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玛语录
英语考试已经结束,我整理了2021新高考II卷英语作文题目,来看一下!
据考生描述,小作文题目是Youth and ME ,Youth是英语校报的名字“校报十周年” 让你写一篇短文。
任务要求:一是你读报的经历;二是最喜欢的栏目;三是期望与祝福。
切记:作文只需要体现要点,没有必要按照题目给出的要点先后顺序来写作,如果那样,很容易造成逐字逐句翻译的毛病,而通常也是题目所不允许的。
第二步就是列写作提纲,这是决定作文好坏的关键。怎么列?基本上可以按照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来列,也可以按照总分结构,或者分总结构。当然,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行文逻辑,提纲绝不会千篇一律的。
唯一201314
高考英语试卷基于学科特点,重点加强对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版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权能力的考查。“各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精选篇章,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类型一:一年两考,考试内容包含听说测试+笔试
实行省市有2020年的上海、广东;2021年的北京、江苏。听说测试在高考前进行,采用机考;笔试与高考同时进行。
这种类型能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听说读写都占据分值,突出语言学科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应有的位置上,避免高分低能,“哑巴英语”。但对考生素质、学校教师资质、考务工作安排等都有较高要求,适用于教育资源集中的发达地区,也是未来高考英语模式的理想目标。
类型二:一年两考,考试内容包含听力+笔试
实行省市有2020年的浙江、天津、山东;2021年的河北、福建、湖南、湖北、重庆;2023年的辽宁。听力占据一定分值,部分省份听力与笔试分开考试。
这种类型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普遍采用的英语考试模式,最主要变化是一年举行两次考试,选择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中。英语试题杜绝繁难偏旧,成绩两年内有效。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前复习压力减轻,让学生有更多精力集中在语、数两科。
类型三:一年一考,听力计入考试成绩
2020年除上海、浙江、天津、北京、山东外,大部分省市都继续施行英语科目一年一考,听力占30分。这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将在新高考改革中逐渐被取代。
类型四:一年一考,听力不计入考试成绩
辽宁(2020-2022年)、山西、河南、江西、吉林、陕西、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四川、新疆、西藏等。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基层中学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不够,所以听力成绩不计入考试成绩。但是,录取时相关高校和专业如需参考,由省教育考试院提供院校参考。
第一部分、听力(30分,共两节,计入总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包含阅读和七选五,共两节,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包含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共两节,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第二节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 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第四部分、写作(包含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Incana1992
2021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如下:
1、北京卷: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你和英国好友Jim原定本周末一起外出,你因故不能赴约。请你用英文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包括:表达歉意并说明原因;提出建议并给出理由。
注意: 词数10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全国甲卷: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计划举办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并在英语网站上展示,请你给外国朋友Chris写封信,向他了解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更吸引外国朋友,内容如下:阐明写信事由; 征求建议;表达感谢。
注意:词数100 左右;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1、先审题。
拿到题目后,手中拿笔,手脑眼嘴并用,开始审题。在写作文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是什么,要点是什么,特殊要求是什么。毕竟如果你没审好题,写得再好也没分。其实语文也一样。用铅笔在题下做记号也是个好方法。
2、打草稿。
有的同学怕出错,全文都打草稿再誊写,这种做法不太适应一些人。因为考试时间宝贵。还有的同学不打算打草稿,这种做法也不可取。一来容易出差错,二来边写边想会造成思维不连贯,即使思维连贯也无法斟词酌句,完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