应急对话,复习了两种时态、两个句型、一个短语。正因为这种捕捉是由学生自己作演员,它才具有趣味性,才贴近生活,才不需思索,才是自然的流露。这样做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为学习新知识提起了兴趣。  三、任务型教学途径之三:体验情境化  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可以学生个体的知识、体验和生活世界为背景,利用多媒体、图片及语言叙述等多种手段,创设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如:活动课上,组织学生看了一场足球赛后,可让他们过把“名人”瘾和“记者”瘾,来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就是新闻发布会场,“记者们”可以就这场足球赛事提任何问题;“名人们”笑容可掬地回答与解释提问。这种仿真的活动作用于学生心理过程,能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并创造获取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课堂活动的情境创设,体现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实现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判断甄别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要始终贯穿着任务,总任务(General Task)设计由子任务(Sub-task)构成。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逐步提高任务的难度,最后实现课堂教学的总目标。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任务型教学途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在设计难度、系统性、延续性等方面都较难控制。决定任务难度的因素有三个:输入材料因素、学习者因素和活动因素。输入材料因素指为完成任务而输入文章的语法的复杂、材料的长度、所提供的帮助量、文章的体裁、编排的顺序;学习者因素指学习者对输入材料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学习的信心、动机、学习经验、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等;活动因素指改变活动的难度。这三个因素具有内在联系,相互制约,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协调好这三者关系,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必须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完善小学英语的任务型教学体系。

英语任务教学法培训内容

235 评论(10)

飘渺于浮尘中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 应用 论文摘要:近年来,任务型教学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倍受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正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拟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入手,分析和探讨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 1.型语言教学的定义。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教育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2.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Krashen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Long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才能习得。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比如,学生通过改变话语来理解并获取信息。例如,用”I don’t understand.Can you repeat”等。这样,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机会。 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3.思想。(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2)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原则,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3)教师的作用: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着、协调者。 4.型语言教学的特点。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特点在于:(1)通过语言交流可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2)个人练习更加充分,每个同学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4)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发展。(5)有助于将学习者个人的经历,周围的生活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 5.任务的结构。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1)教学目标(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2)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报刊、小说、课本、歌曲等。(3)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人物,而不是指练习。(4)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者、组织者和监控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5)环境(setting):环境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个人操作还是两人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 根据任务的结构,针对一次听力活动可以作如下分析:1)教学目标是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寻找主题或信息的组成方式;2)向学生输入的是该听力材料;3)安排学生之间相互沟通所听内容的活动;4)教师是助学者和监督者;5)学生是活动中的主要交际者;6)环境是课堂的两人或小组活动。 6.任务型教学的步骤。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1)任务前(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3)任务后(post-task):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7.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类型。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其交互特点可大致分为五类:故事链任务(小组中每人讲一段故事,全小组讲完整个故事);信息差任务(两组或多组信息互补,协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任务(围绕一个问题或根据一系列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决定任务(围绕一个问题和多个结果,通过协商或讨论作出选择);观点交换任务(通过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不必达成共识)。其中信息差任务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征。同时信息差任务过程简单,也易于课堂操作。 在任务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互动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的效果。教师在组织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科学分组:任务型教学中的很多活动是在两个人之间或小组内开展的,分组是否得当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组内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2)科学分工:任务型教学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因此,学生在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型语言教学优点。(1)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1)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2)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5)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效果。(2)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3)任务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英语。(4)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并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对于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今后还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运用任务型教学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苏秋萍.任务型教学在实践中的定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52-55. [6]曾文雄.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模式[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2,(2):52-55.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1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